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的近期疗效研究论文_潘俊达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的近期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将12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60例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一个月后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一个月后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更佳。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高脂血症脑梗死;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复杂且发病紧急,病情进展较快,存在着因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而导致遗留肢体运动、感觉以及其他器官的并发症[1]。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高脂血症脑梗死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为了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在短期的疗效对比,来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对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进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情况对比研究,以供临床参考,现报告如下:

1 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治疗方法

1.1 基线资料

入选标准:首次发病患者,且入院时间<3天;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总胆固醇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检查出显示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知情且同意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的患者。

排除标准:近30天内使用过影响血脂代谢药物的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心源性脑栓塞患者。

将我院入选的患者120例(属于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62:58,年龄52~77(55.47±3.2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60例,两组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两组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基础常规治疗为保护脑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同时控制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给予低脂低盐的饮食。

对照组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每天一次,一次20毫升。

治疗组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天一次,一次10毫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20.0版处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为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若存在p<0.05,则两组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组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一个月后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的TC、HDL-C、LDL-C分别为(3.15±0.52)mmol/L、(0.94±0.32)mmol/L、(2.31±0.40)mmol/L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脂,临床目前主要是通过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来衡量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2]。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每增加1mmol/L,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则增加百分之二十,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则增加患者遭受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3],因此,调整血脂对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调节血脂的主要药物是他汀类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胆固醇合成速率来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类,进而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皆是他汀类药物,但是阿托伐他汀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作用更强。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新型全合成性的他汀类降脂药物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阿托伐他汀具有强效降血脂、促进血凝块溶解、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和保护血管的作用[4]。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体内总胆固醇的合成减少,同时也使外周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胆固醇水平,从而达到了降低血脂的目的。阿托伐他汀可以缩小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脂核,可以稳定斑块,避免斑块破裂,从而预防血管阻塞。

本研究结果中,治疗组高脂血症脑梗死患者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别为(3.15±0.52)mmol/L、(0.94±0.32)mmol/L、(2.31±0.40)mmol/L,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结果可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的近期治疗效果没有阿托伐他汀近期治疗效果明显(P<0.05)。与梁宇锋、李松、韦国麟[5]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伴高脂血症的成本-效果分析》一文中对98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使用两种药物的并发症率,结果发现使用瑞舒伐他汀并发症率为8.2%,阿托伐他汀为4.1%,阿托伐他汀优于瑞舒伐他汀,梁宇锋、李松、韦国麟的研究方式与本文不同,但是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相近,本次研究具有意义。

总而言之,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更佳,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马朝军.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113-114.

[2]刘颖.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脑梗死并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6,35(14):146-147.

[3]李亚楠.高脂血症并发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41-43.

[4]何静薇,余炳坚,邱素丽.阿司匹林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并发高脂血症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3):90-91.

[5]梁宇锋,李松,韦国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伴高脂血症的成本-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8):4053-4054.

论文作者:潘俊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脑梗死的近期疗效研究论文_潘俊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