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动态观察

牙周病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动态观察

张冬梅[1]2003年在《牙周病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动态观察》文中提出目的 本实验设计通用引物扩增龈下菌斑全细菌16S rDNA片段,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得到龈下菌群DNA图谱,动态观察龈下细菌治疗前后在口腔内定植的变化,为牙周病病因学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标本选择:龈下菌斑取自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病门诊成人牙周炎患者。实验对象选择年龄在30-55周岁之间、探诊深度3-6毫米、无全身系统疾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近两个月未服用任何抗生素和甾体类药物者,共26例。 2.治疗随访计划:患者首次就诊,以治疗前牙周状态为基线,取龈下菌斑;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牙齿松动度和牙槽骨吸收度,测量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进行全口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嘱患者口服甲硝唑(200mg,TID)7天。治疗后一周、一个月和叁个月时复查,取龈下菌斑,记录牙周临床指标。 3.标本采集:刮匙法。每个实验对象选取探诊深度在3-6mm之间的一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龈下刮治器刮取牙周袋的近中、远中、颊侧牙根面和软组织面各一下,置入含0.5ml无菌PBS溶液的Eppendorf管中,-70℃深冻冰箱保存。 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1.0软件分析牙周临床指标在治疗前后是否有差异及相关性。 5.龈下菌斑D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酚-氯仿法提取龈下菌斑全细菌 DNA,溶于 60 pl h。取 5 gi测量 DNA纯度及浓度,其余置一20℃冰箱保存。紫外分光光度仪分别测量260urn和280urn处吸光度值及比值。比值界于1.7-2.0之间,表示DNA纯度较好。按公式:DNA浓度(p砂…)=(A删 x 50 x稀释倍数*1000,对DNA进行定量分析。 6.PCR扩增:165 rDNA通用引物扩增全细菌 16s rDNA序列。设计含GC夹的引物,使扩增后的PCR产物在浓度递增的变性梯度凝胶中始终保持分叉状结构。豆%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7.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观察龈下菌群DNA图谱。 7.1 垂直DGGE:制备0-100%垂直变性梯度凝胶,检测最适解链条件门变性浓度人 7.2 平行DGGE:根据垂直DGGE检测到的解链区域变性浓度,制备相应变性范围的平行梯度凝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龈下菌群DNA图谱。 7.3 选择特异条带进行切胶、测序分析:选择治疗后减弱J失的两个DNA条带和治疗后新出现的两个条带,切胶、回收、克隆、纯化、测序。 结 果 二.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 1.126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牙周临床指标均有下降。统计学分析表明 PllJOP、PD和牙齿松动度在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仔<o.0U。牙槽骨吸收度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龈下全细菌DNA浓度有下降趋势,这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Speannan相关分析表明BOP与PD具有重度正相关关 ·2·系h二O.71o,P<0.01人随着*D的降低,BOP指数减少;牙齿松动度与牙槽骨吸收度和 PD呈中重度正相关关系卜二 0.630刀.526,P<o.01人随着牙槽骨吸收度和PD的减少,牙齿松动度降低。 2.DGGE图像分析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成功地得到龈下菌群DNA图谱,可动态观察龈下菌群在基础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后一个月DNA图谱变化明显,新带出现;治疗后叁个月与治疗前在一定程度上相似。 3.测序结果 选取治疗前明显、治疗后减弱、消失的两个DNA条带,切胶、回收、克隆、纯化、测序。测序结果经GenBank的BLAST分析,表明它们的碱基序列与牙龈叶琳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nglis,Pg)的 16s rDNA序列片段有98%和99%的同源性;选择治疗后新出现的两个条带同上处理,结果表明它们的碱基序列与叶琳菌属 od clone cd34(po叩岭romonas sp.oral clone cM34)有99畅的同源性。 结 论 1.成人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和探诊深度在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瞩<0.01人牙槽骨吸收度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2.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BOP与PD具有重度正相关关系(r=o.*0,P<o.01),随着*D的降低,*OP指数减少;牙齿松动度与牙槽骨吸收度和 PD呈中重度正相关关系卜一0.630刀.526,P<0.01L随着牙槽骨吸收度和*D的减少,牙齿松动度降低。 3.龈下菌斑DNA浓度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3·表明治疗后龈下菌群量无明显变化。DGGE胶的龈下菌群DNA图谱显示,治疗后龈下细菌种类和比例发生改变,即龈下菌群构成比发生变化。 4.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 Pg是成人牙周炎重要可疑致病菌,治疗前大量的存在于龈下菌斑,治疗后分布减少,甚至检测不到。 5.DGGE成功地得到龈下菌群DNA图谱,可以动态观察龈下菌群组成变化?

