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论文_刘润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论文_刘润成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刘润成 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截河小学 733000

书面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人人用得着的重要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所着力培养的一项语文素养。但时至今日,作文教学问题颇多,学生的作文能力也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作文时,怎样才能让学生乐意写作,写出真实的优秀习作?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了几点心得,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激发习作兴趣,培植习作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作文课,老师要做的就是捕捉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调动起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而现实中每当上作文课,老师们还是担心:上什么呢?什么内容孩子们感兴趣?又有什么内容可写?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对动画片感兴趣,在孩子们的谈话中时不时会听到可爱的卡通形象的名字。但是,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还得注意,不能是孩子们太熟悉的,这样往往会使学生失去一种新鲜感,失去想象的空间;也不可以是太陌生的,但一定要有趣,因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起他们的兴趣,而且这份兴趣可以延续,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有东西可写。因此,老师在课后要寻找资料,寻找能够吸引人、情节有趣的故事,在作文课上通过多种手段传播给学生,让他们用投入和笑声来感受小故事带给他们的感触与热情,顺利地将每个孩子带进作文课堂,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故事的人物以及故事的内容会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成功的作文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性写作,而是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写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发现丰富习作内容。目前,小学生习作仍存在千人一面的情况,表现在:写老师总是加班加点、带病工作;写好事总是拾钱包找失主、扶盲人过马路;写闹钟总是联系爱惜时间;写活动总是不忘好好学习……究其原因,从教师方面说,和教师的导向或命题有直接关系,总让学生写难忘的人、有意义的事,脱离学生生活,学生只好胡编乱造;从学生方面说,要么生活单调,要么缺少发现。所以学生习作首先遇到的,也是比较难解决的作文内容,是写什么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留心身边的人和物,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拨动创作的情丝。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瞬息万变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素材。只要我们处处留心、时时观察,还会担心无话可说吗?

老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拥抱生活、感受生活,从而有感而发。春天,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感受春风的和煦,感受春光的明媚,感受春雨的细腻;夏天,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夏日的炽烈,感受树木的葱郁,感受热浪的蒸腾;秋天,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带领学生滑冰、玩雪,得到放松身心的愉悦。春的活力、夏的热烈、秋的充实、冬的静谧,四季的特色就是四季的赞歌,四季的风景就是四季的乐章,只要细心发现,处处是美,处处是文。要使学生争做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做留心周围事物的有心人。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让学生接触自然,走进生活,通过资料或现代媒体,丰富他们的阅历,增长见识,储存习作资料。

三、引导学生涉猎各类书籍,增加文化和语言储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书籍的海洋相比,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真可谓凤毛麟角。学生要形成较强的读写能力,靠课内学习,更靠课外读写。引导学生爱读书、善读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激发学生读书、藏书的兴趣,使他们渐渐学会通过广泛浏览,增长见识,增加语言储备、书读得多了,如果再渐渐养成随手摘录、写点儿心得体会的好习惯,势必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有比较丰厚的文化和语言储备。这样,学生写出的习作还会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缺少个人的思想和个性化语言吗?多读书,善读书,重视语言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

四、分学段有所侧重,抓基础整体推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称谓。从小学生会写字开始,鼓励他们写话,不限字数,不拘内容,一两句也行,三五句更好。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或者图画代替。小学生一旦会写话了,老师表扬,家长夸奖,自己也很得意,于是读了课文有感而发就写,经历了高兴的、难忘的事就写,触景生情就写,只要有想说、想记的话就写……这样学生还会觉得习作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吗?作文还会冥思苦想硬“作”吗?

五、加强课堂交流,积极赞扬学生。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是评价孩子、让孩子保持那份热情又升华写作技巧与写作兴趣的又一有效的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把握好这一点,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有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语文素养的差异、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差异,还有学生个性特点的差异等。我们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时,必须顾及到这些差异。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要抓住每一个可以给学生表扬和鼓励的机会,善待每一篇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在作文上给学生松绑,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学生就会用充满童心童趣童语的习作,还我们一个个惊喜!

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反复思索,才能让这门艺术少一点缺陷与遗憾,多一份成功与喜悦。

论文作者:刘润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论文_刘润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