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点科技大学四大变革的实现_工学论文

论重点科技大学四大变革的实现_工学论文

论重点理工大学实现四个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工大学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正在实施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要使相当一批高等学校“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其中若干所高等学校和部分重点学科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无疑会主要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较好的重点大学中遴选。我国现有的9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有理工大学53所,占55.2%。可见,通过努力,争取把一些重点理工大学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对于实现“211工程”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论述重点理工大学为达到这一目标要实现的四个转变。

我国现有的重点理工大学,大都是在50年代初经过院系调整建立的工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照搬原苏联的教育模式,着重发展工科院校,在工科院校中基本上是按产品或工艺设置专业,分专业培养所谓“现成的专家”,专业口径很窄,强调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对口。应该肯定,这些工科院校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解决了当时工程技术人才奇缺这一难题,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其中一部分基础和条件较好的院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理工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和改革,已成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但是,随着国家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暴露出照搬原苏联的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工科和理科分开,单纯设置部分工科专业,而且专业口径太窄,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论基础不够,也使工科缺乏强有力的理科作为支撑,缺乏发展与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与学科的发展和改造。2.工科和文科分开,只注重科技教育,忽视人文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3.只重视教学,不重视科学研究,特别是不重视基础研究,也缺乏开展基础研究的条件;国家也是把基础研究的任务主要交给科学院与有关科研机构,而这些科研单位却又过分专业化,缺乏学科的综合优势与年轻人才的梯队,也不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其结果是使这些工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难以有较大的提高。4.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很小,不能形成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几十年来,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各校都不断地进行了许多调整和改革,已经有了许多变化,乃至较大的学科结构的变化。但是,应该承认,这种教育模式的基本格局至今并未打破,特别是在人们的观念上,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定势,似乎认为只有这种教育模式才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正因为如此,使教学改革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教育改革主要是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而教学改革的进展不大,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50年代初,我们照搬原苏联教育模式,是同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的。当时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技术人才,因而着重发展工科院校,培养人才强调专业对口,到工作岗位就能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从教育思想来说,比较注重实用性、功利性,当时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也还顾不上考虑长远的、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但是,时至今日,客观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各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技术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本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80年代以来计算机软件开发又大规模产业化,9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十分惊人,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革命的新纪元。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内各门学科的广泛合作,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结合,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理论基础厚、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人文素质好的高层次建设人才,要求重点理工大学能够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显然,仍然以过分实用性、功利性的教育思想,用只看到眼前需要的短视眼光来办重点理工大学,这些学校是不可能办出高水平的。

面向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要,要把重点理工大学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模式。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战略思想应该是我们转变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华中理工大学从80年代初就开始改革教育模式,具体地说就是实行三个转变,即:由原来是单纯的工科院校向文、理、工、管理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由原来主要是搞教学向教学和科学研究并重转变;由原来主要是培养本科生向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重转变。当时学校领导就认为:“我们办大学,培养人才,就既要考虑为实现四化战略目标在80年代准备时期的需要,又要考虑90年代经济振兴时期的需要,还要考虑21世纪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三个‘面向’,集中起来讲,就是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1〕而要全面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就必须实现这三个转变。

(一)由单纯的工科院校向文、理、工、管理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

合理的学科设置,是大学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基础。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单纯的工科,缺乏理科和文科的基础,无论是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都很难提高。因为当代任何科学技术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现代高新科技发展多是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结果。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理工大学,无疑应在解决高新科技和综合性科技问题方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因此必须有合理配置的学科群,不仅理工科,而且文科和管理学科也必须是较强的、高起点的。纵观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如美国的MIT、CIT等,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大学,不仅有很强的工科,而且有很强的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有人认为,单纯的工科院校也能够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如果只设有工科专业,没有较强的理科和文科作为支撑,其理论基础必然不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也很难形成气候,缺乏学科发展的环境与气氛。这就必然不利于提高综合研究能力,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因此,这种院校即或在某一工程学科可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则是很困难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基础之重要,确系如此。在原来的工科院校办理科和文科,要办好的确困难很大。但既然要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就非办不可。事实是,只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有排除困难的决心和稳妥而积极的措施,积以时日,也是可以办好的。这有实例为证。50年代末,不少重点工科院校办了一些理科专业,后来多数都被调整下马了,而浙江大学当时在浙江省的支持下把多数理科保留了下来,办到现在,浙大的理科已经很强,数、理、化都有了博士点,有的还有了博士后流动站,强有力地保证了浙江大学整个学术水平、教学力量与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这就是很好的说明。80年代初,我校较早地突破原有教育模式,开始办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现在已设有3 个理科系、8个文科系、14个工科系、5个管理学科系、1个医科系; 近两年来组建了文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药学院(筹)等。今后,我校将坚持学科结构综合化的方向,本着“加强基础学科、扶植优势学科、支持新兴学科、注重学科交叉”的原则,面向21世纪,进一步进行学科的调整和建设,在进一步办好工科与充分发挥工科优势的同时,努力克服困难,积极而稳步地办好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风物长宜放眼量”。

