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论文_王平

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论文_王平

摘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如何探讨以家园互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索培养与提高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与组织方式,以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现状;有效策略

引言

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有效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同时要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再以言传身教。只有这样,才能让培养幼儿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成为现实,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1、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新时期,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打破过去那种过分注重应试教育、重视文化课成绩的旧的教育理念,从德、智、体、美等方方面面入手,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对于小班幼儿而言,首先要培养幼儿独立的意识与能力。小班幼儿年龄小,有的教师担心发生意外,对幼儿严格管束,很多事都是教师大包大揽,幼儿很少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家庭中,尤其是在独生子家庭,家长将幼儿视作掌上明珠,为幼儿做好了所有事,将幼儿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使得幼儿对家长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心理,难以应对小小的挫折。家长、教师要从幼儿的长远发展考虑,孩子年幼的时候,会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大部分师长都会快速的满足幼儿的需要。长此以往会误导幼儿,使他们认为哭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师长也会步入满足幼儿所有需要就是爱幼儿的误区。幼儿迟早要自己面对挫折,师长也不可能保护幼儿一辈子,因此,师长要放开手,做好引导工作,在不发生意外的前提下,给幼儿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动手机会。还要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只需要告诉幼儿什么不可以做,给幼儿留出能够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培养幼儿独立的人格,而这在幼儿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将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

通过调查和平时在幼儿园对幼儿的观察,我们发现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差,大部分幼儿不会自己穿衣裤、小便后不会提裤子、大便后不会擦屁股、玩完玩具后不会整理、入园和离园都要大人抱,特别是吃饭时,有的幼儿几乎没有吃饭的意识,坐在那发呆,用手抓饭或玩调羹是常态,仿佛不知道吃饭是他们的事,等着老师去喂,且在家吃饭也全是靠家长喂;还有部分幼儿在园处处能干不挑食,但在家却挑三拣四,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来等。在家在园完全不同表现。其实,幼儿自理能力差的根源不在幼儿,而在于家长对幼儿有很多不舍,认为事事都替孩子做好、照顾周到就是对孩子的关爱,致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很好的把握。在幼儿园也有老师包办的,比如:由于有些幼儿吃饭慢,而影响下面的活动开展时,我们往往会赶快给幼儿喂饭,久而久之,幼儿也就依赖老师。作为父母,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老师,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更要与家庭密切合作,达到教育一致,共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3、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3.1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携手共同合作才能让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幼儿园与家庭应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献计献策,以全新的现代幼儿教育观教育幼儿,家长应配合幼儿园共同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幼儿园应多与家长沟通、协调,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共同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策略去着力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掌握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去掌握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具体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召开家长会,让家长知道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会上可以让家长们展开科学合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讨论,共同制定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标、措施。家长会上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等让家长围绕着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展开讨论,展开交流,让家长们形成共识:必须重视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2)进行个别指导。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制约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如有的家长本身生活观念浅薄,做事没有规律没有条理等,教师应加强这类家长及其子女生活自理能力的强化训练,以进一步培养这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3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幼儿做指导

小班的幼儿虽然身心发展不成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但他们是可以模仿教师或者家长的行为的,通过这种不断地模仿,进而内化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在开展相关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学活动时,要亲力亲为,多给幼儿做示范,比如怎么才能洗干净手,怎么自己穿衣服等。同时教师要多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反馈他们的疑惑,还可以请幼儿上台模仿,指出他们的不足。幼儿的动作是否恰当与教师自身的示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在示范时一定要认真,可以多角度示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在示范完以后,就让幼儿们进行实践操作,而教师就可以在一旁加以指导和纠正。

3.4将生活技能的培养与儿歌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听歌曲和练习歌曲,我们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将生活技能的培养与儿歌相结合。比如,幼儿园老师创编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儿歌:“排好队,往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抹一抹,自来水冲一冲,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一起拍拍手。”通过儿歌的方式将生活技能渗透到教育中,幼儿不仅学会了儿歌,也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轻松学会生活技能。

3.5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都喜欢被夸奖,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对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及时的表扬。有时一句鼓励的话能让幼儿开心一整天。对于还需努力的幼儿,教师也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其不要灰心,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这种积极的方法不会打击幼儿的自信心,是他们下一次做得更好的动力,使幼儿在自信和鼓励中增长自理能力。

3.6生活自理能力与游戏活动相结合

游戏中边说话边玩是小班幼儿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创设游戏环境,开发能吸引幼儿的游戏活动,借此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比如我们可以举办给娃娃穿衣服和打扮的活动,让小班幼儿给娃娃洗脸和穿衣服等,培养幼儿生活技能。或者开展一些如叠衣服、穿鞋子的比赛类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

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幼儿园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感到由衷的高兴,也是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坚定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念。

参考文献

[1]杨儒花.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11-12.

[2]蔡锋锋.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6):12.

[3]喻莉莉.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02):48-49.

[4]陈爱枫.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初探[J].新课程(综合版),2018(01):105.

[5]马燕.小班幼教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7(20):203.

论文作者:王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论文_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