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护理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论文_黄茂芳

艾滋病护理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论文_黄茂芳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笔者在感染科从事护理工作多年,主要护理一些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一类疾病的患者,接触的病人大部分是患传染病的病人,其中艾滋病患者不少,在护理艾滋病患者时存在很大风险,这就要小心谨慎保护好自身的安全,防止感染艾滋病病毒。现根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浅谈一下艾滋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的措施,目的是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减少此类危害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艾滋病;危险因素;安全防护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三条:性、血液、母婴,而三个传播途径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排出、存活、进入、足量才会被感染。作为一名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在艾滋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免不了会遇到许多危险因素,危害自身健康。所以在艾滋病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认识艾滋病存在的危险因素,只有充分认识艾滋病存在的危险因素才能进行有效的防护,才能降低对护士的自身伤害。现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艾滋病护理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作如下介绍:

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1 性传播

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是直接传染,也可以是间接传染,性传播不一定指生殖器性交,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等。

1.2 血液传播

艾滋病血液传播是被感染艾滋病几率最高的一种传播方式。血液传播包括: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④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1.3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2 艾滋病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2.1 利器刺伤危险

医务人员接触的利器刺包括注射器针头、输液针头、缝合针、玻璃碎片等。如果被携带艾滋病毒利器刺伤自己,就有可能被感染上艾滋病。在处理用过的医疗器械时一样要很小心,不能乱丢乱放,要严格按照要求处理,以免自己或别人刮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伤口感染危险

护士是战斗在临床第一线人数最多的群体,每天都要接触一些患者的体液、血液和被污染的利器。当护理人员的手部有破损,护理艾滋病患者时或者在抢救艾滋病患者时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如果这些携带有艾滋病毒的液体溅到受伤的皮肤和伤口上,这样被感染的几率就很高了。另外,这些体液和血液一旦溅到眼睛、鼻子和口腔也会被感染。

2.3 暴力行为危险

目前医患关系日渐紧张,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暴力行为。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护理人员护理时有可能出现心理波动,对护理人员进行辱骂和攻击,很容易会被艾滋病患者打伤,这种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对医护人员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在受到患者暴力攻击时,很难避免被注射器针头、输液针头、缝合针、玻璃碎片等刺伤或刮伤,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也有可能溅到眼睛、鼻子和口腔等粘膜。

3 艾滋病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防护

3.1 操作前后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每次操作前都要按要求洗手,洗完手带上手、口罩、面罩、护目镜和隔离衣,操作结束要用消毒剂洗手。只要操作前后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就能大大降低患者体液、血液通过接触破损皮肤和粘膜感染的危险。

3.2 及时处理利器损伤

被艾滋病患者的血或分泌物污染的利器刺伤后,应该按以下程序处理伤口:第一步,局部处理(立即实行),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马上从近心端到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流水进行冲洗。伤口冲洗后,用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第二步,评估HIV暴露源(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物品)和伤口。第三步,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第四步,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损伤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3.3 增强安全意识

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和防止职业性损伤的发生。严格按照要求处理用过的医疗器械,不能乱丢乱放。工作中要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发生暴力行为要及时汇报主管领导并报警。同时,建立建全护士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身体,对发生职业损伤的护士及时报告主管部门,按要求治疗处理,加强高危科室的管理和高危人群的心理辅导,提高综合性防护能力。

3.4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自身应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法制和责任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强与患者沟通,规范护理行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成功的护患沟通,不仅能赢得双方的密切配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且能增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避免纠纷的发生和矛盾的激化,从而促进和谐、互动式的新型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总之,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护理艾滋病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更新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措施,才是预防危险因素的主要途径,才能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减少此类危害的发生。

作者简介:黄茂芳(1985—),女,大专,护理师,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论文作者:黄茂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艾滋病护理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论文_黄茂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