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推进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论文_张国明

浅谈如何推进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论文_张国明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商河县供电公司 山东济南 251600)

摘要:精神文明建设是通览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思想概括,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供电企业要把握自身的特点,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保障护航。

关键词: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改革;企业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能质量和优质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供电企业首先要把握好自身特点,才能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把握好供电企业特点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用事业,供电企业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点。

(一)供电企业是自然垄断特征突出的网络型产业。由于供电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性、成本弱增性、区域垄断性等特征,使得其具有自然垄断特征。我国《电力法》规定,一个供电区域只能设立一家供电公司,并实行专营制度。供电企业的自然垄断避免了资金浪费,使得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但是垄断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足够的限制,它将滋生腐败,并带来低劣、低效的电能质量和服务质量。要消除垄断负面影响,不断满足人们对安全、可靠、智能、环保电能需求和优质、高效服务的要求,就要求供电企业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行风建设为核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把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作为供电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确保社会满意度。

(二)供电企业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同时也是国有骨干企业,供电企业生产经营主要目的不仅是盈利,其不但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靠的电力供应,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可以说履行社会责任是其赖以生存的关键。供电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对经济建设的责任、对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对保护环境的责任,以及对职工的责任等。供电企业要满足经济和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不断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保证国家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确保人民群众能够用到放心的电、清洁的电,就必须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电网建设和企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把社会责任意识摆在重要位置,把社会责任意识贯穿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在承担责任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履行责任。

二、加强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供电企业要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努力打造和谐供电企业,使企业社会形象得到升华,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良好的企业形象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也是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并将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供电企业改革发展的保障。作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是供电企业发展不竭动力。在改革过程中,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没有对供电企业自身的科学认识,将不能妥善处理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难以实现员工价值、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综合效应的最大化。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唯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实现建设一流电网和一流企业的目标。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供电企业培养造就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供电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其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一根本任务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人力资源,是实现企业综合建设的中心环节。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价值和愿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全体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是供电企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供电企业塑造统一企业文化的助力。供电企业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着眼企业的改革发展,建设统一的企业文化,将为建设一流的电网和一流的企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及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四有”员工队伍,将有助于供电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塑造统一的企业文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推进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在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供电企业要立足于对自身的特点,完善创建机制,丰富创建内容,不断创新载体,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一是强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意义、目标、作用的宣传教育,认清精神文明建设既是企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要消除干部职工的思想障碍,牢固树立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首先领导干部要克服“重物质成果,轻精神文明发展;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关系到企业稳定、发展的大事来抓。其次企业员工要克服“无关、无需、无用”的错误思想,正确理解两个文明的相互关系,积极主动地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实践中受益、提高,并为其增砖添瓦,成为企业文明建设的栋梁,成为合格的“四有”职工。

(二)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目标是方向,供电企业应坚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高起点规划精神文明建设,明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并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要立足供电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适应企业改革发展需要,又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既要有长远的目标,又要阶段性、较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短期目标。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定期开展评估考核评价,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重点是要害,只有突破重点,才能推动全局,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供电企业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一定水平,电能不再稀缺,人们在用电时将越来越追求安全、可靠、低碳、环保和智能化。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将是提高电能质量和服务品质,同时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为此,首先必须注重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靠企业员工来实现的,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文化素质和价值观念起到极为重要作用。只有员工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实现电能质量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其次,必须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企业文化,才能做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广大员工贯彻落实企业改革发展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激发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另外,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防腐倡廉建设,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机制是保障,精神文明创建要靠自觉,更要靠机制。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完备、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一是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二是保障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纳入企业总体预算,并确保每年适度增长,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三是监督机制。要畅通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渠道,完善意见征集、反馈机制,运用信息网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和公开透明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四是激励机制。要坚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和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争先创优活动,将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同人才选拔相结合,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干部群众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载体是切合点,要坚持以人为本,抓住供电企业特点,紧密结合供电企业改革发展实际,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创建内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在设计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内容时,要多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发展的平台,鼓励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是要同生产经营相结合。供电企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着提高供电质量、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积极开展“团班共建”、“QC活动”、岗位技术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员工钻研业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二是要同企业决策相结合。企业决策,特别是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告知并征求意见。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我当一天班长”等活动,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三是要同文体活动相结合。企业要有计划组织体育、歌舞等文体活动,缓解员工工作压力,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精神。四是要同员工关爱相结合。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员工,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建立心理干预机制,让员工时刻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培养集体主义情操。

参考文献:

[1] 曲建文:《试论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保障作用》,《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3卷2001年第5期(总第99期)

[2] 尼利平:《试论党员在推进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10)

论文作者:张国明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推进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论文_张国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