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总组与搭载精度控制研究论文_张小辉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船厂的大规模兴起,造船能力的显著提升,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三造船大国。但是我国与日韩先进造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具有较大差距,我国造船企业也没有实质性、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以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造船数据的完整性、如何增加相关控制点以及实现精度管理的控制体系,使我国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变二维空间精度管理成先进三维的精度管理,以此提高我国船舶总组与搭载精度控制的水平。

关键词:船舶总组;搭建精度控制;数据分析

1 船舶总组精度控制研究

连接搭建精度和分段精度的桥梁是整体精度管理中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的核心内容,在控制船舶总组的搭建精度时,一方面要考虑对分段精度局部偏差的修整,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是否对后续搭建工作产生影响,这两方面是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的基础和保障。在搭建精度控制等级上要比船舶总组精度高出一个等级,这是船舶总组的平台精度控制在整体建造精度管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某船厂为例,对船厂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

1.1总组工具和工装优化前后分析

依据某船厂的船舶总组平台规划和所打造的船型,使得现场船舶总组平台不能实现船舶总组胎架水平方向的固化,只能实现胎位固定位置的变化。基于此,只能使用分段吊装前预先调节好的工装水平度在当前的情况下,水泥护墩上面垫木板的组合是常规模式下使用的工装工具,事实上,因为使用模板的材质不同,在分段吊装后的区域下沉量也就不同,这使得水平度发生偏差,导致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油泵调节。重要的是总组分段时可能会涉及到几个步骤的分段,这就使每次吊装的重量都在随之增加,水平度也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直到所有分段吊装工作结束后,水平度才会变成静态的过程,这种费时费力的过程也不能确保船舶总组水平在相关规定的要求内。但是水平度是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的基础,一定要严格地控制好,所以提出了更改平台总组视图工具和工装的优化方案,见图1。

图1 总体改进后使用的工具工装

当水泥坞墩更改为螺旋式刚性平台后,使船舶总组定位结束后水平度,不再因为受重力而发生的动态的变化。哪怕有些地方会有下沉的变化,但是变量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算有些地方水平度偏差的比较严重,也可以结合电动油泵和螺旋式支持高度、旋转圈数进行调整,这种方式会方便快捷的让水平度恢复到静态的过程。

1.2 总组定位精度数据优化前后分析

船舶总组的测量工具从总组分段上要求是三维的精度,但是很多船厂的使用工具从一定程度上只是二维精度数据,并没有从现场测量的安全系数考量受测量工具的限制。之前所使用的首部精度数据及船舶舷侧测量数据可以明显得出,所有的测量的数据是在二维空间上进行测量尺寸的,想要使常规的测量方法得出三维精度尺寸,是较为繁琐而且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在实际生产中是不可取的。这样二维空间测量的数据使船舶总组不全方面的分析控制数据,但是在引进科学先进的全站仪后,就可以使船舶总组精度测量更加完善,从图2上可以看出首部同类型总组分段及船舶舷侧优化后的测量数据。

图2 船舶舷侧优化后的测量数据图

从图2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理论三维尺寸和所有船舶总组精度控制位置点,在实际运用中,测量的偏差数值可以直接填入括号内,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测量工作人员的技能专业要求,一方面使测量工作人员对测量点的概念更加了解,从而保证了后续精度分析工作得到了完善的数据。只要有了全方位、具体化的数据,就可以提高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水平。

2 船舶搭载精度控制研究

船体建造过程中最后需要精度控制的程序就是坞内搭建,船舶总组和分段时的精度控制影响着坞内搭建的精度控制水平,它的控制难点与船舶总组相比略为简单,因为船舶总段吊装重量较沉、调整难度较大,所以我们行搭载精度控制和数据测量方面进行分析。

2.1搭载精度测量数据的优化

我们对之前使用的某型船顶边舱总段搭载测量数据进行优化,将所有的数据信息从二维进化为三维的数据,所以测量点的数据将会进一步的优化、明确和改进之后更加便于数据的分析,相比较涞水最大的差别就是直观,从而提高了测量的广度、深度和定位的准确度。

2.3 模拟搭载的研究

在全部数据三维测量的基础上开展模拟搭建,模拟搭建涉及到数据的测量、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分析以及最终确定的总段接头数量,这些内容都会实现在系统内部的模拟搭建,最终形成导出数据无缝衔接,现场搭载的一次定位,见图3。

图3 操作程序图

3 精度控制体制的更新和优化

为了把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数据在施工过程中实现可控管理,在管理体制方面,需要做出细致、认真、负责的分析。例如:在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区域建立专业的定位班,主要职能是在配合调整的基础上,专业配合精度管理员,把所有的船舶总组分段以及搭建精度时所需要的尺寸全部在理论范围可行,另外,还要使船舶分段后的调整或后加入的尺寸全部符合相关的理论范围。在管理环节中实现作业区域内指挥权的闭环,在数据管理相关范围的所有事务要听从于精度管理人员的指令,精度管理人员要在测量结束后进行相应位置对合线的标记,以便于开展定位班的施工,与此

同时,对合线的应用也是复检精度出现偏差时的衡量标准。

定位班成立的好处:

(1)定位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带动了控制数据的力度,对船厂中施工单位和控制单位的职能进行了有效的辨别,从而在劳动力技能的管理和要求上,有着一定的高要求、严标准。

(2)确保了船舶总组的安全。定位班专业化的操作使船舶总组和搭载精度控制等相关工作的细化更加熟练,使工作人员的在安全规范的范围内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性,从而使船舶总组的安全得到保障。

(3)在管理环节确保工作人员的稳定,船舶总组、搭建精度控制和船坞周期的核心是吊装工序,定位班对吊装工序的实施管理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所以定位班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关键性不言而喻。定位班虽然属于劳务性质,但是在管理部门上,可以在部门施工作业中完全集中管理权的使用,所以,要保证定位班人员的稳定和其管理力度的不断提升,就要从工资待遇以及后勤保障两方面进行特殊政策的保护。

(4)对定位班进行有效的推行和普及后,对现场数据信息等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办法以及相关规定的完善,有效避免了因管理水平不高和劳务队施工不专业、随意性而造成的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

4 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的水平,智能依靠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精度管理的水平也同样如此。本文主要是以某船厂作为参照物,结合某船厂的生产现场、现状以及累积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如果在工作人员技能较为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引进先进的设备、软件和工具工装,积极完善精度控制基数和精度测量数据,并且做到优化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管理体系,就可以有效地实现传统二维测量数据方式向先进三维立体测量数据分析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船舶总组和搭建精度控制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为我国的船舶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积极创新探索和实践理论的应用,让我国早日真正意义上实现造船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论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J].徐传巧.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05)

[2]船厂推行精度管理的必要性与措施[J].曹世洪.管理观察,2014(21)

[3]船台一次定位搭载工艺技术应用研究[D].袁红莉.集美大学,2015

论文作者:张小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船舶总组与搭载精度控制研究论文_张小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