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地铁车站防水施工细节分析论文_孙仁贵

现浇地铁车站防水施工细节分析论文_孙仁贵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工程公司 1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地铁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途径,地铁工程的建造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渗漏,如何做好结构防水就成为地下工程的重点、难点,影响防水质量的因素有多种,下面我们就从细节上对地铁车站的渗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渗漏分析;预防措施

1.工程概况

长春地铁2号线袁家店车站是国内第一座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试验站。主体结构分两部分,122m现浇结构+188m装配结构;现浇段地下防水由结构自防水及接缝防水两部分组成

本工程设计为结构自防水+柔性全包防水层的防水方案。迎水面采用抗渗等级为P10的自防水混凝土,柔性防水层为顶板采用2.5mm 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层,纸胎油毡隔离层,采用70mm厚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侧墙及底板采用自粘防水卷材施工,底板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

接缝处防水:①施工缝处做法:车站主体结构按施工顺序设置纵向施工缝和环向施工缝,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并预埋注浆管的方法进行防水处理,纵向施工采用中埋式止水带与止水条的方法进行防水处理,车站与出入口通道接口部位施工缝采用双条遇水膨胀止水胶与预埋注浆管进行防水处理;②变形缝处做法: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的方法进行防水处理。

2结构渗漏分析及预防措施

现浇车站防水遵循的是“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就是主要依靠混凝土自防水,着重接缝处理,辅以外包防水层保护。下面我们就逐一分析一下各个工序的常见问题。

混凝土自防水:结构防水主要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车站防水质量。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固混凝土配合比方面不做论述。

混凝土漏水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质量不过关,出现蜂窝、麻面、孔洞、接缝烂根、混凝土本身出现裂缝过大等现象,造成混凝土不密实或开裂。就上述病害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①模板施工中由于模板缝不严、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混凝土漏浆造成漏浆处混凝土出现局部无浆使混凝土局部漏水;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漏振出现局部地方混凝土未经振捣造成未振捣部位出现孔洞等病害致使混凝土漏水;③混凝土的浇筑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混凝土浇筑分段进行,每段结构分三次浇筑即底板-侧墙-顶板。这就形成了多处施工缝、变形缝,施工缝、变形缝处由于接缝处未凿毛、清理不干净,有残留、混凝土浇筑前未洒水殷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未在止水带两侧振捣等造成接缝处混凝土不密实、后浇混凝土未能与前一次浇筑的混凝土粘结好致使接缝处混凝土漏水。④混凝土裂缝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养护不规范,如提前拆模、未及时洒水养护和养护时间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防措施:①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坍落度,其坍落度为19-20为宜;②模板拼缝、模板与已浇筑混凝土之间加设胶条,避免模板漏浆;③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管理,加强旁站提高混凝土的振捣质量;④加强模板施工前检查,对施工缝处理的细节严抓严管,施工缝处理不到位严禁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前对接缝处进行殷湿处理,浇筑时加强止水带两侧的振捣;⑤按要求养护混凝土,保证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严禁提前拆模。

接缝处理:混凝土接缝一直是漏水特别严重的地段,其中包括施工缝、变形缝,其最主要的防护措施就是中埋止水带、背贴止水带,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止水带安装的一些常见问题。

止水带安装不良造成的漏水的原因包括:①止水带安装未闭合或止水带损坏造成止水带局部功能丧失;②止水带未定位或定位装置损坏,造成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把止水带压平或变形,极有可能造成接缝处混凝土不密实,止水带失效。预防措施:加强对止水带安装管理,提高止水带拼接质量热接头强度不能低于止水带,加强对止水带固定措施的把控,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不变形。

外包防水层:外包防水层是迎水面第一道保护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外包防水层能够有效的阻断地下水路。

外包防水层漏水的主要原因是外包层防水卷材的挤压损坏和防水卷材接缝开焊漏水。

防水卷材的挤压损坏主要原因是基面处理未达到要求,如基面清理不彻底,仍存在浮浆、砂粒甚至有石子;阴阳角未作成圆弧形,凹槽处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当使防水卷材迎水面未完全与基面贴实;侧墙网喷面未抹面或抹面未将石子全部抹平,防水基面有凹槽卷材不能密贴致使基面不平整随着混凝土浇筑的完成将防水卷材挤压损坏。

防水卷材接缝开焊漏水的原因有二:①施工时热接质量不过关;②卷材施工完成后未及时施工保护层混凝土,使热接卷材接缝经多次踩踏或浸水等外部原因开焊。

预防措施:①加强基面施工监管做好基面处理工作,保证基面平整干净,无突出物,凹槽处理妥当,防水层迎水面无空鼓;②做好施工安排,防水层完成一段浇筑一段;③加强防水层施工验收检查,确保每道热接缝在保护层施工前均能焊接牢固。

3.结语

再好的堵漏都不如结构本身不漏水,花再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去解决漏水问题还不如追本溯源解决施工问题。只有加强施工管理,注意施工细节,对每一道施工工序严格控制,才能提高施工质量,才能有效的控制漏水。这样漏水的问题解决了,堵漏的成本节省了,企业形象树立了何乐而不为之?

参考文献:

[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论文作者:孙仁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现浇地铁车站防水施工细节分析论文_孙仁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