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功能定位_政治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功能定位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形势论文,高校论文,功能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4)09-0098-004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们充分认识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而被僵化和相对化。当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动态性与系统性出发,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是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创新路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对人与环境关系作出的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说明基础上,从厘清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学理内涵出发,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论视角分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内涵,对深入理解“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最大化地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阐释和引导的载体形式

       “环境”概念本身是一个“关系性”范畴。它总是指以某一个给定的事物为中心项,与这一中心项相互作用的外部事物及其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P220)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只有那些能够参与或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一切外部条件,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由此可知,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赖以形成的外部条件的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总和。[2](P96)上述外部条件是排除了与人无关的自然后,包括了全部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人为创造、社会自发性、物质性经济以及精神性思想等内容的全部条件的总和;进而,我们还需要排除与人有关的生物性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造化之物总是以社会的方式进入与人类的关系之中的。比如,土地是自然物,但是,土地是在一定经济制度、社会政治制度的安排中才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因此,自然物是通过“社会关系”才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联系的。人的“生存环境”绝不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混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以人的政治意识形态及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中心项,在排除了与人无关的自然及与人有关的生物性自然之后的社会性的条件存在。

       厘清了这一概念,我们才能进入全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当中,运用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辩证关系。我们可以将全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分为经济基础决定的物质环境和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精神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种渗透性引导关系,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经济关系,直接作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形成。社会生产关系构成了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不能逃离对这一物质环境的依赖,并应该遵循这种社会生产关系所带来的决定性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为完成依赖这一物质环境的人们对这一社会关系合理性与真理性产生持续认同的价值观教育,从而确立以这一经济基础为根本的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的相互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核心学理所在,其理论在实践中的本质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阐释与引导功能实效性的关键问题之一。

       这一学理性的展开,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体现得尤为明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出了本质界定:“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教育内容包括“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在于最终应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功能。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价值,实践出真知,价值观念是在相应的实践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生成的,是对现实价值环境的客观反映”。[3](P32)“形势”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着环境的意思。“形势”就是条件,就是环境。这一环境就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决定了我们会培育出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也正是我们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的种种错综复杂的“形势”,同时决定了我们所倡导价值观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所以,“形势”不仅是价值观产生的外部条件,它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决定了价值环境内部的基本内涵。所谓“政策”,其实就是“形势”的具体化、制度化形态。“形势”总是通过种种“政策”得到体现和落实的。可见,“政策”是“形势”的具体化形态,“政策”总是表征着“形势”的本质与内涵,两者相辅相成。在这一意义上,“形势”与“政策”如同一对孪生兄弟构成了与价值立场发生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身,因此,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教育即完成大学生对自身在“形势与政策”中的关系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的统一。可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具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教育实践载体意义,同时其内容与教育价值本身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环境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内在辩证关系的统一,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外缘衔接关系的展开,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载体形式。在这一意义上,“形势与政策”课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价值本质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基于这样一种地位,有必要深入挖掘和定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与环境发生关系而引发的具体功能。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描述环境”的功能

       从环境论角度来看,思想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思想或价值观的产生总是有条件的,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全部的环境虽然是外部的条件,但它们所构成的环境却对内部的价值观培育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否则,如果离开环境,一种政治价值观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本之源”。正如马克思批判当年德国意识形态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或者是“从某个天才那里产生”[1](P509)的一样。可见,意识形态总是在某种条件下产生的,是由现实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不是什么“天赋观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如果抛开全部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就变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就意味着单纯从那些玄思冥想出发而来为某种政治价值观提供理论上的证明,这种做法显然无视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考量。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如果从空域来划分,可以分为国内环境与国外环境。如果从时域来划分,可以分为历史环境与时代环境,如果按照主客观来划分,可以分为现实环境与理论环境。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为当前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展示和铺垫现实环境和理论环境的基本实践渠道。这一功能我们姑且称它为“描述环境”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展开,在“环境论”的视角下,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现实环境的知识性与经验性“描述”。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规定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首先是描述国内社会发展的理论形势与实践形势。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角度看,就是要让大学生清醒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也是从事一切其他专业学习的现实环境。一要描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述国家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二要描述国际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中国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为“中心项”,把当前世界形势与政策作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外部环境”来看待。该门课程是勘察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最为直接的“窗口”。基于这种见解,应该承认“形势与政策”课是全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知识性储备。

