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2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曲佑保 张侠

曲佑保 张侠

(江苏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沛县 221600)

【摘要】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64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32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统计结果,治疗组显效53.1%,有效37.5%,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显效25.0%,有效34.4%,总有效率59.4%。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可明显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G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近年来,GERD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主要诊断手段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24h食管pH监测,但这些检查较难实施,且阳性率有限[1]。目前,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临床治疗最有效的药物。埃索美拉唑作为较新的PPI制剂,较既往上市的其他PPI有理论上的优越性。基于此,我院消化内科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对64例GERD患者中的32例采用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较其余按照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的32例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消化内科门诊,且GERD的诊断是基于:①有反流症状;②内镜下可能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③食管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如患者有典型的烧心和反酸症状,可作出GERD的初步临床诊断。内镜检查如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病变,本病诊断可成立。对有典型症状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24h食管pH监测,如证实有食管过度酸反流,诊断成立。64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24-70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2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0mg,每日1次,对照组奥美拉唑(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20mg,每日1次口服,两组均应用莫沙必利(江苏豪森药业有限公司)5mg,每日3次口服。对所有病例每周复诊1-2次,详细记录治疗反应。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4周后统计结果。

1.3 疗效判定

显效:烧心、反流、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咽喉炎、咳嗽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上诉症状减轻或改善。无效: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治疗4周后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4周后疗效明显增加,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腹泻,1例出现倦怠,1例出现口干;对照组出现头晕2例,腹泻2例,乏力1例。以上不良反应均较轻,均未停药。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在西方人群中,约有7%~15%患有GERD,40%的成年美国人和欧洲人至少会每年患病1次[2]。胃食管反流病在北京、上海两地的患病率为5.77%,反流性食管炎为1.92%,低于西方国家,病情亦较轻。目前,人们认为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医学界对此病的认识和重视尚不足有关[3]。GERD一旦确诊,必须经过初始治疗与维持二个阶段的药物治疗[4],治疗标准不再是黏膜炎症的愈合,而是以症状的消失为目标。

埃索美拉唑作为全世界第一个S-异构体的PPI,因其独特的代谢途径、高效持久的抑酸效果、不良反应少等优势[5], 最近几年在临床上被广泛地推广使用。大多数学者认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要求24h胃内pH>4的时间不小于18h[6]。因此强力地抑制胃酸,使胃内pH尽量长时间地保持在4以上是反流性食管炎缓解症状和治疗成功的关键[7-8]。埃索美拉唑较消旋的奥美拉唑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在维持24h胃酸抑制方面,埃索美拉唑40mg比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泮托拉唑40mg或雷贝拉唑20mg更为有效[9]。

另外促进胃排空也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一种有效方法。莫沙必利是具有苯甲酰胺结构的新型胃动力药,是强效选择性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刺激乙酰胆碱释放,从而产生上消化道的促动力作用,增强胃及十二指肠运动,促进胃排空,从而有利于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豚鼠灌胃实验证实,莫沙比利能快速促进胃排空[10]。

本研究结果证实,应用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周后,患者症状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以上结果表明,埃索美拉唑组的作用更强、更快,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组,这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埃索美拉唑组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效、安全的药物,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Martines SD, Malagon IB, Garewal HS, et al.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acid reflux and symptom patterns.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3, 17: 537-545.

[2] Castell DO, Vault K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Mayo Clin Proc, 1994, 69: 867-876.

[3] 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消化杂志,1999,19:223-226.

[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胃食管返流病治疗共识意见(2007,西安).中华消化杂志,2007,27:689.

[5]廖日斌,潘旻,刘晓敏.埃索美拉唑对防治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胃肠道黏膜损伤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13):2030-2032.

[6] 彭兰,冯琦,李昌平,等.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西部医学,2009,6:962-966.

[7] 许国铭.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回顾与世纪展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 201-203.

[8] 陈秀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 20-21.

[9]江汉龙,钟世顺,金峰,等.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90例.中国实用医药,2010,2: 39-40.

[10]刘瑞,黄明慧,李献,等.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对豚鼠胃排空的影响.胃肠病学,2005,10: 103-106.

论文作者:曲佑保 张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4

标签:;  ;  ;  ;  ;  ;  ;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2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曲佑保 张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