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负责人为规避“会计法”规定的法律风险而采取的措施_会计法论文

单位负责人为规避“会计法”规定的法律风险而采取的措施_会计法论文

单位负责人规避《会计法》法律风险举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举措论文,单位负责人论文,会计法论文,风险论文,法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会计法》突出了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加大违法会计行为的惩治力度,给企业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单位负责人如何规避会计法律风险。笔者认为,单位负责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带头学习《会计法》熟悉会计知识

单位负责人应积极参加新《会计法》的培训,了解其立法目的、基本要求和法律责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新《会计法》的贯彻。同时要加强学习,熟悉会计知识,理解会计人员。美国大中型企业的总经理80%是从财务人员中提升起来的,而我国大部分单位负责人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知识学习,先天不足,是“外行”领导“内行”,这是我们必须改善的。

二、重视会计人员配备

单位负责人要重视会计人员的配备,坚持道德品质好,业务素质高的用人标准。道德品质好的会计人员将减少会计工作中的舞弊行为,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将提高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同时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两权分离、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管理科学,内部审计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单位负责人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配备高素质的人员,充分发挥其独立的监督作用,把虚假的会计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结构

1、授权控制制度。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业务处理权限和承担的相应责任。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有关人员不得接触和处理这些业务。

2、分工控制制度。对于企业内部不相容的职务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兼任,使经济业务处理时有关人员能够互相牵制、互相制约。

3、业务记录控制制度。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帐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包括审核制度、定期核对制度、完善的凭证传递程序、签字盖章制度等。

4、财产安全控制制度。对于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在产品和产成品等财产物资,必须建立财产收发制度、财产保管制度、盘点清查制度、资产处置制度。

5、资金管理制度。制订资本保全增值办法,资本公积金管理办法,各类负债及其合同管理办法,资金有偿占用及其奖罚办法等。可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或厂内银行,统一筹集资金,分配、使用、调度、控制和监督资金活动。

6、赊销管理制度。包括赊销权限的授予、信用状况的调查、定期核对工作以及应收帐款的收回工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坏帐损失。

7、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包括投资项目的决策权限,投资项目的执行、监督、会计记录工作,避免盲目投资、非法投资。

8、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应严格执行《合同法》,监管合同的执行情况,避免非法合同、合同违约损失。

9、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包括担保财产的所有权,担保财产的使用情况,担保业务的监督执行,担保业务完成情况检查。

10、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标签:;  ;  ;  ;  ;  

单位负责人为规避“会计法”规定的法律风险而采取的措施_会计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