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及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及对中国的启示

文/康朝阳 赵会玲

引 言

知识产权是沟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桥梁,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是衡量和评价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基于此,日本于1995年正式提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并在战略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实现其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而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起步晚、发展慢,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对日本知识产权现状和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日本知识产权现状

日本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其成果如下。

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日本发明专利申请量在2007年后逐渐下降,但跌幅逐渐减少,2016年318 381件,比2014年减少0.1%。尽管日本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但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维持在17万件左右,专利授权率不断增加,这表明日企知识产权战略正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

按照国家教育层次高职是介于中职和本科之间的一个层次。从目前来看中职着重于动手能力,而本科着重于理论,不过随着一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性本科,本科也开始注重学生的技能。理论上高职生是应该掌握一定的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但实际情况是高职生是既无扎实的理论也无可靠的操作技能,处境比较尴尬。这也迫使高职教育不得不改革,适应环境的变化要求。

每个定位器对应一个运动支链,以支链3为例,建立有关基坐标系、定位器参考坐标系、球铰中心、托架坐标系的空间矢量链,托架矢量链建立方式如图4所示,定位器1,2,4对应的空间矢量链建立方法类似。

发明专利审查速度加快,促进产业发展。2016年日本发明专利审查请求量是240 455件,审查也更加迅速,2016年年底第一次审查通知时间缩短至10.4个月。日本计划在2023年实现授权平均时间缩短至14个月以内,第一次审查通知时间缩短至平均10个月以内。

重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展和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日本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注册条件限制较少,不设代理人数量和从业年限限制。企业在符合注册条件即可开设专利、商标、诉讼、咨询、评估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此外,日本各协会和政府机关均能进行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加大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冬林,认识你,我要感谢多年好友张笑天先生。那年,身为吉林省作协主席的张笑天,带了一批拟评上首届吉林省文学奖的文学作品,进京请雷达、李敬泽、白烨,以及笔者再研究一下。我们审读后一致认为胡冬林的《青羊消息》为最佳。第二年全国第一届环境文学评奖终审会上,我发现竟没有《青羊消息》,便向主持评奖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先生指出,这次评奖漏掉《青羊消息》是很大的遗憾。会上,同任环境文学奖评委的雷达、李敬泽同意我的看法。根据评奖规则,有三位终评委同时提议、推荐,便可列入评议对象。包括王蒙在内的全体终评委看了《青羊消息》,便一致同意该作品荣获首届环境文学奖。

FWLIBAPI short WINAPI cnc_relative(unsigned short FlibHndl, short axis, short length, ODBAXIS *relative);

日本企业加大国内和国外发明专利储备。日本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的推动下,科学创新水平日益提高,PCT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2016年发明专利授权日企排名中,佳能以4 094件居首位,其次是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以4 046件排第二,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以4 042件位列第三,前十名多为电机及汽车相关的企业。2016年,日本向海外主要国家申请的专利中,美国(85 313件)位居首位,中国(39 207件)第二,其次是欧洲(21 007件)和韩国(14 773件)。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

政府推进企业和高校的知识产权运用。日本政府每年举办专利展览会给潜在的专利用户和专利权人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从而促进专利的利用,提高专利转化率。统计数据表明,日本的专利实施率为33%左右,大量专利处于无人问津的休眠状态。为了发挥知识产权价值,日本相关部门对未被利用的专利建立数据库以供公众查询,从而为有技术需求的企业和专利权人建立转让、许可等合作关系提供了平台。此外还通过行政措施,要求大型企业无偿许可中小型企业使用其休眠专利及周边专利。如1996年马自达公司公布了200件休眠专利,允许广岛的中小型企业自由使用,帮助一大批企业起死回生① 祝晓莲.美日两国知识产权战略:比较与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2(4):33-42. 。

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日本于1995年就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从而提高政府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以及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在报告中继续提出:编制“区域知识产权激活行动计划”作为基本方针;在中部、近畿、中国、九州各地开设巡回专利厅;为支援中小企业的全球化拓展,创设了用于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纷争的海外知识产权诉讼费用保险制度,并对中小企业的保险费用进行分期补助;促进中坚、中小、新兴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馆(INPIT)中,开设“近畿统筹总部”。上述举措的提出,正是为日本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重视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设。为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知识创新活动,日本在法律修改中重视专家、学者的意见,定期组织咨询讨论会,如组织了“产业结构审议会”“知识产权政策部”等专家咨询委员会。在《2017年专利行政年度报告》中指出“修订设计、商标的审查基准,用于反映社会形势,促进用户利用”从而不断地完善本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而不断地完善立法正是知识产权战略得以实施的保障。

