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讨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讨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欠发达地区论文,人力资源论文,西部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作整体性的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就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目前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农村牧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着力加强西部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通过学习借鉴韩国等国的相关经验,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系统的新农村教育。具体做法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切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的投资建设力度,尽快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牧民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下、技能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构建思想教育、基础教育、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新农村教育体系。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解放农民的双手和双脚,还能彻底解放农民的思想和头脑,从而培育广大农牧民的现代性思维,推动其实现与市民的沟通、交流乃至融合。

其次,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投资,除了继续贯彻落实现已实施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之外,还应当建立专项基金制度,专门支持农村牧区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干部培训和思想教育项目。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项目必须是在政府的有效监督下,通过外包等形式,促进竞争,推动其提高教育和培训绩效。

第三,针对西部地区少年儿童失学率高的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建立法律规章,强制家长必须保证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各市县应当尽快着力建立健全农牧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完善类似《绿色证书》等农牧业准入机制,同时在城市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管理中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为了避免政府某些部门借机牟利,其组织考试和颁发证书均由政府财政负担),这样就可以大大推动农牧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为提高农牧民素质、培养新型农牧民和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证,最终形成专门针对农牧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

第四,西部地区尤其应当加强对类似于韩国的“新村领袖”和我们一度倍加推崇的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和教育,尽快建立农村牧区优秀人才选拔、培训机制,由政府出资到各级党校或者有关高校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经营管理教育,使他们成为“新村领袖”和“致富带头人”,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核心和骨干作用。

第五,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和绿色产业,积极推动农牧业产业化,以此为带动,吸引和培养各类适用型人才,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互相促进、联动发展的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新农村牧区建设道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当地党委政府应当采取行政的、经济的和教育引导的等多种手段,动员和组织城市的智力资源下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样就可以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轨道,从而为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形成的“二元结构”开辟广阔的道路。

第六,抓事抓根本,治贫先治愚。大量事实表明,西部欠发达地区农牧民面临的三个突出的问题是:愚、病、穷!这里的“愚”不是指智商,而是指思想观念落后。可以说,“愚”是穷的结果,也是穷的深刻原因;而穷与病也是互为因果关系。在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西部开发性扶贫的战略性内容。要使贫困人口能够有效地利用提供给他们的经济机会,就必须对贫困人口进行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其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其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医治广大农牧民的身体疾病和“思想疾病”同时着手、着力,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也会使困扰我们多年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标签:;  ;  ;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讨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