       其次,“形势与政策”课“描述环境”的功能体现在时代环境与理论环境的交互映证上。纵览一切思想观念,都是由它所处的时代条件决定的。这一时代条件也以另一个角度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和生长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解决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对接”、“对话”的一项重要工程。如果离开时代的节奏和脉搏,离开时代催生的“形势”,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它的现实生命力。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创新发展的理论成果,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科学凝练。但是,这一理论体系的产生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方面取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另一方面,这些实践需要往往是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时代的形势”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运而生。在这个意义上,“形势与政策”课对环境的描述具有与时俱进的时效性。马克思也曾经说过,工人阶级要“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监督本国政府的外交活动”,[4](P11)因为共产主义一定是在相应的一定时代背景下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实现。当前,经济全球化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阶段,它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观要在与其他国家的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扬自己的主张、树立自己的形象。由此,为了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就应该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是理解该理论体系的重要时代背景。

       可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出发,在理解“形势与政策”课“描述环境”的功能时,将其仅仅作为通识的知识性描述或者仅仅作为重大方针政策的经验描述,都是对唯物主义出发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立场的忽视和背弃,从理论上理解“形势与政策”课所承担的“描述环境”的全部功能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塑造环境”的功能

       如果说“形势与政策”课的第一重功能是“描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那么它的第二重功能则是从“环境”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是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一方面,一种价值观总是与环境休戚相关鱼水不分,受到它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当年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论断的时候,正是由“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这一“环境”所决定的。[5]倘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不是和平与发展,而仍然是无产阶级武装革命,那么,邓小平理论就不能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心,而或许仍然要坚持“阶级斗争为纲”的战略。可见,时代环境对一种价值观的形成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环境是由人改变的,人是具有改造环境的能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要从环境出发,而且还要力图改变那些不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环境。

       可见,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的影响。一方面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的条件,培育适应时代潮流的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消极的条件,推动人类去改造世界而践行能动性批判。当人类提出了某种理想的发展蓝图的时候,就要通过努力改变它所处的外部环境来实现。“形势与政策”课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而且也提供了我们改造世界的批判对象。例如,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所塑造的思想环境的批判,就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责无旁贷的不可推卸的使命。正是在对环境的批判中,才实现了人对环境的改变,并建立了我们的新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课“塑造环境”功能的展开与实效性的提升,必须依赖于塑造环境的转化功能,这一转化是由这门课程所具有的“价值观承载”特征所决定的,也必须借助于“价值观承载”的方法实现,所谓“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观承载”,是指“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是以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所构成的“事实”为基础进行价值观上的再建构,并通过“价值观准备”、“价值澄清”与“价值观反馈”三位一体的教育实施,在完成讲授“事实”的同时,承载并澄清国家核心价值观于其中的教学特征与方式。[6]这也是“形势与政策”课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建设的应有之义。比如,当我们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作出研判的时候,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观立场上给予回应的。我们分析“形势”的目的是为了明察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实质,进而明确我们的价值观。鉴别与批判的同时同域并进,是这门课程对西方国家政治价值观批判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过程。而这种批判就是对它最初给出的“世界环境”的应答。而应答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环境的塑造过程。我们从中可以品味到这门课程所承担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积极改造功能。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是历史唯物论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考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具体落实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向;而思想政治教育反过来能够塑造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本身所具有的双重功能出发,可以认清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所具有的这种交互性关联,认清这种关联,充分地建设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发挥它对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积极功能,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价值要求。

标签:;  ;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功能定位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