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施啸雷

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施啸雷

江苏纵横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土建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整体发展非常迅速。桩基础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非常重要,土建工程中对桩基础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的桩基础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经过多年努力,不断发展创新,才有今天的局面和规模,其成果在国际领域得到了高度肯定。桩基础技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与土建施工的质量密切相关。这项技术不仅仅可以促进建筑基础承载力,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控建筑地基的变形,还具有一定的抗震减压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建筑项目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加强对桩基础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是一个实用价值很高的探讨话题,不断对桩基础技术进行完善,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

1桩基础技术概念

桩基础主要是由桩基础和将其各部分链接起来的承台组成。如果将桩身全部埋入地下,承台地底部和地面接触,这种结构就叫做低承台桩基;如果将桩柱的上半身露出地面,而承台地底部在地面的上部,这种结构就称为高承台桩基。目前,桩基础技术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和比较重要的建设项目中,特别是一些上部质量较差、地基较浅的建设工程上。实施桩基础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强建筑物的地基的耐用性和强度,提高建筑工程的实用价值。

2桩基础技术施工特点

2.1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地质情况相对复杂,例如存在大量淤泥土等。此外,我国西南地区多为溶岩地质,其他地区也存在此类地质。我国某些地区还会经常发生地震,这对基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干扰,繁琐的地质条件会对开展基础勘察工作带来一定阻碍。

2.2开展难度较大

一般来说,不论是场地的选取还是设计建设,即使某个细微环节存在问题,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由于桩基础质量不过关,则造成其稳定性不足,进而对工程总体结构造成影响,导致项目面对非常多的不利现象,会对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威胁。因基础要承受来自上层结构的压力,一旦出现问题,不利现象就会持续加剧。

3桩基础技术的优势

3.1持力层的承载力较好,能够承载大多数高层建筑工程的竖向荷载,单独的竖向桩柱的刚性较强,因为自身的载荷和重量的限制,很长时间内建筑地基不会发生较大的沉降,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3.2柱身从液状的软质基层之间穿过,然后直接固定在基岩上,当发生自然灾害时,表面土层就会自然沉降,但是土层下部的桩柱基础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抗震性且不易从土层拔出,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以防长时间后建筑物出现坍塌、变形、倾斜等问题。

3.3在单柱的侧面的强度也比较强,能够抵抗因受自然灾害的刺激而产生的力矩荷载和水平方向上的荷载,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4.1桩基础施工准备

4.1.1施工现场因地制宜

土建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进行认真勘测和分析,对土壤成分、地下水水位以及土质硬度等进行检测,这些因素将对桩基础在施工环节造成很大影响。我国国土辽阔,土质分布不均,虽然桩基础有很多类型,但是没有对土质进行研究,不能做到因地制宜,也就不能确定桩基础是否合适,因此,对施工现场地形分析、因地制宜是施工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2完善工程计划

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对施工造成影响,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桩基础施工方案以及应急措施,对比利弊,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要求。

4.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采用分层填土、换土垫层的方法最为适合,采用高强度、高稳定的施工土地来替代原有浅土层,并分层进行夯实,避免出现孔洞或裂缝等现象。碾压夯实,利用机械装置产生的夯击力,对地基的松软土进行夯实与碾压,增加土体强度,降低压缩性并减少沉降量。碾压夯实可分为两种方法:①机械碾压法。利用推土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装置压实地基土层。在地基土层过程中,要确保夯实度与实际要求相符。但缺点是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必然会增加财力、物力的支出,只适用于大型建筑工程。②振动夯实法。将电动机振动产生的垂直力作用在地基上,振动可长时间持续,能够较好的完成夯实工作。

4.3标高偏差的控制技术

为提高地基基础某一部位相对于基准面的竖向高度,使偏差在可控范围内,在施工前,要对基层标高进行普查。通过对桩位点标高的现场实测数据,计算出实际的入土深度或送桩长度,以确保标高偏差的控制。

4.4桩基础荷载量的控制

土建工程施工中桩的位置设计好以后,对单个桩的荷载量进行计算,可以大致计算出建筑的使用年限,依据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也有助于施工人员在这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桩基础进一步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

4.5预制桩上的应用

预制桩主要是指按照施工现场的规格和具体使用材料而制成的桩基,通常对桩基进行定桩工作时采用打桩的设备。在现代新型的建设工程中,预制桩主要包括钢桩和混凝土桩。钢桩的适用范围较为特殊,混凝土桩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它不仅有着很强的承载力,而且其本身也有着一定的稳定性和坚硬性。在施工流程中可以比较快捷方便的使用。但混凝土桩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极易影响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环境。

4.6灌注桩的应用

通常来说是分为冲击制作方法、沉管制作方法等,冲击制作方法一般会用于较为柔软的土地,而泥浆护壁的方法大多用于较为湿润的土壤,或者是经常出现淤泥的地理位置,同时,必须注意对松软土地的防护工作,确保其不会出现倒塌的状况。在使用沉管的方法时,因为其力度较大,很容易将周围的土挤出,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具体的方法。人工挖孔方法和机械钻孔方法比较先进,因为他们不易发生挤土现象,并且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较少,非常受人们的喜欢。把握桩的硬度,对灌注桩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因为这种制作方式的复杂度较高,出现错误的几率也就会有所提升,为了适当的减少失误,就必须寻找出减少发生错误几率的施工工艺。现在比较常用的施工工艺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应该注意施工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进而保证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具备较高的质量。第二,就是注意管桩的埋入深度,这会直接影响管桩的承载力,对其使用寿命也有较大的影响。

结语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对桩基础提出更高要求。桩基础对建筑的整个结构和安全起着直接作用,虽然目前的桩基础技术逐渐成熟,但是受到设施、地质等因素的影响,还要对桩基础技术不断的展开研究。在实际的应用中,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桩基础,进一步提高桩基础质量,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潘祝伟.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

[2]孙健,吴迪.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7.

[3]汪志坚,吕化春.试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阶段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2017(34).

[4]郭枫.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分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03(12):248.

论文作者:施啸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施啸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