张冬梅, 潘亚萍, 宫立国[2]2006年在《牙周病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的动态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动态观察龈下细菌治疗前后在口腔内定植的变化,为牙周病病因学研究和治疗方案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同一位点的龈下菌斑,测量牙周探诊深度,提DNA,测浓度。扩增全细菌16S rRNA基因片段,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选择特异性的DNA条带,回收、测序。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治疗后消失的两个DNA条带与牙龈卟啉单胞菌有98%和99%的同源性;治疗后新出现的两个DNA条带与卟啉菌属的一种有99%的同源性。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是慢性牙周炎的重要可疑致病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适用于分析大量微生物标本分布和类型。

周彦玢, 束蓉, 刘大力[3]2012年在《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方法观察比较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微生态的总体变化,为临床诊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时的临床指标变化,并采集治疗前后同一位点的龈下菌斑,提取总DNA,扩增不同的16S rDNA片段,DGGE分离,硝酸银染色,对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出聚类树形图。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与基线相比,牙周状况均明显改善。基线和治疗后6周时,2个区间的DNA片段的条带数目无显着差异。通过聚类分析,证实同一患者基线时和基础治疗后6周时的龈下菌群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且不同的DNA片段所得到的条带图谱聚类树形图存在类似结果。结论:同一患者在基础治疗后形成的龈下菌群有类似于治疗前水平的趋势。DGGE能够观察龈下菌群的组成变化,适用于分析大量微生物标本的结构改变。

束蓉, 周彦玢, 刘大力, 李云鹏, 李超伦[4]2011年在《DGGE法评价牙周袋深度的变化对龈下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分析经牙周基础治疗使牙周袋变浅后龈下微生物种类的变化。方法选取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患者1和患者2),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8周和1年时,采集同一位点的龈下菌斑,提取菌斑总DNA,PCR扩增16S rDNA的V3~V5区片段,DGGE分离获得条带图谱;计算条带数目和相似度,并对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患者1治疗后牙周袋探诊深度明显变浅,达到≤3 mm的正常水平;患者2治疗后牙周袋探诊深度变浅,但仍≥5 mm。治疗前后2例患者DGGE条带数目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各时间点的DGGE条带与基线分别保持48.14%~57.8%和63.70~72.35%的相似度。牙周治疗各阶段菌群聚类特征分析显示:牙周基础治疗后6周时,菌群聚类特征与基线相比变化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再变化。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虽然牙周探诊深度变浅,但牙周微生物可能已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再定植。

谢志刚[5]2004年在《牙种植体周围组织不同状态下的微生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是种植体周龈下微生态体系中关键的一个生态因子,龈沟液为宿主和微生物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场所。研究表明,种植体的晚期失败与其周围组织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微生物在炎症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对种植体周微生物的研究多集中在失败种植体周可疑致病菌的检测上,对于有炎症但尚未失败的种植体,其周围龈下菌群的构成以及治疗后如何变化,这方面的报道较少。另一方面,在炎症细胞信号传递的过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参与了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但它在种植体周龈沟液中如何表达、与种植体周致病菌如何相互作用等,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本课题通过研究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与种植体周有益菌和致病菌菌群失调的关系,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种植体周围组织有炎症的龈沟液中的表达及其与种植体周致病菌的关系,来探索早期诊断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的途径。 本研究采用细菌培养技术、微量生化实验和PCR技术对植入时间在两年以上的种植体进行龈下菌群构成的分析,并研究种植体周不同袋深度和不同种植体类型对龈下细菌的定植和构成的影响;以及研究

林敬波[6]2017年在《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口腔正畸治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牙周病基础治疗及联合正畸治疗前后相关牙周健康指数的变化,以及正畸治疗在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大庆油田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因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患者66例,首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组织稳定后行正畸治疗,观察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及联合正畸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位点百分比、临床附着丧失、临床牙冠长度、牙根长度和不同区域牙槽骨密度变化;观察联合正畸治疗前后上下颌骨密度变化;观察联合正畸治疗前后患牙矫正情况,包括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牙合(?)及前牙覆盖变化情况;测量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中颌骨和牙间的关系,分析角度差值并统计分析。结果:1、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组,可以减小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位点百分比明显小于治疗前;临床附着丧失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显着(P<0. 01);临床牙冠长度变短;牙根长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 05);牙槽嵴顶和根尖区牙槽骨密度均比治疗前明显增加。2、联合正畸治疗组,经治疗后探诊深度进一步减小,与治疗前比差异显着(P<0. 01);探诊出血位点百分比进一步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 01);临床附着丧失与正畸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临床牙冠长度进一步变短,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 05);牙根长度与治疗前比较,也无明显变化(P>0.05);牙槽嵴顶和根尖区牙槽骨密度均显着增加,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 下颌骨密度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 01),且下颌骨密度增加更为明显;所有患者前牙均恢复至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牙周袋变浅,牙周状况得到改善,出血指数明显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有6例患者切牙散在间隙,占18.75%;正畸治疗后,U1-APg明显变小,AB-NPg、U1-L1及NPg-FH明显变大,患者唇倾及下颔后缩现象得到明显改善,MP-FH、OP-FH及L1-0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先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牙周炎症,牙周组织稳定后行正畸治疗,患者前牙移位现象可以得到明显矫正,为临床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口腔正畸治疗提供了治疗依据。

