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源及对策措施论文_刘启波

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源及对策措施论文_刘启波

刘启波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056404

摘要:冶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本文论述了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源及对策。

关键词: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根源;对策

冶金行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是一种微观的、局部的、偶然的现象,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需从这些原因分析事故频发的根源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从源头上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从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冶金工业的特点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冶金行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障冶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冶金企业的发展存在许多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般来说,冶金工业具有以下特点:

1、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使用的施工技术专业含量高。车间的生产设备通常体积较大,操作性强。对冶金企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应有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很强的操作技能。

2、车间的生产环境要求也非常严格,通常,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长期在高温和高压状态下进行,一些炼钢厂在生产钢水时,需要更高的炉温和沸点,甚至可达到上千摄氏度。

3、在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污染产生,这将严重限制工作人员的工作空间,并且员工的工作环境破坏性也比较大。

4、冶金企业生产线比较长,生产过程工艺较为复杂,涉及的行业很多,需要很大的空间区域。这是冶金行业现阶段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冶金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冶金安全生产现状

当前,一些管理者有“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和错误认识将为生产线上的安全隐患提供理想的生长条件。企事业一直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创造效益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抢产量,这是致使企业重视生产的根本原因,但这也是造成生产和安全矛盾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各级企业的一些主要负责人,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他们重视生产和利润,忽视安全生产,甚至搞区域保护主义,支持、纵容或掩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从而迫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松弛,主要责任不明确,使安全管理监督部门形同虚设,放松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是导致企事业事故的最大潜在安全隐患。

三、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源所在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这不仅是一个微观的、局部的现象,更是一个深层次的、全局性的原因。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粗放式管理给冶金生产带来隐患。目前,我国在钢铁企业的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企业生产不仅有许多环节和生产工艺,而且也非常复杂,这使企业内部生产管理难以实施到位,致使企业管理粗放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企业的生产发展。在冶金生产过程中,高温熔融金属和有毒气体的逸出,容易产生烧伤、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然而,许多冶金企业仍实行模块化管理,各工序分开管理,不能实现生产过程的相互监督,安全生产设备不能及时检查和维护,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此外,一些冶金企业没有明确履行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盲目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差,这些现象均是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2、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逐步规范和合法化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然而,冶金生产事故仍然频发,许多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安全生产。企业在建立和批准新项目时,缺乏对项目前提的审查能力和明确的法律规范,即使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很难真正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生产安全中发生事故的许多地方,安全法规随处可见,这充分表明企业在冶金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这些规章制度往往只是一个摆设。企业领导不重视冶金生产,职工也不能认真执行生产规章制度,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低,从而在安全生产中埋下事故隐患。

3、陈旧的生产设备将给冶金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随着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国许多钢铁企业仍然存在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等问题。虽然我国钢铁企业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来吸收和改革,但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设备仅有一小部分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约一半左右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落后的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给企业的冶金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四、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对策

1、更新企业生产设备,引进技术。在冶金安全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可有效促进冶金企业的发展,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积极使用全新的生产技术,创新企业的生产流程。企业可依据冶金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结合冶金生产的发展规模,选择科学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增加新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力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设备水平,实现冶金安全生产,从而减小冶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作业责任制。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把安全工作任务分配到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督促基层全体职工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的过程中,要明确划分每个岗位的责任范围,使基层生产人员能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相应的权利义务,然后贯彻“一岗一责”的理念,促进安全生产充分融入到生产作业的每个方面,保障事事有人管、岗岗都尽责,进而促进生产作业的标准化。

3、加大冶金安全生产监督力度,降低安全生产隐患。许多冶金企业在生产管理模式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冶金企业生产过程和设备监管不力,给冶金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冶金企业应积极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搞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及时检查和维护冶金安全生产设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的责任和方案制度,降低冶金生产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冶金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要认真调查和处理安全事故,并加强对事故的惩罚力度。对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这一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应认真、深入地彻查这些事故,加大对安全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事故成本,促使企业重视冶金安全生产,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另外,在安全生产事故查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应认真查清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根源、安全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和企业是否在冶金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深入调查,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冶金安全生产的意识,从而降低冶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5、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班组作为单位内部生产作业的基本单位,对巩固安全生产发展基础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单位要在基层班组中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基层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到生产作业现场实施安全管理方面。在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优化整合人为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等,并对其进行严格管控,始终坚持执行高标准管理,严格要求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坚持定期检查其安全质量,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提供充分的保证。

五、结语

随着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冶金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但给冶金工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冶金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安全研究可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帮助企业更加稳定和长远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都.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源及对策措施[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5(06).

[2]金鹏.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源及对策措施[J].现代冶金,2017(11).

[3]陈超.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源及对策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

论文作者:刘启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源及对策措施论文_刘启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