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_徐静,张佳

徐静 张佳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摘要】 目的:对颅内出血新生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患儿生存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100例颅内出血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基础上,再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共计8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共计18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并且观察组患儿第一周和第二周的NBNA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颅内出血新生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帮助患儿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新生儿;颅内出血;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324-02

新生儿颅内出血属于临床上比较普遍的疾病,该疾病会对患儿的运动功能以及生长发育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以及临床护理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通常对颅内出血新生患儿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虽然对患儿的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颅内出血新生患儿生存质量的提高效果不是很显著,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颅内出血新生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100例颅内出血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研究护理干预对颅内出血新生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详细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100例颅内出血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对全部患儿进行头部B超检查和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儿均确诊为颅内出血。观察组中,26例男,24例女,患儿的年龄在13天至26天之间;对照组中,25例男,25例女,患儿的年龄在14天至27天之间;两组颅内出血新生患儿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儿的互利基础上,再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如下。

体位护理:医护人员需为患儿采取头高脚低的体位进行休息,并为患儿维持休息体位,此外,还需为患儿保持病房缓解的干净清洁;在对患儿进行抢救治疗的过程中,动作需轻柔迅速[1]。

呼吸通畅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无法表达不适感,为了预防患儿的呼吸道受到鼻腔分泌物的堵塞,医护人员需及时将患儿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清除,使患儿保持安睡状态或者安静状态,从而减轻患儿的颅内出血程度。

纠正缺氧护理:为了确保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医护人员需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实时监测,一遍及时对患儿进行有效的缺氧纠正;再对患儿纠正缺氧的时候,需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给氧浓度以及给氧流量,避免发生氧中毒现象。

体温监测护理:医护人员需定期对患儿的体温进行测量,使患儿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患儿出现高热症状,应该及时告知医生,并且遵医嘱对患儿进行对症处理;同时还需密切的观察患儿是否有异常表现,譬如四肢抽搐、惊厥等等,如果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则立即需要为患儿空竹颅内出血症状,降低颅内出血对患儿脑部的刺激,并且适当的为患儿进行颅内减压[2]。

饮食护理:为了促进患儿的脑功能恢复,在颅内出血期间,患儿应该禁食或者延迟喝奶时间,以免患儿在进行用力吮吸动作的时候,加重颅内出血症状;因此,在患儿颅内出血期间,可通过静脉输液为患儿供给营养;待患儿的病情稳定之后,才逐渐恢复喂奶,在恢复喂奶的时候,需遵循少量多次的喂奶方式,防止患儿出现吐奶现象[3]。

并发症护理:为了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医护人员需在患儿的颅内出血症状得到控制之后,给予患儿胞磷胆碱进行治疗,治疗失常两周,并且每隔一周对患儿进行一次行为能力测定(NBNA)。

1.3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于第一周、第二周对患儿进行NBNA测试,NBNA测评总分为40分,35分以上的视为不合格,35分一下的视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共计8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共计18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并且观察组患儿第一周和第二周的NBNA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见表格1和表格2。

3.讨论

颅内出血新生患儿记忆在治疗期间出现惊厥、呼吸暂停、高热、高热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到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患儿的并发症进行干预,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来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颅内出血新生患儿的生存质量。为了研究护理干预对颅内出血新生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笔者选取本院近两年接治的100例颅内出血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共计8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共计18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并且观察组患儿第一周和第二周的NBNA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由此可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颅内出血新生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帮助患儿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表1 两组颅内出血新生患儿的比法证比较

【参考文献】

[1]欧九娣,张程赪.临床药物护理干预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维持治疗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08):1246-1247.

[2]孙波澜,张敏旗,彭南妮.双胎试管婴儿早期干预对脑瘫防治效果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408-409.

[3]柴清琰,林来英,周小娟.新生儿窒息急救护理干预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07):76-78.

论文作者:徐静,张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_徐静,张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