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阅读,体察人文情怀论文_赵白武

深入阅读,体察人文情怀论文_赵白武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初级中学 211223

摘 要:本文主要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教学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来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阅读、体察人文情怀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案例 深入阅读 人文情怀

一、案例背景

一位老师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流程主要为两大板块:一是播放课文朗读,听读课文思考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做了哪些事情?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讨论完之后进入第二板块:说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句子来分析说明。不难看出,这两大板块是从整体感知到人物形象把握,符合学生的阅读认知规律。但细细推敲,力道明显不够。第一板块作为内容感知部分,学生还有寻找依据,可以应对。而第二板块的问题是要站在之前的基础上作出分析评价,没有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没有对学生有力的阅读引导追问、理答矫正,学生难以做出归纳性的评价而教师只是放开来让学生找,为求得所谓的标准答案,很显然,学生是没有充分的阅读体验的。

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难道仅仅让学生知道闻一多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那么文中花费那么多笔墨细致描写他说和做时的外貌、动作又有何价值呢?作为闻一多得意门生的臧克家紧扣说与做回忆恩师又寄寓着他怎样深厚的情感呢?我们该从怎样的视角来挖掘本文的教学价值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对教材新的审视和梳理。

二、案例描述

首先,从单元设计揣摩编者意图,解读教材内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以杰出人物为专题的名人单元,所选文章有《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前三篇写个体,第四篇写群像,第五篇文言文写我国古代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说,应指导学生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能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有超凡的能力外,首先在精神和品格上超凡脱俗。学习他们,首先要学这一点。如此一来,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说和做,而是要让涉世未深的学生学习专注严谨的治学态度,领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感受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给予学生人格熏陶。

其次,基于学情和现状,明晰教学难点。初一学生本身阅读积累还非常欠缺,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洞察人物的人格魅力。再者,闻一多先生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有一定间隔,怎样通过背景补充让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政治状况也是不可或缺的。打通关节点,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带领学生在闻一多先生的精神世界走个来回,找到学生的触动点和共鸣点,这是必须面对的教学难点。

最后,反复研读文本,找准突破点。经过反复揣摩,我发现“说”、“做”两字是解读本文的两大关键词,可以这两个词为切入点,简洁而快速地进入文本。第一部分写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紧扣“做”,设计如下问题: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什么?做得怎样?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出色?他如此勤奋严谨的做,目的是什么?第二部分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与“做”并扣:闻一多先生说了什么?他说了,紧跟着是怎么做的?由此可见,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对待说与做的?言行一致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闻一多?他奔走呼号、舍生忘死是为了什么?通过此番设计引导,与文本真诚对话,在细节描写的品味中,在议论抒情的揣摩中,学生定会意识到,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先生前后期所走的人生道路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救国,饱含爱国的赤子情怀,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高尚人格风范。诗人臧克家用激昂而深情的笔墨赞颂了闻一多先生的一身正气,他用个人的双肩担起天下的兴亡,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案例阐释

纵观人教版初中教材,除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外,介绍名人大家的文章也时有出现,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列夫·托尔斯泰》、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在语文的课堂上,我们除了带领学生认识这些伟大人物,是否更应该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给学生以精神的引领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有更高远的视角,由“这一篇”勾连“这一类”,充分挖掘这些文化精神财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认识这些伟人是最基本的文化积淀,品味他们内在真实的灵魂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则是终身发展的需要。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引领学生精神、塑造学生品格呢?我想还是应该在课堂的主阵地上,在一篇篇美文入耳入心的领会中,用一颗心去触碰另一颗心,以真诚普通去体察无私伟大,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一篇篇充满人格魅力的文章成为一块块基石,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奠基。

参考文献

王宇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7),103。

论文作者:赵白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深入阅读,体察人文情怀论文_赵白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