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赛事现存的问题——以太原国际马拉松为例论文_张哲

我国体育赛事现存的问题——以太原国际马拉松为例论文_张哲

(北京体育大学)

摘要: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自2010年办赛至今,在2019年6月4日太原国际马拉松赛被授予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称号,成为国内第11场金标赛事。但是在赛事整体策划、赛事服务以及运作水平中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本篇文章主要从太原国际马拉松所存在的问题出发,了解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发展与国内外老牌马拉松赛事存在的差距,旨在进一步探索其发展的前景,为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太原乃至山西省的全民健身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马拉松;问题

一、马拉松赛事发展概况

马拉松作为一项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运动,早在1981年,北京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奠定了马拉松赛事在我国传播的基础。随后的20年间,全国的马拉松赛事也仅有5场,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大众健身意识的增强,从2011年开始,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16年中国田径协会注册赛事达328场,2017年激增到了1102场的赛事规模,较2011年的22场相比,7年间,赛事数量增长了50倍;在赛事参与人数上,从2011年的40万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280万人次再到2017年逼近500万人次的大关,7年间,参赛人次增长了12.5倍。不仅如此,马拉松参与城市也在不断扩围,2017年我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马拉松之星火,现已成燎原之势。

二、关于太原国际马拉松

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是经亚田联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由中国田径协会、山西体育局、太原市政府主办,太原体育局承办的太原市最大的国际体育赛事,同时也是中国最顶级的马拉松赛事之一。截至2018年,组织过男子、女子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男子、女子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迷你马拉松(4.2195公里)、迷你亲子马拉松(4.2195公里)等六个比赛项目。自2010年9月举办第一届马拉松比赛至2019年9月已成功举办10届,累计吸引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0万人次参赛。

自2013年至2018年连续6年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金牌赛事,极大提高了太原的城市品位,现已成为展示太原市历史文化和城市形象的靓丽体育名片。2017年2月2日被国际田联认定为铜标赛事,2018年5月8日获得国际田联的认定,由铜标升级为银标赛事,太原国际马拉松正按着最高的效率稳步提升。在2019年6月4日太原国际马拉松赛被授予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称号,成为国内第11场金标赛事。

三、太原国际马拉松存在的问题

本篇文章这里我们只谈及太马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分为三个部分阐述,赛前存在的问题、赛中存在的问题和赛后存在的问题。

(一)赛前存在的问题

在赛前主要从赛事的赞助情况,赛事的赞助情况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赛事的物资、开发与营销能力。体育赛事顺利开展的主要经济来源归根结底离不开各类赞助商,马拉松赛事赞助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举办马拉松赛事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密不可分。太原国际马拉松所涉及的赞助商多达49,涵盖了饮食餐饮、媒体直播、保险、旅游接待等各个方面,但是赞助商中却无一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纯本土企业也仅有九牛牧业一家,这与国内外老牌马拉松赛事形成了鲜明对比。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在2018年最具赞助价值马拉松赛事中仅排23位,落后于中国金牌赛事的郑开国际马拉松14名,落后于中国金牌赛事的合肥国际马拉松6名,落后于中国A1赛事的长春国际马拉松2名,种种迹象表明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在赞助商方面已经落后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赛事质量低、选手水平不高、组织宣传不到位等因素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而从赛事赛事的奖金安排来看,在近9届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冠军成绩与奖金的关联性上,一些国外选手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来参加比赛,在比赛中重名次、轻成绩,致使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成绩一直处于国内中游水平,这正是其国际化程度低、特邀选手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赛中的问题

1、赛中交通问题

每年的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事期间都会进行封路,而马拉松的赛道路线起点为长风商务区(煤炭交易中心南门),终点也为长风商务区,途经长兴北街、滨河西路西道、祥云桥、山西省体育中心、滨河西路东道、祥云桥、滨河东路西道、滨河东路东道、长风桥、南内环桥、迎泽桥、漪汾桥、胜利桥,涉及到的大多多是交通的要点,所以每年的马拉松期间都会造成太原大面积的交通拥堵,给城市造成压力,另外到达赛事起点的路程拥堵,造成众多参赛选手来不及赶到,体验感下降。

2、赛事服务志愿者专业问题

据了解,太原国际马拉松的志愿者多为各个高校的学生,在培训还没有到位情况下安排在各个服务部分,如赛后放松,途中医疗点等,如果有突发意外情况,很容易造成损失,并且在赛事途中以及终点的路标设计也存在问题,部分跑者找不到出口,相关服务点。

3、赛事途中保障设施的缺乏

首先检录区形同虚设,ABCD分区跑友反应没有作用;全程包括起点厕所设置的比较少;能量补给站只有香蕉和葡萄干种类较少,能量胶和能量棒配额较少,有跑友反应20和25km处被拿空;医疗点安排距离较远,移动救助站数量较少,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差;途中垃圾桶的数量少,随处可见丢弃的垃圾,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较大。

4、赛事终点的管理较混乱

终点的问题主要是对奖牌的安排,初次安胡乱领取奖牌的事件,导致后面的跑者来到领奖处,奖牌已经发放完了,具反应半马的跑者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拿到完赛包及奖牌,给热情跑者的印象大打折扣。

(三)赛后的问题

赛后的问题从赛事结果来看,电视(网络)转播的受众较少,影响力有限;赛事的官方网站更新维护较差,众多跑友反应赛后在官方网站查询成绩不及时甚至卡崩的现象;赛事的营收也是很大的问题,为了办赛而办赛;另外就主要是环境问题,几万人的跑步,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在场地,赛道刚好处于交通要道,造成的城市交通拥堵,对赛事的形象宣传,城市的报道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赛事满意度。

四、关于太原国际马拉松小结

关于太原国际马拉松,本篇文章主要从赛事存在的问题角度去谈及的,赛事本身也是有值得赞颂的方面,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毕竟能短短几年成为双金赛事,必定有它竞争力的点。但是近几年出现的马拉松热确实应该值得去思考,一年上千场的马拉松,大大小小的赛事,部分城市为了办赛而办赛,为了赛事的评级而评级是不可取的。一千场的马拉松九百场模式是一样的,对城市起到的宣传作用可想而知,千城一面是现在城市办赛所面临的问题。城市管理者要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以全球视角来审视度势,发掘并利用新的资源,同时,也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认识和创造本地的资源,以发展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因此,城市依靠赛事来传播形象的工作发展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不同城市的形象承载着不同城市发展的精神价值,能够向人们凸显城市的独特魅力,城市政府部门通过融合不同传播渠道,创新构建出完善的城市形象传播系统,加强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结合本地的特色资源,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独特的原创赛事,贴近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希望城市管理者发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能够牢牢把握当今赛事结合城市传播发展的脉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力!

论文作者:张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我国体育赛事现存的问题——以太原国际马拉松为例论文_张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