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与此同时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动态化的复杂工作,具有临时性强,流动性强,交叉作业的特点,所以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施工安全;安全管理;质量验收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工程中可能埋藏着各种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对那些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辨识,找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判断出这些隐患给工程带来的危害程度,就无法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控制事故、确保人身安全的目的。
由于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大多都是从经验出发来对工程安全进行管理的,缺乏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和探究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因而也就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因此,通过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研究,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电力工程的新情况,为构筑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科学体系奠定基础。
通过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在新形势下实现如何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管理模式逐步向现代的以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进行安全管理的模式转变,从过去基本的常规化管理模式逐步向现代的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安全就是生命,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需求,是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安全管理就是人本管理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1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特点概述
(1)电力工程一般建设投资庞大,建设周期长,涉及工序多,而且其中任何一道工序、环节或行为细节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2)电力建设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如土建工程、电气安装工程、设备调试工程等,专业性强。
(3)电力工程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人员数量多、大型机械使用多、交叉作业多、用电多、易燃易爆的化工用品多,因而存在多处事故引发点,使控制难点增多、难度增大。
(4)电力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电力工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2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子系统,施工安全管理根据PDCA循环模式的运行方式,以“逐步提高,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系统地实现安全管理的既定目标。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完善的和自我调整的管理系统。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以下五点。
(1)建立施工安全管理,能使劳动者获得安全与健康的保证,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安全、文明的基本标志。
(2)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改善企业现阶段的一些不良现状,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适当、安全生产状况不佳等。
(3)施工安全管理对企业环境的安全卫生状况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限定,从而使企业必须根据安全管理标准实施管理,才能促进工作环境卫生达到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
(4)实施施工安全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尽快改变安全卫生落后的状况,从根本上调整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机制,改善劳动者的安全卫生条件,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5)推行施工安全管理,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需要。
3加强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应采取的几种措施建议
3.1提高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最根本要求,也是电力施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电力企业处于改革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地位将更加突出,如果失去安全生产基础的支持,项目效益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安全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石,是项目效益的前提。因此,每一位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中,都要正确处理好项目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3.2.1提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要提高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可通过强化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来提高。通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规章制度而获得管理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特别要重点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企业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3.2.2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所有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及技能教育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不违章作业。对项目生产管理人员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能正确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3.2.3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三级安全监督网络
对安全监督实行标准化管理,按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改进三个环节的要求,完善各级安监人员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加大对生产流程的监督,严格监督执行“两票”作业,督促现场施工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施工现场配置满足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隐患,不断完善和规范安全防护设施,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3.2.4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制定好到位标准。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各单位和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管理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要加强监督和考核,对管理失职的情况要按责任和协议要求追究违章、违约责任,从而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3.2.5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加强施工危险点分析,开展危险源调查,制定危险点清单。在此基础上制定危险点预控措施,通过消除、隔离、疏导等方法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发生。加大重大危险整改消除力度,对重点项目、重点部进行重点监控,做到隐患不消除、问题不解决决不放过。制定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反事故演习,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
3.3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3.3.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因为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操作技能或技术素质差、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等因素造成。因此,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使之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按安全工作规程办事,逐步培养他们遵章作业的良好习惯,营造习惯性遵章的氛围。
3.3.2要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类安全工器具、起重工器具的检查、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安全预防性试验,有效控制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3.3.3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杜绝安全管理漏洞
现场施工人员及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善于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现行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性评价,查找安全薄弱环节,并及时补充完善,堵塞漏洞,对重大危险源要进行重点控制,务必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人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及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技术手段逐渐有了新的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实力的增强,可以采用更先进、更安全的设施、设备;另一方面,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有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问题。综上所述,我们应根据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看成一个系统,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好工程建设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关系,将安全管理提高到更高的程度,从而确保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何刚.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fJl.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9.
[2]梁枫.论述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1,9.
[3]杨克明,胡志贤.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7.
论文作者:夏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作业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