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激情教学初探论文_陈婷婷

小学语文激情教学初探论文_陈婷婷

陈婷婷(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中心小学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开展激情教学,要创设激情学习情境;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声音架设情感桥梁。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情教学;刍议

中图分类号:G68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8)10-0017-01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情感的一种流动与交融。这个过程始终是以情感为动力的,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呼唤、鼓励学生。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里的“兴奋的情绪”“生机勃勃的精神”其实就是激情。

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饱含激情地启发、提问、讲叙、剖析,为学生创设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呢?这就需要教师真正了解语文教学中“激情”所包含的意义。

联系我多年的课堂实践,我切实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激情味有着它独特的蕴涵和特点。

1 语文教学中的激情味应该是诙谐幽默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以为方式途径颇多,其中诙谐幽默不失为一种上佳的选择。中国有一句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可见“笑”对人们的生活的重要,它不仅能够陶冶人的心情,也能使人们从中受到生活的启迪,此外也显示了当事者的智慧与含蓄,这也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卑理念。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和运用,乃至生成各种诙谐幽默,使我们的课堂充满闪光的智慧,寓教于乐。

2 语文教学中的激情味应该是神情并貌

语文学科凸现感性、强调阅读者主观感受、注重潜移默化和厚积薄发的性质特征区别于理科学科强调技巧训练的性质特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一味地钻进考试技巧的教学,太强的功利化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害而无益的。我们应该从盲目的均量值视角转向到语文“本我”的视角,进而让我们的教学从心浮气燥的心态回归到神情并貌的感性心境。所谓“神”就是让我们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语言乃至生成材料的演绎,使文本中的人或物在学生的脑海中幻化成鲜明生动形象的一个个个体,并能够同他们对话交流,换言之就是使文本的语言活跃起来而不是单单地汉字符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情”就是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他们的思想在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深入到作者或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其泪、通其心、明其意、达其情。

3 语文教学中的激情味应该是动则山崩地裂,静则“鸟鸣山更幽”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可见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与引导。实际上语文教学中也离不开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方式。面对着一个个鲜活、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有智慧的学生群体,我们单纯的说教已显得苍白无力。这时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老师,就必须站出来用自己的思想和方式,以一种外在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是缓缓道来,可以是激扬喷射,也可以是欲言又止,也可以是含情脉脉,甚至可以是一言不发,静静聆听。但是教师的激情的宣泄应该是张扬有度、鲜明有秩,而不是滥情、煽情。

4 语文教学中的激情味应该是师生其乐融融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激情的发挥应该在学生的参与下进行,否则独角戏只能满足个人的表演欲望而已,也达不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相反学生的参与则使教师的激情的发挥更锦上添花,师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相长,可谓一箭双雕。当然这种师生的互动不是彼此勉强的,而是在长时间的交往磨和中形成的一种默契和信任。

5 语文教学中的激情味应该是文质彬彬,诗情画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实现这一目标依赖于语文文学性、社会性、历史性、思想性的特点,落实到教师的身上就是教师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文学气息对产生耳濡目染的长久影响来逐步塑造学生的整体形象和心理素养。就语文教学中的激情味而言就是不要用庸俗、单调、简单的语言去向学生解说文本,而是用文质彬彬、诗情画意的语言去传输文本中美的声音。

心理学研究也证明,积极的兴奋的情绪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激情能够激起灵感的火花,它是一种灵魂的震撼,是一种艺术的熏染,是一种美的陶冶和体验,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真正魅力所在。要想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就必须让我们语文课堂教育充满激情。

参考文献

[1]唐芳英.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举隅[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2(12).

[2]周万霆.浅析小学语文的激情教学[J].新校园:理论版,2012(11).

[3]顾秀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情[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04).

论文作者:陈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激情教学初探论文_陈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