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地推动着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当前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在神州大地拔地而起。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有效的施工管理,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措施来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当前社会提倡节能环保,建筑工程项目作为能源消耗较大的工程项目,需要通过开展绿色施工管理来降低能源的消耗。本文重点就建筑施工管理创新以及绿色施工管理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一、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
1.1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意义
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现代企业要求管理工作的创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拥有一定的市场,就需要企业自身进行创新工作,通过创新企业施工管理制度,确保企业拥有良好的竞争力,能够稳定的发展。第二,企业进行施工管理创新是当前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存在很多的弊端,这些弊端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与建筑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市场也逐渐发展和完善,因此对企业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够维持企业的发展。
1.2 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
能源过度消耗对于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作为资源消耗较大的建筑施工行业,加强绿色施工管理是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建筑施工中运用绿色施工管理,能够有效的对资源进行科学使用和合理分配,能够尽可能的将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建筑施工企业采取绿色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选取绿色材料,通过制定科学的施工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节约施工项目的成本。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表现,有效的实现能源、资源的结合,确保建筑施工项目能够低能耗、高利润,有效的完善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二.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创新理念是建筑施工企业必备的理论基础
建筑行业是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快速发展的,所以面对今天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的发展机遇,但也要面临着很多挑战,使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趋向激烈化。很多建筑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化,不断对自身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为呼应绿化建设也在不断实现绿色施工及管理。例如,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时,应根据项目工程的特点,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实际,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及施工进行全面性和合理性设计,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还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需求,制定相应的绿色施工管理方案,以实现施工过程中污染物质排放量的降低,进而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
2.2创新思维是建筑行业需要的思维模式
建筑行业虽然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一些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如施工管理不科学、施工污染程度大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所以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建筑行业发展中是一种必然趋势,能够有效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创新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通过有效的施工管理来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是建筑施工单位作获取经济利益及社会利益的关键,在每个施工阶段都会经历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实施、施工质量检查、竣工四个过程(PDCA),每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都具有不同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但都是围绕工程造价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进行。所以进行施工管理时要注意管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三、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途径
3.1创新人员培训模式
相较发达国家,国内的施工队伍建设时间短,导致当下施工人员素质与国内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匹配,进而引发了较多问题。所以,为了有效降低施工中质量以及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施工顺利开展,施工单位务必要不断的创新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模式。就传统的培训模式来看,其往往拘泥于安全教育宣传,培训效果欠佳。所以在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中务必要一改传统培训模式,具体来说可以在培训中增加由施工人员自主开展安全操作实践模拟的内容,引导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具体的、可行的处置措施,通过贴近现实的培训模式有效强化施工人员对现场的把控能力。
3.2创新队伍建设方法
在施工行业中存在着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同时很多施工团队由农民工构成,使得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不完善施工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具体来说,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创新队伍建设思路、完善任务部署思维,在明晰施工队伍架构的基础上,最大化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并明确人员的分工与职责,依据人员的特征分配工作,并依据实际现场情况灵活调动,最终保障施工的高效开展。
3.3创新成本管控途径
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多规合一工作基础,建立了一套全员参与、共建共管、智能辅助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模式。可实时对空间规划控制要素和指标进行评估监督,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事项进行预警,确保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与调控作用。总结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2)建设完善的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数据一张图;3)建设完善的多规合一一张图;4)细化规划目标、划定控制线、量化各类指标;5)完善机制体制建设,保障工作常态推进;6)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评估智能化。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管理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加强创新管理以及迫在眉睫。因此,建筑企业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应加强管理、创新积极融入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从而实现绿色施工管理与实际的有效结合,促使施工管理整体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Z]. 2009.
[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的指导意见[Z]. 2017.
[3]厦门市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阶段性成果[Z]. 2018.
[4]孙施文,周 宇.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 城市规划汇刊,2003(2):15-16.
[5]刘成哲. 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研究———天津市
[6]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D]. 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论文作者:陈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创新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