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论文_于艳伟

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论文_于艳伟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摘要: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为电网环境提供可靠的管理平台,由此避免对电网的使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根据维护管理制度,更能够有效审查地方变电站系统中潜在的隐患,由此及时更换设备或采取检修措施,更能够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基于智能变电站运维问题展开分析,在明确管理细则与工作特性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电力企业功能体系的构建提供参照。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维管理;技术特点

一、智能变电站运维概述

智能变电站是基于现阶段城市电网系统构建需求构建的新型电力管控平台,在变电站功能落实期间,电力企业不但能够通过独立的数据传输渠道,知晓地方变电设备运行状况,由此通过信息化技术对设备进行调度,而且还能根据变电站设备运转参数,有效识别电网中潜在的设备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派遣检修人员对故障风险进行处理,降低对地区电网环境可靠性的影响。由此可见,智能变电站在现阶段城市电网系统中途的重要地位,在此环境中必须提供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平台,对地方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控与维护,才能有效提升地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

二、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安装保护与快速保护问题

不同地区变电站体系构建都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若在安装电力设备期间,周边环境湿度或气温与标准要求差异性较大,则通常需要安装辅助设备对元件进行保护,才能避免变电站设备体系的运转受到影响,但此种措施极易影响系统运营成本,并且极易对变电系统带来额外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电子互感器在使用期间,需要结合多单元操作平台,才能将信号从互感器传输至交换机内,从现阶段普遍的电力运行环境来看,此种电力问题极大影响了数据传输的速率,极易导致保护元件在故障发生后,出现反应迟缓的情况,如此便无法为电网内的设备提供完善的保护。

2. 运维管理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

在讨论运维管理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时,需要从环境与技术两个方面分析。

首先,智能变电站内有源电子互感器装置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尤其是温度会严重影响光学传感器工作的质量,导致信号变形使数据获取出现偏差。

其次,在通信技术管理方面,若运行维修管理工作没有提供完善的保护机制,则极易造成网络瘫痪,导致设备因接受不到信号停止运行。所以在管理技术方面,需要根据先进电力运行环境提供数据监控平台,为维护管理工作提供数据介入渠道,才能为电力运行环境奠定安全保障基础。

三、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优化对策

1. 加强设备管理水准

变电站是统筹地区电网运营环境的重要管理平台。在运行维护期间,必须拟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分清变电站内部设备的主次管理和基础检测技术,才能确保变电站工作运行的稳定性,并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技术保障。期间,管理人员需注重电子互感器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外观与接线正常,并且电缆连接状态稳定,才能有效降低变电站故障的风险。若发现互感器出现裂缝与放电的现象,管理人员需及时更换,避免对电网运行的质量造成影响。

2. 落实巡查及安全管理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一般通过光缆进行连接,这样会增加设备之间的耦合度,但是也会增加退出二次设备时对其他设备的影响,而且保护设备不能使用硬压板,仅通过软压板进行保护,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令人堪忧。另外,智能终端在变电站中负责采集和测控开关刀闸信息、设备保护以及分析合并单元的任务,假如该设备出现问题,同样会严重影响变电站运行。针对上述情况,智能变电站要加强巡视以及安全管理,特别是智能组件,是确保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的关键,加强以下组件的维护至关重要:(1)检查后台机保护板、出口压板等装置运行是否正常,仪表显示数值是否可靠,在规定的范围之内。(2)确认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护装置、网络交换机、自动装置以及各种指示灯工作是否正常,连接是否完好。(3)室外智能终端箱密封是否完好,无进水现象,箱体内湿度以及温度控制是否在正常范围。(4)对光纤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光纤的连接处是否可靠。防尘帽是否完整,及时补充损坏或者丢失的防尘帽。

3. 软压板运行维护管理

目前的智能变电站控制终端中,大部分使用软压板替代原有的硬压板,也是如今智能终端的一大变化,该保护装置一般会有三种不同的运行状态,分别为跳闸、信号和检修,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软压板控制以上三种不同状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软压板的运行维护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工作人员在监控后台实现软压板的操作,在运行前,需要通过监控确认软压板正常工作态,在运行后,还要通过监控对软压板的运行状态进行核对。(2)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不要随意改变软压板的状态,保持软压板工作的稳定性。(3)智能组件在正常运行时不能投入置检修状态,一般人员禁止对该板进行操控。(4)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退出本间隔,从而保护失灵的启动压板。(5)设备开关如果需要改冷备用或者在保护启用前,需要将智能组件的“置检修”压板取下。(6)工作人员需要在监控后台进行定值区切换操作。操作前需要通过监控确认定值实际区号,操作完成后,也要通过监控以及保护装置核对定值实际区号,完成切换后,打印核对正确。(7)检修人员在进行修改过程中,只能在装置上进行修改定值,严禁通过监控后台进行更改。

4. 智能组件的维护管理

顺序操控是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基础,顺序操控的关键就是确保控制功能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实现系统的预订功能,并且能够自动完成。顺序操控相对于传统的操控顺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操控的准确性,根据实际的运行经验,智能组件巡视维护管理顺序操控时,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1)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与倒闸操作要求相一致。(2)依照相关标准制定顺序操作流程,并且按照该流程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管理,流程必须要符合相关标准,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3)进行顺序操作过程中,按照相关标准对该操作进行监控,顺序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逐步显示,并且与终端要求一致。(4)顺序操作完成后,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人工确认,检查无误后才能确定此次操作的顺利完成。(5)变电站应该安装临时接地线,以保证顺序操作中的操作安全。

四、结语

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变电站功能运转环境提供最基础的维护平台,由此降低变电站设备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出现故障的概率,同时凭借运维管理工作的落实,更能够为数据传输渠道提供保障,由此巩固电力企业数据获取质量,避免影响电力系统的掌控性。故而,在论述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期间,必须明确智能变电站中的设备环境影响与技术特点,并提供专业的检修制度,才能为电力企业功能体系的构建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新尧.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9):00171-00171.

[2]宋占涛, 范洲洁. 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4):120-121.

[3]任萍. 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9):00148-00148.

[4]张晨恺. 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30).

论文作者:于艳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论文_于艳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