让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亮丽论文_张旭明

让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亮丽论文_张旭明

[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枝柯中心校 张旭明 033400]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他们喜欢学习,促进儿童各方面不断得到发展。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魅力,关注学生,激发学生,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让课堂教学评价更加亮丽。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要真正地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必须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指导思想,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教学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他们喜欢学习,促进儿童各方面不断得到发展。就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来说,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的开放性:在语文教学中,评价的开放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1、淡化统一,关注个性

马克思说:“你们总不会希望玫瑰花和紫罗兰同样的香气,然则最丰富的东西——精神,为什么一定要嵌在一个模子里?”个性化评价,淡化统一的目标,对不同学生提出有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这里,学生的分析表达理应是个人的,个性的。当学生对教材现有的一些答案提出不同看法时,只要他们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教师都要尊重并鼓励。在教《狐狸和乌鸦》一文,对课文进行总结时我说:“我们千万别学乌鸦,爱听好话而上了当。”这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乌鸦也很可怜。”显然学生在学完这则故事后得到的感悟是独到的,它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不能由此而下判断说那个孩子是错误的我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孩子,你的感受也是正确的,你有一颗多么善良的心啊!”这样的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个性化评价理念指导下,教师不要吝啬赞许与鼓励,努力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看到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尤其是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或个性内向的学生,更应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多给机会,允许宽限时间和向他人求助,使之有勇气逐步创造成功。

2、淡化标准,关注多样化

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班里的尖子学生的回答作为评价参照。于是,大多数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就会“不尽人意”。而语文是一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不同于以逻辑性思维见长的数学等学科,对于很多问题的答案一般具有不唯一性,所以不宜用标准答案。例如《骄傲的孔雀》一文中“说一说,孔雀在听了花喜鹊的话后会怎么想,怎么做”一题,学生们在回答时各持己见,有的认为孔雀一下子就明白了,承认了错误;有的同学认为孔雀还是不信,继续嘲笑花喜鹊;有的认为孔雀半信半疑,又到湖边试一试才终于明白。学生的这些回答都有可能性和合理性。从单一求同达到了变通,从变通中又开拓了新意,孰优孰略无需评说,关键是看学生的求异思维水平如何。

(二)评价的发展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发展性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语文知识获得过程,关注语文能力培养过程。

1、要以评促进读、说、写

通过评,使学生产生读书以及读好书的欲望,促进说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言为心声,说和写都是语文表达能力,教师要以评价为手段,在师生.生生间的评说过程中,培养学生敢说;能当众提出问题,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说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协调发展。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要以评促进思考讨论

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在于积极地思考。教师妥善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借助评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能质疑解难;借助评价,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发表独到的见解;借助评价,鼓励学生回忆生活,进行自由表达。

3、要以评促教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阵地。课堂教学成效如何,直接影响课堂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教学目标来讲,要看是否能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注重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从而不断开发新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发展;从教学内容来看,要从正确.难易适度,容量适当的角度评价;从教学组织来评价,就要注意课堂是否严密.思路清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教学方面来看,形势是否多样,语言训练是否经历感悟.积累.运用这一过程;从教学效果来看,要评价教师能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教师的基本功来看,要评价教师的语言.板书设计,是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显示出教学机智;从教师教学态度来看,评价教师在课堂中是否始终处于热情.饱满的耐心帮助学生学习的状态之中。

(三)评价的多元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评价也要以情感人。比如,在学生朗读“海风、海浪、海鸥”三个词之后,教师这样来评价学生:“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真的觉得好像有一股凉凉的海风吹来,海浪轻轻的拍击着海岸,听,海鸥在我的头顶吹着口哨呢!真是美极了。”有了教师这样的引导和激励,学生被深深感染,朗读的积极性大增,每个同学都绘声绘色的读着,比着,一个个教学高潮就这样形成了。另外,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忽视了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鼓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清亲合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2、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学生之间的评价一般都存在着评价语言模糊,如“很好”、“不太好,声音有点低”等。此时,教师就要做好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如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的去看待评价的问题,如何利用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图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评价,让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具体、贴切起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知道评价正确度与流利度,促使学生读准、读熟;要评价情感度,促进学生能够感悟语言,学习文中精当之处,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在读课文《葡萄沟》一文时,学生在朗读了描写葡萄美的一段后,有的同学说:“听了他的朗读,我的眼前真的出现了各种颜色的葡萄,五光十色的。”

3、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地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项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的驱动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一定想着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魅力,关注学生,激发学生,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让课堂教学评价更加亮丽。

论文作者:张旭明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0

标签:;  ;  ;  ;  ;  ;  ;  ;  

让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亮丽论文_张旭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