(二)由原来主要是搞教学向教学和科学研究并重转变

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不进行科学研究,教师的水平难以提高,教学内容难以及时更新、也难以充实学科前沿的内容,教学质量也就很难提高;不进行科学研究,更谈不上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1977年邓小平提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成为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2〕。我校在70 年代中期就开始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学校明确提出教学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针,更加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有关的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八五”、“九五”期间所得到的科研经费分别比“七五”、“八五”期间翻了一番、一番半;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总金额在全国排名第7位, 学术论文发表数与科技奖励、专利获得数均名列前茅。通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使学校的学术水平有了更快的提高,有的学科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也有了更好的开展。

正确处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是高等学校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导致重科研、轻教学,这也是人们担心的问题。但是,如果处理得好,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本来,将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就是高等学校教学应有的特点;科学研究也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让大学生尽可能参加一些研究,无疑能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我国的重点理工大学如果不把科学研究放在重要地位,既主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又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高新科技的研究,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不可能培养出有较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办教育和搞研究的“两个中心”,更不可能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这一规律。

(三)由原来主要是培养本科生向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重转变

从1980年国家颁布学位条例以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国重点大学逐年增加了招收研究生的数量,并从1984年起至今在33所高校中建立了研究生院。但总的说来,各校研究生占在校学生的比重都还不大(较多者也只占20%左右)。纵观世界一流理工大学,都把培养研究生放在重要地位,办学层次以培养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博士生为重点,研究生人数一般占在校学生的50%左右或更多。〔3〕这是因为,一流大学必须以培养能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杰出人才为已任。而在现代条件下,杰出人才必须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为基础。多数的著名科学家、工程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各种领袖人才,都具有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就是明证。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是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他们思想敏锐,精力充沛,知识面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造能力,是学校出研究成果的生力军。我们的重点理工大学要提高学术水平,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必须提高办学层次,在指导思想上,实现由主要培养本科生向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重转变,逐步扩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规模。没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就不可能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

我校在国家颁布学位条例后就确定了培养本科生与研究生并重的方针,随着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学科的增多,逐步增加了研究生的数量,在1984年建立了研究生院。目前在校研究生已超过2500人,其中博士生超过600人,但由于受诸多限制,研究生的人数还不够, 还需进一步扩大。同时,我校十分重视不断提高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不断探索培养研究生的新途径、新方法。在1995年全国研究生院评估中,我校研究生院进入前10名,位居第9。 我们强调重视研究生教育,绝不是忽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关乎上水平、上层次的问题,本科生教育是关乎打好基础、稳定全局的问题。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读研究生者一般占70%以上,其本科教育主要是打基础,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生源。〔4〕可见, 加强研究生教育也必须以提高本科生的质量为基础,二者并不矛盾。如果我们真正想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那也就必须这样办。而且,加强研究生教育,还可以带动本科教育的提高。因为这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水平得到提高,而且研究生也是本科生学习的榜样和指导力量。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能创造出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带动本科生在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成长。至于当前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生教育中同样存在,的确应该引起重视。这有多种原因,并不是由于重视研究生教育所必然带来的。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问题,并且日益受到关注,国家教委也为此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很早就提出了素质教育,那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主要是涉及教育思想问题。大学素质教育的提出,同样有其现实针对性,也主要是从教育思想上提出来的。

