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于海波,尹绍锴,刘永锋,黄杏贤, 詹敏敏

孤独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于海波,尹绍锴,刘永锋,黄杏贤, 詹敏敏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 深圳 518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405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关于孤独症临床治疗文献的阅读及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孤独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为孤独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孤独症;早期教育;药物;中医

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基因、药物和环境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流障碍、重复和刻板行为三大临床症状,可伴有其它感知觉异常和智力障碍(占70%)等。据估计我国有严重孤独症患者约 65 万,症状较轻者有 500 多万[1]。Leo Kanner医生[2]在1943年对第一个孤独症患者是这样描述的:每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感觉自己很幸福,且不愿意其他人打搅他独处。目前孤独症的国内外研究甚多,但至今为止,仍没有治愈孤独症的特效药。孤独症治疗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通过教育和训练,改善社会交往能力,矫正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刻板行为,让患者掌握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并减少致残和合并症,最大限度培养个人自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此外,帮助孤独症患者发挥出他们个人的潜力,也是孤独症治疗的重要方向。

Campbell M[3]等提出对孤独症应以早期教育矫治为主,并辅以药物进行发展性治疗。

一、早期教育矫治。早期教育矫治主要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结构化教育、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父母干预。

1.应用行为分析(ABA)

1962年美国UCLA大学心理系的Lvar Lovaas教授,开始使用ABA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早期训练,他的研究证明,采用ABA对幼年的自闭症口才进行干预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他们的症状,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效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潜力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ABA使用回合式教学(对孩子发出指令,帮助其做出正确反应,并强化)将要学习的技能分解为多个步骤,并反复练习每个步骤。

2.结构化教育(TEACCH)

TEACCH是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及学习程序,让儿童按照设计好的结构从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4]。结构化教育不同于感觉统合治疗或听觉统合治疗,它不是使用单一的技术或方法。TEACCH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自闭症患儿在长大成人时,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包括帮助他们理解周围世界,获得与人群交流的交往技巧,并教会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如何做出选择和决定。国内外一些研究也都表明该方法对于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症状,促进理解能力和社会功能的提高有效[5-6],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不够多[7]。

3.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干预

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干预侧重于治疗具体的认知行为方面问题。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对于非言语患者,PECS强调自闭症学童与人沟通的自发性,它以结构化的环境、程序和教材协助自闭症儿童学习主动与人沟通;借着增强物,循序渐进的阶段、图像和句子尺,让自闭症儿童建立实用的沟通技巧。另外,Lego疗法能有效促进社会交流[8]。通过短期的技能培训课程、面试培训和岗前支持,能建立社会技能和提高职业能力,至少在短期可能会有所帮助。

4.认知行为疗法(CBT)

CBT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取向、一种谈话治疗,以目标导向与系统化的程序,解决丧失功能的情绪、行为与认知问题。不同的治疗方式,如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以及其他依照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研究组合而成的疗法,都可以称为“认知行为治疗”[9]。实证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治疗多种问题,包括情感性疾患、焦虑性疾患、人格疾患、饮食疾患、物质滥用、精神病性疾患[10]。针对伴有焦虑的孤独症患者,CBT可减少其焦虑和其他主要症状,从而提高治疗作用[11]。

5.父母干预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对孤独症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长中的各阶段都具有不同特点,能够一直陪伴其身边的是父母。孤独症患者常伴有言语困难,父母干预能促进患者语言训练的进步[12]。训练是一个模拟过程,训练效果生活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但专家、教师不能长期陪伴孩子的成长。技能的运用和成长过程的加强,无疑依靠父母的干预。

二.药物治疗。西药治疗:目前所有针对孤独症的药物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只是帮助患儿减轻某种特殊症状,根据临床症状选用某种药物治疗,以控制或改善行为症状。但仍需更多的研究,因孤独症患者对药物耐受性较差,故应使用较低剂量,并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13]。

1.抗精神病药物

2006年,美国FDA已批准大冢制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上市的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 用于治疗 6~ 17岁孤独症患者的易怒症状[14]。谢琴[15]等用阿立哌唑对 35 例 4 ~16 岁合并有行为问题的孤独症儿童进行治疗,疗程 8 周,治疗第 2 周末 CGI 中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开始下降(P<0.05),治疗第 8 周末下降更加显著(P <0.01),疗效评分则于第 8 周末有显著性提高(P <0.05)。ATEC 总分于治疗第 8 周末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各项目分中,语言、感知、行为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 <0.01),社交评分于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自伤自残行为、睡眠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显著改善,对注意缺陷及多动、冲动攻击行为、刻板行为、易激惹也有一定效果。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2.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主要药理作用是阻断5 - HT的再摄取,提高5-HT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具有降低5-HT的作用。代表药有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西酞普兰用于伴有抑郁的和广泛性焦虑的孤独症患者。氟伏沙明可减少重复思想和行为、适应不良行为以及攻击行为,还可增加语言交流。郭华[16]等用西酞普兰治疗第4、8w末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评定总分、抑郁、焦虑、强迫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常见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轻度胃肠道反应,证明西酞普兰治疗儿童抑郁和情绪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3.兴奋剂

对于孤独症伴发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患者,建议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初步证据表明,托莫西汀能减少孤独症伴发ADHD患者的共同症状[17-18]。代表药物哌甲酯主要充当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一般有调整多巴胺水平在较小程度上也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19]。

