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论文_张万理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论文_张万理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雁江镇东义村小学 张万理 53270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语文课堂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语文课堂在小学生心中都是枯燥无味的课程,这就导致他们对于语文学习完全没有兴趣,进而导致他们语文成绩比较差。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兴趣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兴趣

1创设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入一些带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知识,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活跃思维,陶冶情操。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关心社会大事、关心社会民生,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看到一个问题要用多角度的思维进行思考,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例如,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举办一个主题活动,名为:课前新闻发布会。可以邀请学生上讲台讲解最新发生的新闻信息,学生可以借助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介收集新闻信息。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发现最新的社会热点、关注实事大事,从新闻事实中发现生活百态,感受人间冷暖。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些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

2运用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

小学生还是一个年龄比较小的阶段,他们对于一些幽默有趣的语言更愿意去听从,去思考,因此,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能够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将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并且能够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面。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教学的内容,采用一定的幽默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为了能够完成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在于学生互相接触的时候,采集到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利用幽默的语言,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全神贯注的进如教师的思维里面,跟着老师走,更加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东西。

3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很多语文老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提问,学生进行作答。这种方式带有一些局限性,可以进行改进。也就问题情境教学法,每一节课都是新的开始。老师要根据每一节课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课文内容设置问题,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可以由老师提问,也可以自己举手作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集中自己的精力,变被动为积极主动。老师也能减少备课时间。其次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设置合作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有不同的问题,回答之前先进行讨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和老师沟通交流,这样一来就加强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老师也能了解学生最新的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可以提问学生,闰土是一个什么形象?如果作者再见到闰土,会对他讲些什么呢?闰土在回家的路上,会想什么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新的教学方式,微课教学。把微课教学和情境教学结合起来。具体的教学方式如下,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带着教学目标设计出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特定形象的具体场景。让学生能够在这个场景里深度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内容,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小学阶段很多学生的年纪比较小,理解能力比较差,但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带领学生进入老师创造的特定情境里,理解文章作者所想所思所感。只有思想上产生共鸣,才能引发学习的兴趣。当前很多老师没有丰富的情境教学经验,所以可以借助微课短视频这个辅助工具进行教学。例如借助微课视频进行情境再现。在学习成语“愚公移山”时,老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动画或影视剧,以及合适的电视电影或者是教学视频。并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出音乐,让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决心和不易。老师适时的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快速完成教学目标。

4为学生布置带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

相对于较高年级来说,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并不是那么的繁重,但是并不代表课后作业就不重要,课后作业依旧是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一般是比较死板、枯燥无味的,这就十分容易导致年龄较小,并且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导致课后作业不会好好完成,使其丧失应该起到的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在传统模式之上,进行调整。例如,对课后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带给小学生以新意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的去完成课后作业,进而让课后作业起到他应该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例如,教师讲解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生活中寻找一些不同形状的石头,然后根据石头的形状为石头取名字,第二天上学时,将这些石头带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分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为石头取的名字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打分。如果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的石头之后,想出了更好的名字,也可以积极与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3]。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意到一点,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去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将能够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对于他们来说,在小学的语文基础打好,将能够影响他们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兴趣对于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本文简单的从几个角度分析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着重介绍了几种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一些帮助,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好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张雪.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实践意义探寻[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4):222+224.

[2]姜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176.

[3]王丽荣.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21):206.

论文作者:张万理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论文_张万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