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重视发展工科教育,在工科院校中又只注重科技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当然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在现代社会,没有足够的掌握现代科技的人才,没有自己的强大的科技力量,就没有深厚的经济实力,就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就会受欺侮,就会挨打。因此,人们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一看法是深刻的,科学技术人才就是贯穿其中的红线。但是,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而且还取决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取决于掌握科技的人才(特别是掌握高新科技的高层次人才)能不能用所掌握的科技去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服务,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去引导潮流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还要加上一个看法,“今天的教育,明天的文化,后天的精神。”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强大的物质文明。但文化的反作用,精神的反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极为巨大的,乃至是决定性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文化落后,精神不振,同样会受人家的凌辱,同样会挨打。而且,高等教育培养科技人才,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思维,也就是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韩愈在《师说》中说,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即教会如何做人,是摆在首位的,是三者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讲得十分深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一定要“明德”。科学教育的奠基人、德国教育家洪堡也指出,大学的真正成就是要使学生在个人道德与精神上得到完善。这同《大学》中所说的“明德”是完全一致的。如果不会做人,不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只知计较一己之私利,把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的社会责任均置诸脑后,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一无所知,这样的人即使掌握了再多的科学技术知识,于国家、于社会也无所裨益,甚至可能带来危害。我们的高等教育重理(工)轻文,在工科院校中又只注重科技教育,甚至只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技能,教育目标过于功利化。这就是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为了造就有文化有知识的人,着眼于提高民族的素质。其结果是,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虽然掌握了不少科技知识,但却素质很差,缺乏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不受用人单位欢迎。这已成为当前社会对改革高等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重视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在世间,人是第一个宝贵的因素,一切是为了人而去做的,一切又是人去做的。有高度觉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我们事业得以发展与成功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重点理工大学主要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应该实现前述的三个转变,着眼于提高科技水平,而且更应重视加强素质教育。针对理工大学的情况,还要特别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过去在我们理工科的教学计划中,除几门马列主义理论课外,基本上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改革开放以后,重点理工大学大都开设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选修课,但仍然很不够,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这既有教育思想上的原因,也受到学科结构、师资力量上的局限。一般地说,素质是一个人按照社会要求如何做人和如何思维的相对稳定的综合心理品质,包括思想品德、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精神情操等内容。虽然知识和能力并不等于素质,但按教育学的理解,人的素质主要是后天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知识和能力是形成素质的基础。如果不加强人文教育,学生连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都没有,又如何形成人文素质?例如,如果对祖国的历史地理与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又怎么会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我们华中理工大学从80年代初就开始重视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和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生课外学习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传统文化等知识(我们称之为“第二课堂”),以及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学生的人文知识,弘扬民族人文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现在,我校文学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人文讲座”,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作人文学科方面的学术演讲,仅在一年半之内就已举办200次以上,听讲者超过6万人次,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起了很好的作用。很显然,学生人文素质的增强,对于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增强,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的改善,综合研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校还在1995年上半年作出决定,所有入学新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必须通过“中国语文水平考试”。今后“中国语文水平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一次考试未通过的第二年可以再考,如果在校期间未能通过,就不能毕业或不能获得学位。1995年9月17 日我校就对全校3511名各类新生进行了这一考试,考题由汉语知识、古代文学、阅读与理解、写作4部分组成,总分为150分,90分为及格。考试结果,总平均成绩为95.37分,不及格者占26.3%, 而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总平均成绩分别为87.06分和89.03分,不及格者分别占61%和52%。在4部分考题中,汉语知识、古代文学成绩更差, 总平均成绩和各种层次新生的平均成绩均不及格;阅读与理解、写作成绩稍好,但也只达到比及格略高的水平。这也说明了理工大学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我们认为,重点理工大学要进一步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除了实行上述三个转变以外,还必须实行第四个转变,即由只注重科技教育向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这四个转变中,合理的学科结构是基础;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的转变。没有综合化的学科结构,培养全面素质,提高学术水平,都没有必要的条件。有了合理的学科结构,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科研,着眼于培养具有良好全面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办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

注释:

〔1〕朱九思:《高等教育刍议》,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11—12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同志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33页,第39页。

〔3〕〔4〕杜作润:《世界著名大学概览》,第557页; 国家教委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参考资料》,1994年第19、20期。

标签:;  ;  ;  ;  ;  ;  ;  ;  

论重点科技大学四大变革的实现_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