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麻醉应用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咪啶对苏醒质量的影响论文_唐承银,付磊,林莉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分析开颅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88例开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四组,对比四组麻醉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注射明显更好。结论:通过对开颅手术麻醉应用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咪啶对苏醒质量的影响的研究,发现,围手术期镇静效果最好。

关键词:开颅手术;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嘧啶;苏醒质量

开颅手术对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脑部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对麻醉效果和麻醉后苏醒要求比较严格。右美托咪啶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可唤醒镇静药物,在开颅手术麻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基于此,我院特开展本次研究。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88例开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1例,女性37例,年龄从19岁到7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3.3±1.2)岁。本次研究所选患者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肺功能疾病、意识不清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诊治顺序均分为对比组、术前组、术中组和术后组,每组22例。本次研究均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四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1.2治疗办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的麻醉诱导,即按量静脉注射舒芬太尼(6μg/kg)、丙泊酚(2mg/kg)、顺苯环阿曲库铵(0.2mg/kg)等,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机械通气、吸氧处理。静脉泵入丙泊酚和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前组在麻醉诱导30min前泵注右美托咪啶;术中组在手术开始30min后泵注右美托咪啶;术后组在手术结束30min前泵注右美托咪啶;对比组在麻醉诱导30min前泵注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啶的剂量均为0.6μg/kg,20min泵入完毕。

1.3观测指标

比较四组患者拔管时及拔管后5,10,15,30和60min的Rαmsαy镇静评分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患者在在手术麻醉诱导前安静状态下,拔管时及拔管后5,10,15,30和6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如表1所示,术后组患者镇静评分分别高于对比组、术前组和术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四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比较(X±S)

2.2术后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对比组、术前组和术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四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口干和呼吸抑制不良反应。

3探讨

脑部属于人体至关重要的脏器,其主要包含大脑、小脑及脑干等,在这其中,脑干属于脑部重要神经传导束共同通道,临床将其称之为生命中枢。脑干部位一旦患病,就会对患者的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等产生严重影响。不可忽视的是:开颅手术有可能会损害患者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在术中不可避免的损伤脑血管等造成患者颅内压上升,导致脑血管和神经再次受损,甚至有部分患者被迫进行第二次手术,对患者身心造成进一步伤害。所以开颅手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质量高低。而麻醉效果和麻醉质量,则在这中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

围麻醉期尤其是术后麻醉恢复期,由于气管插管和切口疼痛等应激刺激,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大增,所以开颅手术要求快速、有效的消除麻醉恢复期拔管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开脑功能区的手术唤醒最重要的是在唤醒患者后要维持适当的镇静和镇痛,使患者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语言和运动功能的测试。目前,国内己将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唤醒后麻醉,但芬太尼停止输注后会导致患者痛觉过敏,使患者苏醒后精神不稳定,在唤醒过程中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因此,使用一种具有良好镇定效果,但同时又不会产生过多不良反应的麻醉药剂是临床必须解决的难题[3]。

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新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和高选择性。国内权威文献报道,在健康志愿者身上小剂量输入0.2-0.6mg/kg的右美托咪啶,能够在取得良好的镇静、止痛作用同时,避免志愿者出现记忆缺陷和认知功能障碍,志愿者们可以流利地回答医护人员所提问题并且在这过程中没有发生呼吸抑制,这个研究证明右美托咪啶是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并且不会导致使用者发生不良反应,所以成为本次研究所选麻醉药剂。

右美托咪啶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可唤醒镇静药,其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为蓝斑核,会对蓝斑核产生类似于自然睡眠状态的镇静作用,而右美托咪啶又具有抗焦虑、镇痛效果,同时不会产生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将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唤醒麻醉,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前组、术中组、镇静评分较术后组明显降低,拔管时间较术后组明显缩短,说明围手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可防止气管拔管引起的心率加快,防止患者的躁动等应激反应,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据事后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右美托咪啶能够选择性的使中枢孤束核突触后的α2受体兴奋,降低儿茶酚胺浓度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量。

参考文献:

[1]卜晓萱,李敏,陈晨,等.右美托咪定给药时机对胸科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5,41(5):584-585.

[2]刘华,周驰,纪均.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腮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6,25(3):368-372.

[3]吕小静,刘忠玉,刘彦涛,等.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7):2601-2604.

[4]陈昌城.右美托嘧啶对脑肿瘤开颅术患者脑保护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5):173-173.

论文作者:唐承银,付磊,林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开颅手术麻醉应用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咪啶对苏醒质量的影响论文_唐承银,付磊,林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