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衡宾市幼儿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比较研究_亲子成长论文

上海市与横滨市幼儿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因子论文,横滨论文,性格特征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期是性格雏形形成的时期。由于幼儿年龄小,心理水平和活动水平都有限,加之尚未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定能力,其性格的塑造对家庭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上海市与横滨市两市幼儿性格特征和父母形象的测试,系统地揭示幼儿性格特征与父母的职业、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结构、家庭居住条件及幼儿性别、年龄间的关系,为研究家庭对儿童性格影响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研究方法

一、材料:

1.一份《测定幼儿性格特征和亲子关系的量表》(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依田明等制作)。量表分男孩用,女孩用两套。每套由19张图片组成。两套图片除男女主人公不同外,其余几乎都相同。第1张图片用来让被试熟悉测试方法,另18张图片测定幼儿5项性格特征和父母形象。5项性格特征是(1)独立性,指基本生活习惯的独立(如自己穿衣服)和精神独立(如与父母暂时分离,一人看家),(2)积极性,指儿童遇到挫折不甘屈服,尽力设法自己解决(如游戏时,别的同学超过自己,决不气馁);(3)自我评价,指儿童对自己或好或坏的印象。当然,这时的自我评价实质上是成人对儿童评价的翻版。因此,如果儿童说:“爸爸说我是个好孩子”,既表明孩子对自己有个好印象,同时也反映了儿童与父亲的关系是肯定的,或者说,在孩子的眼里,父亲的形象是肯定的;(4)自我控制,指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抑制欲望和冲动。如母亲在工作,不能及时满足幼儿的需要;(5)协调性,指能否与别人协力干事情。

父母形象,是指儿童眼中的亲子关系。母子关系用接受—拒绝、宽容—严厉两个维度衡量,母亲能满足孩子要求的即为接受,反之则为拒绝;宽容是指母亲能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看待孩子的行为,用耐心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反之则谓严厉。父子关系只用一个维度:肯定—否定。儿童若认为父亲喜欢他(她),愿意与孩子在一起,认为他(她)是好孩子,那就是肯定的父子关系,反之就是否定的关系。

2.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幼儿家庭的基本情况。

二、对象上海幼儿被试选择采用分层抽样。按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的特点,分别在静安、普陀、长宁3个区内各抽取教育水平不一的托儿所、幼儿园各3所。然后,每个区在托儿所和幼儿园按幼儿性别和年龄随机抽取200余名,总数为610名。横滨幼儿被试是在该市16个区按儿童比例作随机抽样,共455名。被试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上海市与横滨市幼儿性格测试抽样人数描述

三、实施

1.幼儿性格特征与亲子关系的测定以个别方式进行。先让被试确认图片上的主人公就是幼儿本人。主人公的名字就是幼儿的名字,指导语用孩子的名字。如用穿衣服一张图来测定幼儿的独立性:主试问幼儿,“××睡觉醒来妈妈已经起来了,这里放着××的衣服,××准备怎么办?”根据幼儿的回答记分。最后将测定同类性格特征父亲或母亲与孩子关系的得分分别相加,各项总分即为所测性格特征或亲子关系的水平。

结果与讨论

一、幼儿年龄、性别、市别与性格的关系

通过个别测试,上海与横滨幼儿性格特征得分与幼儿性别、年龄、市别的关系见表2。

表2 上海市与横滨市各年龄组男、女幼儿性格特征得分的均数、标准差

1.年龄与幼儿性格。

(1)除上海幼儿的自我评价外,独立性等4项性格特征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经方差分析表明,3个年龄组的性格特征得分有显著差异。3~4岁组的差异(P<0.01[**,])大于4~5岁组(P<0.05[*,]),很可能3~4岁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加速期或转折期。

(2)各项性格特征的发展不均衡。若以每项性格特征的满分为100的话,[1]比较5岁组儿童各项性格特征得分所占的百分比,不难看出5项性格特征的发展速度不同步。上海男女幼儿依次为:1)独立性(84.43%,86.83%),2)自我控制(82.30%,85.85%),3)积极性(81.13%,81.92%),4)协调性(61.15%,61.07%),5)自我评价(51.88%,49.52%)。横滨男孩依次为:1)自我控制(81.88%),2)独立性(77.45%),3)积极性(75.65%),4)协调性(69.85%),5)自我评价(58.05%);女孩依次为:1)自我控制(87.23%),2)积极性(77.17%),3)独立性(75.55%),4)协调性(73.38%),5)自我评价(57.95%)。