马丽娟[7]2018年在《兔PI动物模型建立及龈下优势菌群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建立兔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探讨模型建立方法及提供动物实验基础;动态监测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指标及检测龈下优势菌群,了解种植体周围炎优势菌群的丰度,为后续药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靶向指导用药作用。【方法】微创拔除7只日本大耳白兔下颌前牙,每只即刻植入2枚种植体,上穿龈基台,4周后,丝线拴结于基台颈部,诱导菌斑沉积,定期通过临床指标观察、X线片拍摄及Micro-CT扫描,观察模型建立情况。术前、造模时、术后月余,分别采集种植体龈沟液,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分析各阶段菌群丰度,为种植体周围炎的保守治疗提供药物靶向治疗指导。【结果】1.兔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分别观察即刻植入、丝线拴结0、2、4周结果,可见大量菌斑附着,牙龈红肿,探诊深度加深;X线及Micro-CT扫描示种植体周围骨质呈“V”型吸收,种植体螺纹呈不同程度暴露。2.兔动物模型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各阶段种植体周围微生物菌群丰度发生变化。健康的种植体周围微生物主要是:变形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而种植体周围炎微生物主要是:梭杆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及放线菌门等。【结论】利用日本大耳白兔行即刻种植、丝线拴结于基台颈部月余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成功,为临床快速建模及种植体周围炎动物实验研究提供有效依据。通过种植体周围微生物菌群的监测,发现各阶段微生物菌群丰度具有差异性,即每一段都有其优势菌群作用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探究明确种植体周围炎优势菌种有利于为临床上药物靶向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高种植体的使用年限。

潘春玲, 赵海礁, 宋佳, 孙尚敏, 常春荣[8]2017年在《西地碘含片联合透明质酸凝胶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西地碘含片联合透明质酸凝胶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就诊的60例临床诊断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用药组每次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袋内置入腔治捷透明质酸凝胶并嘱患者使用西地碘含片,对照组每次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袋内置入1%碘甘油。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和牙齿松动度(T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PD、AL和TM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BI、PD、AL和TM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碘含片联合腔治捷是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安全有效的局部辅助治疗药物。

钟德钰, 杨美薷, 吴琦, 王伯瑶[9]1997年在《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认为对18例中、重度成年型牙周病患者的40颗患牙,在牙周探诊5mm以上的牙周袋内放置防御素药线一根(含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8μg),4d后取出,实验为期11d。观察用药前后龈下微生物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防御素在牙周袋内保持3d后,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明显改善(P<0.05),龈下菌斑的菌细胞密度降低;同时,球菌的相对比例升高,螺旋体和杆菌的相对比例降低(P<0.05),并能维持到实验结束。本实验结果提示防御素在牙周袋内应用,不仅能降低细菌的数量,还能使龈下菌群的组成向牙周健康部位的菌群组成转化。