三.中医治疗

中医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主要分为针刺疗法、中药治疗。针刺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总体有效,通过选取不同的穴位可分别改善患儿语言、自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症状,且尚未观察到副作用[20]。针刺疗法中以“靳三针疗法”最为著名。2008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通告,“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技术”等技术作为局第三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进行推广。孤独症病机总体上是脑神惑乱和脑神不足,同时与心、肝、脾、肾相关。总的来说是因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上各医生根据临床辨证,选用不同方药治疗。李永[21]采用中药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主方治疗儿童孤独症,3 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2 个疗程,治疗前后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评分(P <0.01);儿童多动行为量表评分(P <0.01),在感觉统合、多动、遗尿、睡眠等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李爱武等[22]以四逆辈(理中汤加味)为基础方,加大白术用量以定后天中轴,发挥己土湿气正常濡润功能,使中土燥湿二气相济,后天益先天;同时乌梅、白芍敛降相火,加强阳明经气正常潜降功能,九节菖蒲开窍醒神。患儿根气增强,离位相火部分归位,皮疹乃体内部分伏邪(风、寒、热三邪)由里托透至表;理解力、语言的说明脑窍、心窍之蒙蔽逐渐减轻。

小结

自1943年人们第一次接触孤独症,此后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对于孤独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加速了孤独症的研究进程。对于国外研究孤独症成果,国内仍属于初级阶段。目前,孤独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孤独症行为定义取得了共识。目前存在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案,但没有任何治疗方案能根治孤独症,因此临床上需要不断探索治疗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存在副作用。高压氧疗法,静脉内免疫球蛋白都具有严重的安全问题,也没有证据证明其益处,不应该使用[23-24]。中医具有悠久历史,在治疗疾病中有其独特理论,应发挥其优势,积极研究孤独症。孤独症各方面研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明确发病原因,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并了解其患者的发育机制,以便于早期干预。环境是影响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干预对于独孤症患者非常重要,父母应该积极对待患者,为患者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最后,全社会应该理解和包容孤独症患者,为其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徐翠青,张建端,张静等.儿童孤独症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982-983.

[2]Kanner L.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 ective contact.Nerv Child 1943;2:217–50.

[3]Campbell M,Schopler E,Cueva JE,et al.Treatment of autisitic disorder.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chiatry,1996(35):134-143.

[4]Mesibov G B,Shea V,Schopler E,et al.The TEACCH approach to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M].New York,NY:Springer,2004.

[5]李荣源,魏玲,成三梅.11 例儿童孤独症综合疗法疗效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0):86-87.

[6]L eppert T,Probst P.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psycho- educational group training program for teachers of autism pupil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Z Kinder Jugend Psychiatric Psychotherapy,2005,33(4):49.

[7]Maglione MA,Gans D,Das L,Timbie J,Kasari C.Nonmedical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ASD:recommended guidelines and further research needs.Pediatrics 2012;130(suppl 2):S169–78.

[8]Owens G,Granader Y,Humphrey A,et al.LEGO® therapy and the social use of language programme:an evaluation of two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and Asperger syndrome[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8,38(10):1944-1957.

[9]Schacter,D.L.,Gilbert,D.T.,& Wegner,D.M.(2010).Psychology.(2nd ed.,p.600).New York:Worth Pub.

[10] Lambert MJ,Bergin AE,Garfield SL(2004)."Introduction and Historical Overview".In Lambert MJ.Bergin and Garfield'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5th ed.).New York:John Wiley & Sons.pp.3–15.ISBN 0-471-37755-4.

[11]Sze K M,Wood J J.Enhancing CBT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concurrent anxiety[J].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2008,36(04):403-409.

[12]万勇.家庭训练对自闭症 儿童语言康复的重要作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9(7):90-91.

[13]Harfterkamp M,van de Loo-Neus G,Minderaa RB,et al.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of atomoxetine versus placebo for attention-defi 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2;51:733–41.

[14]范鸣.阿立哌唑在美国获准用于治疗孤独症的易怒症状[J].药学进展,2010

[15]谢琴,汤珺,徐杨,等.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4):294-297.

[16]郭华,杨长虹,郭平.西酞普兰治疗儿童抑郁和情绪障碍临床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3):213-213.

[17]McPheeters ML,Warren Z,Sathe N,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dical treatment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Pediatrics 2011;127:e1312–21.

[18]Mahajan R,Bernal MP,Panzer R,et al.Clinical practice pathways for evaluation and medication choice for attention-defi 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symptom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Pediatrics 2012;130(suppl 2):S125–38.

[19]Heal DJ,Pierce DM.Methylphenidate and its isomers:their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using a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CNS Drugs.2006,20(9):713–38.doi:10.2165/00023210-200620090-00002.PMID 16953648.

[20]李轶雯,张嵘.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12,37(3):242-246.

[21]李永.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主方治疗自闭症21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57-58.

[22]程虹毓,朱继孝.中医治疗儿童孤独症研究概况[J].中医药通报,2013,12(5):60-62.

[23]Anagnostou E,Hansen R.Medical treatment overview:traditional and novel psycho-pharmacological an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ations.Curr Opin Pediatr 2011;23:621–27.

[24]Akins RS,Angkustsiri K,Hansen RL.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in autism: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negotiating safe and effi cacious interventions with families.Neurotherapeutics 2010;7:307–19.

作者简介:于海波,男,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

论文作者:于海波,尹绍锴,刘永锋,黄杏贤, 詹敏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孤独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于海波,尹绍锴,刘永锋,黄杏贤, 詹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