从两市幼儿共同发展的情况看,到5岁时,发展速度依次为自我控制(第一或第二位)——独立性(第一或第二、三位)——积极性(第二或第三位)——协惆性(第四位)——自我评价(第五位)。

自我评价的趋势不稳定或不明显。上海男幼发展轨迹呈∨形,女幼则呈∧形,横滨幼儿的自我评价虽然是随年龄上升,但不明显。由此看出,幼儿还不会评价自己。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视父母对他们的评价而定,反映在幼儿身上,评价忽高忽低,发展速度缓慢。

2.性别与性格特征

从表3可见,无论是上海幼儿、横滨幼儿,还是两市幼儿一起,5项性格特征均与幼儿性别无显著关系。换句话说,男女幼儿在性格特征上无显著差异。这个结果与儿童性别类型化发展的趋势是符合的。幼儿对性别的认识还处于从不稳定向稳定的发展时期,有关性别差异的知识还了解不多,即使知道一些也仅仅是一些具体的行为与活动,还无法懂得或察觉男女性格特征中抽象的东西。另一个原因可能与现代父母育儿观念的变化有关。现代大城市父母对孩子性别的偏见减少,许多父母不是从性别角度考虑对孩子的教育,而是从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来考虑教育。美国在80年代初,比姆(S.Bem,1983)提出了“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养[10],要求父母强调个别差异,但不突出性别差异。再加上现代家庭儿童数目急剧减少,独生子女增加,更少从传统的性别偏见出发来教养孩子。

表3 两市各年龄组男女幼儿性格得分方差分析

注:表中数值为方差分析所得F值的显著水平(P)

3.社会文化背景与性格。

中国与日本虽然同是东方文化,但在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上仍存在着显著差异。比较两国幼儿与家庭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揭示哪些家庭环境因子与幼儿性格发展有关。

由表3可见,上海与横滨两市幼儿在独立性、自我控制和协调性方面的差异十分显著。

(1)上海幼儿的独立性高于横滨幼儿(P<0.010)。

这个结果与本研究的另一份问卷调查——《上海市与横滨市父母孩子角色标准的比较》——的结果一致。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原因可能与母亲的社会地位有关。在中国,社会要求妇女自尊、自强、自立,妇女的独立性较强。这次被调查的上海母亲全是职业妇女,而横滨母亲中有66%是家庭妇女。日本是“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女性靠自己决定自身命运却很困难”[2]。在欧美国家,妇女与丈夫“一体感”,在日本,妇女与孩子“一体感”。目的是同样的:“期待自身无力实现的人生由丈夫或孩子来实现”[2]。据日本一些心理学家分析,“日本母亲本身就很少积极而自主地为自己而活着”,即使是主张独立,“也是观念性的”[5],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必然影响对孩子独立性的教育与培养。

(2)横滨幼儿自我控制与协调性高于上海幼儿。

这个结果与上述的问卷调查[6]结果相一致。横滨幼儿自我控制与协调性好,可能与整个社会的国民性有关。河合隼雄曾比较了日本、西欧国家、中国的情况,结论是“日本与西欧、中国相比,是母性原则强的国家。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与其重视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如保持集体成员的平等和一致性。求大同存小异历来是日本的国民性格”[5]。

上海幼儿自控力和协调性比横滨幼儿差的另一个原因可能与被试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有关。没有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加上父母与老一代的宠爱,助长了幼儿原本就有的“自我中心”特点。独生子女若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与技能,也更易产生“不合群”,不会控制自己等性格上的弱点。

二、亲子关系与幼儿性格

1.上海与横滨幼儿父母亲子关系特征

如前所述,本研究的亲子关系是根据反映母亲形象的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以及根据反映父亲形象的肯定—否定一个维度加以评定的。从表4可见:

表4 上海、横滨各年龄组男女幼儿父母形象得分的方差分析

(1)父母形象与幼儿性别关系。

上海父母亲的亲子关系或父母形象均与幼儿的性别无关。横滨母亲对女孩比对男孩宽容(P<0.05),这也许是母亲对男孩的期望更高,一体感更强所致。从总体上看,两国城市母亲对男女孩子的宽容度也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可能反映东方文化对男孩的限制和要求,希望和期待高于女孩。

