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评中情感教育目标的制定与实现_情感教育论文

思想品评中情感教育目标的制定与实现_情感教育论文

思品课中情感教育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中论文,目标论文,思品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美国学者布卢姆说过:“教学计划和评价的第一步是清楚无误,毫不含糊地表述教育目标。”在思想品德课中,情感目标同认知目标、意志目标和行为目标一样,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考虑,情感目标较之认知、意志、行为三个目标,更应当引起重视。只有全面重视,才能培养情意与认知、感性与理性、情绪与行为相统一的、具有健全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完整的学生”。

一、思想品德课中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及思想教育的关系

情感是指人对所面临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态度的体验,它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情感不仅对学生的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起到加强作用,而且还是完善人格形成的主要条件。情感教育是实现德育的主渠道。完善人格是认知和情意相统一的整体。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就忽视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忽视了情感目标的确定与评价,而过分偏重于认知教学。实际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认知产生情感,是情感的基础,情感伴随认知活动而发生,又反作用于认知。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去提高认知水平。具体到思品学科中,让学生认识所学思品课中的事实道理、立场、观点等,是实现情感目标的基础,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学习的内驱力则是对思品课中所讲内容进行正确和熟练认知的必备条件。

确定思品课中的情感教育目标,并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认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这是情感教学的主要目的。情感发展总是伴随着思想活动:思想支配情感,情感的行为活动又会影响和促进思想的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通过影响学生的主观意识,从而确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和基本观点,使学生受到道德品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品德课情感目标的水平分类

情感不像认知目标那样具体,在分类时也就不可能像认知目标那样细致。我认为,思品课中情感目标的分类应考虑到教学的总体目标;考虑到思品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还要注重分类的情感目标尽量实际,易于操作。

思品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要联系实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质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大纲的要求是确定思品课情感目标的重要依据。实现情感目标离不开时代背景作媒介,而背景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情感教育素材,确定情感目标时,要考虑思品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此外,情感目标的制定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目标层次不能定得太高,就尽量做到适中,便于理解和评价。

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可分为接受、确信、性格化三个水平层级。

1.接受。这是情感目标的最低层次,是指愿意和主动留心某些现象,并作出积极的反映,产生相应的表情和动作行为。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产生兴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愿意听老师讲课,认真思考,有继续学习的欲望等。如:教学《秋收起义》时用丰富的史料和充满激情的描述,使学生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产生兴趣,能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能寻找相关的书籍阅读,主动向他人讲听到或看到的事迹,或推荐有关书籍给别人。

2.确信。这层行为超出了仅仅注意某些现象,而是在接受的基础上,看到某些现象的有价值之处,从而在与这些现象有关的行为上显示出坚定性。表现为学生相信教材上的史料及分析,对所积累的社会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区分是非、善恶等。如:学生学习了《知错就改》、《真正勇敢的徐洪刚》后,通过自己的评价和分析,认定诚实、谦虚、勇敢是好品格;认定像徐洪刚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危险和困难,这是真正的勇敢,从而产生敬佩之情。

3.性格化。这是情感目标的最高层次,指在确信的基础上,将价值观、信念和态度组合起来,形成整体性的世界观。表现为学生对若干确信的史实、现象进行合理的评判、分析。在此过程中受到情感教育,形成一种稳定的高尚的情操,其行为亦受到这种高尚情操的支配。如:通过学习像《杰出的共产党员李大钊》等若干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的事迹及当代社会中的好人好事,学生被深深地感动,对此类现象的价值进行积极地估价,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具有社会公德、社会常识的好学生,进而形成爱国主义人生观,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

接受、确信、性格化这三个层次是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的。每课内容的教学要实现何等层次的目标,要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定。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可能只是达到了“接受”或“确信”层次的目标,而不会达到“性格化”的层次。“性格化”目标不像“接受”目标那样可以迅速实现,情操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

确定思品课的情感目标是实施情感教学的最初一步。如何建立良好的目标控制与实现机制,确保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呢?我觉得有必要做到这么两点:

一是注意恰当选择有助于实现预定的情感目标的知识点。思品教材中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根据教学大纲和情感目标各类别的要求,要选择最易引起认知兴趣、易于触动学生情感的内容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做诚实的好学生》时,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我分别选择了学生的父母为了孩子而勤劳不辍的实例、《诚实的孩子——列宁》、《诚实的孩子和国王》做例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让学生认识劳动光荣,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教育学生要做诚实的人,培养其诚实的品质和美德。

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创设情境,领悟感情。授课时,可以情激情、以景激情、以理激情、以美冶情等,做到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最终使道德情感成为道德认识的动力而转向指导道德行为。要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描绘出书中人物或事件所处的情境,表达出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感情色彩,使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这就把教师的感情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如:讲授《民族英雄郑成功》时,可用画像、幻灯等方法导入新课,并结合有关资料,饱含激情地简要描述收复台湾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学习,学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仿佛置身于激烈的战斗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此外,适时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有思考、分析的余地,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为认知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如:讲授《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这一课时,我用录音、录像、幻灯等方法帮助教学,让学生了解周恩来的事迹,教学时以激情为主线,设计几个问题,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共鸣,进而认识周总理崇高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在情感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生自身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纯净,学生的人格得以逐渐完善。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树立情感教学意识,很有必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情感教育目标,以教学目的为指针,构建情感教育目标的层次,探索有效的实现方法,主动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情感目标,最终达到《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要求的培养目标。

标签:;  ;  

思想品评中情感教育目标的制定与实现_情感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