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建设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性能,为建筑功能的充分实现以及电气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保障。基于此,本文就从建筑设计领域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运用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1.1对建筑中的系统和设备实现完善、实时、高效监控
现代建筑往往规模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建筑中的电气系统功能强、组件多、结构复杂,如果运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出现管理的盲区、引发故障、留存安全隐患。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实现全方位、全时段数字化监控,全面“采集”信息,监控中心指令传达到各个系统以及各系统反馈给监控中心的信息都可及时到达。电气自动化技术科实现高效率、全时段的管理。
1.2数字化管理,更准确
电气自动化技术采用数字化管理、操作,能够建立准确的数据库,为设备的运行管理、优化提升提供参考信息。
1.3各系统之间的联动性增强
电气自动化技术使配电、消防、空调、照明系统相互联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配合更加紧密,能够更好的处理突发事件。
1.4安全性提高
电气系统的自我检测和自我协调能力能够及时对异常情况作出反应,电气自动化系统联动性可以对紧急情况设置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根据系统的自动识别和判断实现应急处理方案,减少突发事故的危害性。另外,可以通过遥控模式处理异常情况,减少维修管理人员维修故障的风险。
2、电气自动化运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优势
2.1实现对建筑电力系统的全面监管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于新型建筑中,可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建筑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存在安全隐患,自动化系统都会自动监测并发出警报。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可以实现对建筑中电力系统全方位的监管,避免监管盲区,同时可以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警,这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减少电力系统问题造成的重大事故,同时也减少电气系统不稳定对生产与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2.2增强电力系统的联动性
电气自动化最大的特点是网络化与智能化,这一技术可以将建筑内的电气取暖、照明、消防等连为一体,由一个主系统控制,只要在建筑中建设一个统一的电气系统,便可以实现建筑内电气工程的联动效应。当发生火灾时,电气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启动保护装置,打开建筑内的消防专用通道供人们逃生,同时会打开消防用水装置,通过感应火灾发生位置自动调节喷淋装置的喷淋方向,完成消防工作。
2.3增强建筑内的电气系统安全性
电气系统在运行中,如果发生故障,极易导致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增强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气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
3.1电气监控系统设计
电气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多发故障进行监控。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中断工作,从而避免扩大故障的影响范围。电气监控系统与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测控参数、分析逻辑、执行程序等。测量主要是通过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把获取到的参数传输到监控系统,使监控系统对测量参数进行处理后从不同角度显示出来,然后对检测参数及整定值实施对比分析,这样就能得到实时掌握保护设备运行情况的作用。在电气系统或被保护设备被逻辑判断出故障时,监控系统需要立即把输出保护信号传达给执行元件,以起到使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执行部分把逻辑信号放大后参照相关的指令信号来控制任务。电由于电气监控系统对物理量参数监控广,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较少,所以还必须对系统设置独立的保护装置。
3.2电气接地设计
电气接地的主要方式分为以下两种:TN―S系统。TN―S是一个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建筑内的独立变配电所。其特点是,保护接地线PE与中性线N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除此之外,两线不存在任何的电气连接。这样的系统已经具备了安全、可靠的基准电位,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没有特殊要求的时候,基本上我们都会采用这种接地系统。在高层建筑里,单相的设备较多,其负荷也相对较大,三相所接引的负荷一般都是不平衡的,所以在中性线N中都有不平衡电流。TN―C―S系统。TN―C―S系统是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一部分是TN―C系统,另一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上。该系统一般用于建筑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用TN―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进户后变成TN―S系统。
3.3防雷接地设计
智能建筑必须在防雷接地的基础之上来建立其它所有的接地设计。防雷结果的设计要求必须严密、全面。智能建筑内包括的各种电子布线系统和设备都很多,不仅包括办公的一些自动化系统,更包括报警、消防、保安等一系列和人们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电子系统。这些系统和布线最怕受到雷击的威胁。不管何种程度的雷击都会干扰和损坏这些电子设备和系统。应该运用针带组合接闪器、2 5mmx4 n l n镀锌扁钢避雷带进行接地配置。在屋顶组成与楼宇金属部件和钢筋柱头及外墙所有金属部件进行电气连接的网格,利用楼体钢筋作为引线连接于防雷系统。使防雷体系具有多层屏蔽的功能。有效的对外部电磁干扰和雷击进行预防。
3.4电气保护
交流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N线)或中性线接地,其中N线必须使用铜芯绝缘线;其主要的作用是保持三相电压平衡,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安全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做好金属连接;在建筑内很多设备都要求使用安全保护接地,安装保护接地装置并降低它的接地电阻,既能保障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还能更好的保障其他设备及人身的安全。屏蔽接地和防静电接地,在现代建筑中,屏蔽接地是防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措施。防静电接地是指将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或带有静电的物体通过导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在干燥洁净的房间内,人的走步、移动设备,各自的摩擦都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所以防静电干扰也是必不可少的。直流接地,在建筑内,有大量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带有电脑的楼宇自动化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是通过微电流或微电位快速进行的,并且设备通常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工作;在确保其稳定性好、准确性高的前提下,除了必备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配备稳定的基准电位。
结束语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设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有关键地位,它的设计整体建筑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建筑结构模式越来越快的向前发展,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应加快发展步伐,与现状建筑相配合,使建筑的电气系统更好的发挥作用,确保设备的安全顺利运行,从而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若干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
[2]王志坤.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论文作者:周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建筑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