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形成从理论宣传和思想疏导,从生活实际到网络环境的全面倡导。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感受到关怀,逐步培养并坚定自身的正确思想政治观念和体系。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制造2025》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发布时间:2015年5月8日. 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已经实施,共确定了九方面重点任务、八大工作举措,力促新形势下我国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从“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新一轮国际制造业格局重构中,知识产权运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一剑封喉”。日本作为制造业强国,不断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占据制造业竞争制高点,其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运用发展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日本专利局的PCT国际专利申请44 495件,比2014年增加3.2%,达到历史新高。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件数不断增加,在2016年增加至232 642件,从国别来看,美国占整体的24.3%,继续排名第一,日本稳居第二位,占比19.12%。日本高校也在积极地推进国际专利布局,日本大学的发明专利申请件数为7 223件,比2014年增加3.7%,其中,东京大学以229件位列第一,其次是东北大学和大阪大学。

启示与建议

深化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合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日本积极加入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协定,并不断通过国内立法来提高本国知识产权的国际化水平。报告中指出:通过日美欧中韩的五大专利局领导会面、中日韩专利厅领导会面、日本-东盟专利局领导会面、WIPO成员国大会等,讨论相关制度,寻求协调运转及多边合作;通过日欧知识产权司法研讨会等,促进各国在知识产权司法领域的相互理解;向新兴发展中国家派遣日本员工,接受当地相关职员作为实习生,建立合作确保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和运用。

第一,推进与美国、日本、欧盟等知识产权机构的交流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政府层面上加强与美国、日本、欧盟等知识产权机构的交流,借鉴其在知识产权立法、知识产权运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并将其与我国的经济现状、发展水平相结合。

第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虽然我国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是能够支撑制造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严重不足,一些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长期依赖国外。工信部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80%的石化装备、70%的胶印设备、轿车制造设备、先进纺织机械依靠进口,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③ 张义忠.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标配”[J].中国工业论坛,2016(5):36-41. 。因此,亟须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组建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收储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此外,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地消化、吸收、再创新,针对国外的关键专利进行应用性开发,抢先申请众多小专利,构筑严密的专利网,实现对国外基本专利的钳制。同时,遏制国外公司对我国重点领域的关键专利收购,增加我国关键核心专利的储备,作为与国外公司竞争的武器。

第三,加快推进高校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高校作为技术创造的主体,在我国知识强国建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国内高校知识产权转化率极低,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不高。例如,在纳米研究方面,我国纳米研究方面的发表论文总数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然而,我国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纳米方面所获得的专利量却较少。因此,亟须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专利运营机构的成立,实施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此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日本,在高校内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技术转移部门,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运用率。

第四,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专利管理体制。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日本特别注重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从我国目前的状况看,知识产权管理与经济管理、科技管理等严重脱节,知识产权在经济、科技活动所占比重仍然较小。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经验来促进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已授权专利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已授权专利进行分类,对于《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给出每个授权专利的价值评估。对于关键领域的价值较高的专利,推动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知识产权运用、质量品牌建设、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应用。对于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有效专利,对企业给出知识产权运用的指导,或将休眠专利推荐给有需求的企业促成专利权拥有者企业和有需求企业的合作,从而实现休眠专利的运用和产业化。

第五,将专利申请与海外投资战略相结合。日本的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将专利申请与海外投资战略相结合,在确保拥有专利权后,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例如,日本的索尼公司在1992年以前在国外申请专利的顺序是欧洲、美国和亚洲。到1994年,随着索尼公司的战略中心向亚洲市场转移,该公司在亚洲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美国,1996年又超过了欧洲。这正是产品未到,专利先行,占领他国市场。反观我国部分企业,在进行海外市场开拓时未进行相应的专利布局导致发展受限。例如,2002年欧盟公布了CR法案,要求销往欧盟市场的打火机必须安装安全锁。但由于围绕这一标准的技术已被发达国家的公司申请了很多专利,要达到CR法案标准,中国的生产企业必须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这样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就遭遇了巨大的障碍① 张嘉珏.国际贸易中专利壁垒的防范与应对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249-250. 。因此,我国企业也需将专利申请与海外投资战略相结合,提前于海外进行专利布局从而实现抢占市场的目的。

作者简介: 康朝阳(1988—),男,硕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发明专利审查员,研究方向:专利审查策略、空调技术、知识产权前沿研究;赵会玲(1988—),女,硕士,助理研究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发明专利审查员,研究方向:专利审查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知识产权前沿研究(等同于第一作者)。

标签:;  ;  ;  ;  ;  ;  ;  ;  ;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及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