(2)父母形象与幼儿年龄。

从总体上看,上海和横滨父母的形象,或与幼儿的亲子关系跟幼儿年龄有关。这表明母亲接受幼儿要求的程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坚持说理的宽容度则随幼儿年龄增长而上升。母亲在孩子心目中这种形象的变化符合一般的养育规律。同样,幼儿肯定父亲的形象随幼儿年龄增长而上升,可能反映父亲随幼儿成长,参与幼儿的生活增加。也可能是幼儿的行为逐渐符合父母的要求,得到父母更多的肯定。

但是,单从横滨的情况看,母亲的接受—拒绝,父亲的肯定—否定与幼儿年龄无关。这个结果与日本传统上“七岁以前是天子”的观念相吻合。父母把对幼儿的各种许可范围放得很宽是日本幼儿教育的一个特点。

(3)上海父亲形象与横滨父亲形象比较。

两个大城市的父亲形象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横滨父亲形象受到孩子更多的肯定。原因之一可能是日本父亲对幼儿更宽松,更尊重理解孩子。但也可能跟日本父亲与幼儿的接触太少有关[6]。在《上海市与横滨市父母孩子角色标准比较》的问卷调查中都反映了上海与横滨父亲在尊重孩子和关爱孩子上的差异。

2.父母形象与幼儿性格关系

从表5-1、表5-2可见:

表5-1 上海被试性格特征与亲子关系的相关(r)

表5-2 横滨被试性格特征与亲子关系的相关(r)

(1)母亲接受—拒绝维度与幼儿性格特征关系不明显。

这个维度除与上海幼儿的自我评价(r=0.1413[**,])、自我控制(r=0.079[*,])有微弱相关,横滨母亲与幼儿独立性(r=0.096[*,])有微弱相关外,与其余各项均无显著相关。

(2)母亲的宽容—严厉态度与上海幼儿及横滨幼儿的5项性格特征均有相关,尤其是与幼儿的独立性、自我评价和积极性相关更高些。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母亲对孩子的宽容—严厉在孩子的性格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母亲接受孩子要求的程度可以反映母亲对孩子爱的程度,但这种接受若不加区分的话,很可能变成溺爱或放任。而宽容则是一种更为深层的爱。它还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也许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行为上的失误,并晓之以理启迪孩子的良知,是父母塑造幼儿性格的重要方法。

(3)父亲肯定—否定的态度,与上海幼儿的5个性格特征都存在相关,其中与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相关更大(r=0.4997[**,],r=0.2455[**,]);与横滨幼儿的自我评价相关较高(r=0.4891[**,]),与其它几项性格特征未见相关。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父亲在孩子心目中肯定或否定的形象对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性。鲍姆令德(Baumrind)曾经指出,父亲越是希望保持亲子关系,儿童越容易采取父亲的行为模式,与父亲认同。父子关系是父亲教育训练幼儿的基本前提。相信父亲肯定自己的孩子,自我评价比较积极,自信心强,自我控制也较好;而不被父亲肯定的孩子不仅会影响自我评价,且不愿与父母认同。有的自我放纵(在孩子看来,父亲不是权威),或者只能屈服于外部压力(在孩子看来,父亲十分严厉)才控制自己。前面提到幼儿5项性格特征中唯有自我评价不随年龄发生有规则的变化,更加说明了幼儿自我评价依父母对孩子的认可与否而定。

横滨父亲与幼儿其它性格特征不存在相关的原因可能仍然是父亲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太少,父亲在外工作时间太长的缘故。

三、父母职业、教育水平与幼儿性格的关系

马可比(Maccoby,E.,1980)曾把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教养方式的影响作了如下概括:(1)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更强调服从、尊重权威,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更注重独立、创造和抱负;(2)社会地位低的父母更倾向于是严厉和专制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更多是允许和权威型;(3)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与儿童交谈、说理更多;(4)社会地位高的父母向孩子表示更多的温情。日本心理学家东洋曾按照父亲的学历及职业把日本母亲的样本分成A、B、C、D4个社会阶层群,调查母亲重视学前教育的课题。结果发现,A、B群(高中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办公室职员及中小工商业主)高度重视儿童自立和社会领域,而比较轻视语言和认知领域;C、D群(高中以下学历的工人和纯粹的农民)既重视自立和社会领域,也重视语言和认知领域。表明父母的文化和社会阶层对幼儿的教育有不同的侧重[3]。

