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低压”现象治理的探究与分析论文_晋家雄

农村电网“低压”现象治理的探究与分析论文_晋家雄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马龙供电局 云南曲靖 655100)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深入,各种大功率的家用电器出现在农民家庭之中,农村用电量迅速的增长,电网的用电压力也不断的增加,进而出现了"低电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必须对农村电网进行治理,本文阐述农村电网低电压出现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 农村电网;低电压;发生原因;处理措施

1 农村低电压的形成原因

1.1 线路设备的状况较差

首先,运行线路的建设时间比较早,当时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都无法满足现今用电量的快速增长和用电需求,虽然也进行过很多次的电网改造,但是大部分线路仍然很陈旧,且标准比较低。其次,供电半径过大,加之变压器的布点不够合理,高压无法深入到负荷中心,低压线路呈单方向的放射状,使得末端的电压偏低。

1.2 三相不平衡

农村居民用电的季节性突出,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夏季和冬季是用电的高峰季节,加上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且每天用电的高峰主要是在晚上五点到十一点这段时间。在用电的高峰时段,有一部分的配电变压器达到满载或是过载运行。又加之农网改造的资金限制,大多配电台区都不能够依托三相四线来调节负荷平衡,使得单相线路的负荷较重,电压也随之下降。

1.3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农村的用电负荷以前以纯阻性的负载为主,如今转变为以空调、电动机、电磁炉之类的感性负载为主要用电负荷,加之,农村电网位于电力系统末端,无功电源本身先天不足,大量无功功率被被感性负载去消耗尽,使得配网功率的因数偏低,电压损耗,造成了电压偏低。加之人们认识比较片面,往往是重视有功而忽略无功,低电压比较严重的一些配电台区都有无功补偿还不到位这种现象。

2 农村电网“低压”现象治理措施

2.1 提高认识,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在夏、冬及农业排灌用电高峰期,及时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测量,摸清情况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尽量加以解决。对短时期难以根本解决的用户,全力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引导用户错峰、避峰用电,合理调整用电时间。同时提倡用户做好节电工作,家用电器等尽量减少待机时间,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电压的严重情况。

2.2 加强农村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管理

(1)加大对农网配电设备的巡检力度,开展配变负荷测量和电压测量,对重载的配电设备、故障率高的设备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台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低压用户报装接电管理,合理确定装接容量。

(2)加强低电压报修和投诉处理。不断完善95598呼叫中心建设,强化农村供电所的报修管理,畅通用户的投诉渠道,确保在接到用户低电压投诉后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到达现场核实处理。同时加强应急抢修管理,统筹抢修力量,保证抢修所需的人员、工器具和备品备件,提高故障报修响应速度和抢修效率。

(3)进一步完善重要时段的供电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用电需求激增,提前开展调查摸底,分析用电高峰的周期特点,对可能引发低电压的配变台区进行临时性增容改造,适当加大对导线型号的设计标准。

2.3 提升供电能力建设

因前期架设线路没有进行长远负荷预测及规划,所架设的导线线径过小,在后期新增线路过程中,由于线径加大,往往会造成配网线路“卡脖子”问题较为严重。为解决部分线路“卡脖子”现象,供电企业应当开展了配网专项治理活动。加大对配网线路缺陷、树障等不规范问题,进行统计汇总。根据实际情况对配网线路“卡脖子”、线径过小及供电半径过长现象,进行配网线路改造项目立项申报。通过技术、农网项目改造,对风口地区以及井灌线路,进行加装防风线夹、绝缘化、新增线路出口以及新建变电所,来治理、改造因导线磨损造成的“卡脖子”、线径过小以及供电半径过长等现象。

2.4 加强线路的无功建设和运行维护

供电企业要加强线路的无功建设,对高、低压无功设备容量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高、低压无功设备的可用率在96%以上;对无功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规范化,加强无功设备的夏季和迎峰度夏前的检查维护,对超期运行或损坏的外熔断器进行更换,对串抗率配置不合理的无功装置等进行合理的改造,提高并联电容器的可靠性。供电企业要切实提高无功设备可用率,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密切监视电容器的运行状况,强化无功补偿装置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加强对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管理;根据地区负荷的实际变动来积极调整线路的运行方式,充分利用无功优化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确保检修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无功设备及其附属设备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

2.5 技术治理手段

(1)增加电源接入点的数量,减小输电线路长度。根据农村发展建设规划,对农村电网建设进行规划,增加新建变电站的供电供电容量,减小供电半径,对较长的输电线路实行升压处理或远端用户接入较近电源点。

(2)提高线路的供电容量。一方面对供电距离较远和负荷较重的线路,出线回路的数量要增加;对于截面积过小的线路可以采取更换成截面积较大的导线;对于供电线路较长的可以采取线路优化的方式,缩短供电距离。

(3)增加配电台区的容量。一方面过载情况较为严重的配电台区,除提高变压器容量外,还应优化配电变压器的分布;另一方面,对于380V供电线路的供电半径不应大于500米,对于供电半径过大的应在适当位置加设变压器。

(4)配电变压器、输电线路以及变电站三级联调。电网低电压的影响范围广、涉及用户较多,采用单独一种手段已经很难解决电压过低的问题。这就要求多级电压调整和多种调压手段相结合,协同合作解决供电电压过低的问题。

3 结论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网的电压的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农网的低电压问题应给于足够的重视,对严重问题重点处理,一般问题逐步改善,加大电网电能质量的管理力度,把农村低电压问题当做重点项目处理,加快农村配电网的技术改造和电网升级。

参考文献:

[1]潘少华.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的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11(30):53-72.

[2]于晓牧. 李立鹏. 徐建范.农村低电压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J].陕西电力,2011,4(25):46-53.

论文作者:晋家雄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农村电网“低压”现象治理的探究与分析论文_晋家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