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后进生心理教育策略谈论文_马涛

农村中学后进生心理教育策略谈论文_马涛

(甘肃省灵台县教育局教研室 灵台 744400)

农村中学后进生大多是初中生中的学困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受压迫,生活不快乐,自卑感强,部分学生性格因此变化,有的叛逆,有的偏执,有的冷漠,还有极个别的自闭,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农村中学生后进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由于文化课成绩低下,在校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与同学的肯定,在家得不到社会的认同,长期被边缘化,自信心受到打击,自卑感强,为了心理上的解脱,有的沉迷于网络,有的陷入早恋,有的破罐子破摔,沾染社会不良习气。

二是自律意识差,自控能力不强。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爱与同桌说闲话,上课易走神,做作业困难,易拖拉、抄袭、甚至忘记,容易急躁,情绪波动大,不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控能力差。

三是是非观淡薄,易意气用事。由于父母一方长期在外打工,一些农村中学后进生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代理监护人的监护下成长,在行为习惯、是非曲直、个人修养等方面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造成了这些学生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结群行为明显,是非观念淡漠,哥们义气严重。

四是叛逆意识强,情绪极易波动。一些农村中学后进生虽然自卑感强,但内心深处又强烈希望被关注,被肯定,遇事往往求胜心切,盲目冒进,但常常事与愿违,虎头蛇尾,遇到矛盾挫折或冲冠一怒,或意志消沉,情绪极易忽起忽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是在校表现差,但社会适应性较强。农村中学后进生学习成绩低下,行为散漫,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挫折承受力往往比普通中学生强许多。他们在家中或多或少参与一些体力劳动,他们中许多人不怕吃苦,只要自己所愿常常一往无前,他们大多数人的与人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一般普通中学生要强许多,这些都是教育的有利因素与宝贵资源。

农村中学后进生心理教育,宜从三方面入手:

一、树立学生人格尊严意识,找回自信,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自信心的人。要使学生懂得,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成绩不再是唯一价值标准。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首先,学校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新集体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对他们真诚的关怀。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增强自信,学会自律,能够自省、自励。要不断为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如通过举办卡拉ok大赛、感恩教育演讲赛、体育竞赛、通用技术展示等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些竞赛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要开展广播体操竞赛、合唱竞赛等团体活动,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与团队意识,让学生学会在集体中约束自己,增强自律意识。

其次,教师就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生活,像热爱朋友一样热情他们,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自卑心理、戒备心理与厌学心理,从而消除对老师的不信任与抵触情绪。教师始终要以激励性、鼓动性、富有感召力的言语鼓动学生,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态势,不断增强自信心。

二、唤醒学生感恩意识,引导学生理解父母,教育学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农村中学后进生多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孩子接触时间少,加之爷爷、奶奶或管教无力,或管教无方,一些学生感恩意识淡漠,不懂得父母苦心,不了解父母难处,心存怨恨,总认为父母丢下自己不管,无亲情温暖。从这个角度上讲,感恩教育应该是学校的常开课,学校要活化教育载体,细化教育措施,灌输感恩意识。比如向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讲述全国道德模范平凉医专学生张晓从4岁起照顾瘫痪在床母亲20多年的故事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感人事迹,以此激活学生爱的火花,让学生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同学的相助,感谢社会的关爱。同时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等地参加义务劳动,参与社区服务,不断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并把这种感恩意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学生做一个心存善念、道德高尚的人。

三、建立学生法制意识,明辨是非,教育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遵纪守法是对公民最基本要求,必须创设条件,让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明白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必要性,既要让学生遵规守法,又要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学校要通过法律讲座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了解《劳动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规,从而增强自律意识与法制观念。要教育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就要紧贴生活实际,紧密关注新闻媒体,以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和媒体中报道的新闻事件举案说法,结合德育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危害,从而树立守法意识,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自觉拿起法律武器,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把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和权利行使好、维护好,切实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教育千秋事,成败点滴间。农村中学后进生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建立起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法纪意识,帮助学生做一个自信、感恩、守法的人。当然,一种教育行为要内化为人的自觉意识需要教育者激情投入,真情参与。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握教育对象,明确教育目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需要、高校欢迎的合格人才。

论文作者:马涛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农村中学后进生心理教育策略谈论文_马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