孙英媛[10]2016年在《基于体素配准CBCT对比分析固定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病正畸中对牙槽骨改建规律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牙唇向展开、伸长,影响成人牙周病患者的美观及功能,而这往往是成人患者到正畸科就诊的主诉要求。目前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认可。通过正畸治疗排齐拥挤错乱的牙齿,利于控制菌斑及消除咬合干扰,改善患者的美观及功能,防止牙周支持组织的进一步破坏。固定矫治技术在牙周病正畸中应用较为成熟,但患者若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维护,引发牙周炎症无疑会加速牙周支持组织的进一步丧失。随着热压膜材料的发展及矫治技术的进步,牙周病正畸在隐形矫治领域已不再是禁忌症。也因其美观舒适,倍受成人患者的青睐。国内外学者也报道过诸多成功病例。然而对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的患牙施加正畸力,牙槽骨如何改建,两种矫治器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有何异同,国内外鲜有报道。本研究首次尝试采用基于体素的归一化互信息配准方法,通过叁维体素配准CBCT评估固定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正畸中对牙槽骨改建的异同。实验目的本研究拟选用牙周病中最常见的前牙唇向展开伸长,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的成人牙周病患者,分别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压低内收前牙,运用体素配准CBCT定量分析正畸治疗后病理性移位的前牙压入内收效果及牙槽骨的叁维变化,对比两种矫治器的牙槽骨改建规律的异同。探索适宜的牙齿移动规律。为正畸医师和牙周病患者选择适宜的矫治器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2015年于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前牙唇向展开的成人牙周病患者12名(22-40岁,女性),其中分别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前牙进行压入内收。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两组患者各6名,样本量均为48颗患牙。治疗前后在同一条件下拍摄cbct,对治疗前后的cbct图像进行体素重迭后,建立两个测量参考平面:pp平面(前鼻嵴(ans)点与后鼻嵴点(pns)连线的平面)和pl平面(过ans垂直于pp平面),测量根尖及切缘中点位置和轴倾度的变化、牙槽骨高度的变化以及牙槽骨密度的变化。并分析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变化的异同。治疗中密切监控牙周状况,由同一名经过牙周科专科培训的研究生每叁个月(平均3±1个月)重新评估牙周状态,记录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退缩情况(cal)、牙龈出血情况(bop)等。将正畸开始前(t0)、排齐整平后(t1,10±2个月)、压入内收后(t2)叁个阶段的牙周指数纳入本研究。结果1.固定矫治器组治疗后,上下前牙平均压入0.66±0.24mm(p<0.05)。上下颌切缘中点及根尖点至pl平面的距离均减小(p<0.05),上下前牙的轴倾度均减小(p<0.05)。上下颌前牙平均牙槽骨高度增加0.37±0.24mm(p<0.05),唇侧及近远中牙槽骨高度均增加(p<0.05)。治疗后上下颌各测量区域的密度均降低,在牙槽嵴顶及根尖区唇舌侧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隐形矫治器组治疗后,上下前牙平均压入0.83±0.43mm(p<0.05)。上下颌切缘中点至pl平面的距离均减小(p<0.05),根尖点至pl平面的距离增大(p<0.05)。上下前牙的轴倾度均减小(p<0.05)。上下颌前牙平均牙槽骨高度增加0.41±0.15mm(p<0.05),唇舌侧及近远中牙槽骨高度均增加(p<0.05)。治疗后上下颌各测量区域的密度均降低,在牙槽嵴顶的舌侧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固定矫治器组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相比,根尖和切缘中点到pp平面的距离及切缘中点到pl平面的距离两组均减小,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根尖到pl平面的距离,固定组减小,隐形组增大(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前牙轴倾度均减小(p<0.05)。4.固定矫治器组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T1与基线T0相比,牙周袋深度和牙龈退缩程度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T2与基线T0相比,牙周袋深度和牙龈退缩程度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固定矫治器组出血指数(BOP)T0期19%,T1期12%,T2期6%,隐形矫治器组T0期16%,T1期8%,T2期4%。两组治疗后出血指数得到改善。结论1.固定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牙周病正畸,均能压入内收伸长移位的前牙,前牙轴倾度均得到改善。隐形矫治器Power ridge的使用,更易控制转矩,前牙倾向于整体移动。2.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牙周病正畸,治疗后牙槽骨高度均增加。3.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结束时前牙区唇舌侧牙槽骨密度降低。4.固定矫治器组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治疗后牙周袋探诊深度及牙龈退缩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经过正畸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均能改善牙周出血指数。

参考文献:

[1]. 牙周病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动态观察[D]. 张冬梅. 中国医科大学. 2003

[2]. 牙周病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的动态观察[J]. 张冬梅, 潘亚萍, 宫立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6

[3].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的变化[J]. 周彦玢, 束蓉, 刘大力. 上海口腔医学. 2012

[4]. DGGE法评价牙周袋深度的变化对龈下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束蓉, 周彦玢, 刘大力, 李云鹏, 李超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 牙种植体周围组织不同状态下的微生态的研究[D]. 谢志刚. 四川大学. 2004

[6]. 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口腔正畸治疗分析[D]. 林敬波. 佳木斯大学. 2017

[7]. 兔PI动物模型建立及龈下优势菌群动态分析[D]. 马丽娟. 兰州大学. 2018

[8]. 西地碘含片联合透明质酸凝胶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 潘春玲, 赵海礁, 宋佳, 孙尚敏, 常春荣.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

[9]. 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J]. 钟德钰, 杨美薷, 吴琦, 王伯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7

[10]. 基于体素配准CBCT对比分析固定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病正畸中对牙槽骨改建规律的影响[D]. 孙英媛. 首都医科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牙周病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群动态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