本研究对象上海父母以工人为主体(42%,45%),企事业科室人员也占相当比例(38.7%,38.1%)专业技术人员很少(8.2%,7.9%),个体户极少(2.4%,0.98%),另有一部分人职业分类不明确。上海父母的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为多数(43.7%,57.7%),初中及以下者占相当比例(27.7%,25.6%)。横滨父母的职业分类较细,父亲中以专业技术人员(26%)、管理人员(22%)和事务员(22%)为主体,母亲中以无职业者为主体(66%)。横滨父母中大专和大专以上者占多数(62.8%,48.8%)。初中及以下者极个别(2.6%,1.5%)。

调查结果显示:

1.上海母亲从事不同职业对幼儿性格的积极性一项有影响(F=3.02,P=0.018[*,]),横滨母亲有无职业也与幼儿的积极性有关(F=5.77,P=0.016[*,])。

2.父亲职业与幼儿性格的关系仅见于横滨幼儿自我控制一项(F=2.12,P=0.033[*,])。

3.上海与横滨母亲的教育水平高纸未见与幼儿的性格特征相关。

4.上海与横滨父亲的教育水平与幼儿性格的关系仅反映在上海父亲与幼儿自我评价(F=3.40,P=0.033[*,])和协调性(F=3.69,P=0.025[*,])的关系上。

这部分调查反映,父母的职业以及父亲的教育水平对幼儿的个别性格特征有一定影响。

四、家庭结构、居住条件与幼儿性格

1.家庭结构与幼儿性格

这里家庭结构主要是指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主干家庭渐趋减少,核心家庭渐趋增多。不少研究者的研究认为,家庭结构对儿童发展有影响[8][9]。主干家庭由三代人构成,家庭成员多,人际关系复杂,容易产生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尤其是新旧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分歧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核心家庭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多,父母责任感强,受外界的干扰相对较少,教育步调容易一致。但父母都是双职工,也给教育带来了不少实际的困难。

本研究对象中,上海、横滨核心家庭各占55%和77.1%,母系三代同堂占11%和5.5%,父系三代同堂占31.1%和13.6%。

研究中核心家庭幼儿的性格特征得分高于非核心家庭幼儿,但经检验均无显著差异。这可能反映3~5岁阶段,家庭结构大小对幼儿性格影响不大。但也有的研究认为家庭结构与儿童性格有关[8][9],这个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2.居住条件与幼儿性格

调查发现,居住在条件较差的简易平房中的幼儿,与居住在其它住房条件下的幼儿相比,自我控制得分更高些(P<0.05)。这可能是因为家庭居住条件差的父母,其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都较低。父母从事的工作性质亦较被动,强调服从。故而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更强调自我控制和服从。折射了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性格的影响,与马可比和东洋的研究结果颇为一致。

此外,调查还发现,居住条件差(简易平房)的家庭,母亲对幼儿的宽容度较低(P<0.05)。这可能与这类母亲文化素养较低,平时劳动强度大,经济收入少,容易烦躁与引起家庭纠纷有关,影响了对孩子的管教。

结论

本研究的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

1.幼儿各类性格特征形成的速度不同步。自我控制发展最快,自我评价发展最慢。3~4岁的性格发展速度超过4~5岁。

2.男女幼儿5项性格特征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3.上海幼儿独立性高于横滨幼儿;横滨幼儿的自我控制和协调性高于上海幼儿。

4.母亲形象中宽容—严厉维度与幼儿性格发展关系更密切;父亲的肯定—否定维度与幼儿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关系最密切。

5.母亲从事的职业对幼儿积极性有影响,父亲的职业和教育水平对幼儿的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协调性有一定影响。

6.居住条件太差与幼儿自我控制有一定关系。

注释:

*本研究系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育学部依田明教授和三井博士等合作进行,中方参加者有缪小春教授等。材料数据由华东师大心理学系研究生张结海同志协助处理。

[1]每项性格特征的实测满分是:独立性和积极性各为6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协调性各为4分。

标签:;  ;  ;  ;  ;  ;  ;  

上海和衡宾市幼儿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比较研究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