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针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施工及检测维护进行分析,结合当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发展现状为根据,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存在的问题、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优化方法、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运行维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检测维护
通过科学计算可以发现: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同时,雷电击中杆塔的种类与绝缘子配置不变时,对输电线路抗雷击能力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通常为杆塔接地电阻值。其中杆塔接地电阻值经常受到环境因素、施工因素以及运行维护的影响,因此提高杆塔接地装置建设规划管控力度、提高杆塔接地装置检测维护能力,在第一时间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可以较好的对杆塔抗雷性进行提高,并降低雷击跳闸率,促进供电系统运行质量提升。
一、杆塔接地装置存在的问题
(一)接地体敷设存在问题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接地种类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感相对较弱,监督力度存在问题的影响下,导致接地体掩埋深度不符合相关规定,回填土不满足相关需求,在填土后没有使用相关设备进行夯实处理。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接地体与接地体间焊接不符合标准等众多问题导致接地体电阻相对较高。
(二)接地网设计存在问题
在土壤电阻率检测信息数据缺失以及对雷电现象活动掌握不足,致使规划设计使用的接地方法缺少相应的科学性,导致土壤电阻率较高区域接地体积相对较小接地电阻值较大,以及对雷电现象频繁发生区域杆塔接地电阻值规划较大。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河流、农耕用地等具有较强腐蚀性土壤接地体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对腐蚀性问题的分析,导致接地体受腐蚀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出现断裂现象,失去相应的作用。
(三)接地体等易腐蚀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经常在恶劣环境中进行相应的工作,致使其容易出现腐蚀现象。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腐蚀通常属于电化学腐蚀中的一种。这种腐蚀通常是根据原电源腐蚀作用产生相应的腐蚀现象。在腐蚀电池的影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逐渐出现腐蚀现象。腐蚀电池又分为腐蚀微电池与腐蚀宏电池,腐蚀微电池主要由接地装置中存的金属化学物质、金属成分、金属表面膜存在缺陷等组合而成,这也会由于接地装置的加工材料质量较差、敷设较为弯曲等因素导致的。腐蚀宏电池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接地体在埋设期间土壤的地质结构与氧气渗透率存在较大差距,致使盐浓差电池腐蚀与氧浓差电池腐蚀的产生。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通常为埋设接地装置土壤土质结构与回填土土质结构均匀性较差、埋设接地体不同所形成的。在接地装置出现腐蚀现象时,自身的碳钢组织出现松散、有效直径降低以及起层等现象,致使其导电性能逐渐下降,进一步提高了接地电阻值。
二、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优化方法
(一)确定接地装置种类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选择应由数量放射线接水平地体的种类决定。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区域可将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结合进行使用,在降低土地占用面积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防盗性。对于施工受到较强约束以及土壤电阻较高的区域,工作人员可对持续延伸接地体进行使用,这种接地体主要是根据线路在土壤中埋设相应数量的接地线,同时与附近的杆塔接地装置进行充分连接,将各杆塔进行有效的连接,这也是土壤电阻率较高区域主要使用的方法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优化接地安装
工作人员以政府相关责任部门的规章制度为基础,对混凝土杆塔安装避雷线支架、街地下引线与导线连接线。主要以爬梯为下引线的杆塔应对相应的接地下引线进行安装,对输电线路铁塔的避雷线,工作人员应安装相应的引流线。与此同时对连接部分的各种螺旋加设相应的垫片,降低螺旋松动现象的发生,对连接点经常出现的接触问题进行科学处理,降低接触电阻所产生的影响。
(三)提高接地装置防腐能力
接地装置的腐蚀问题对接地装置的使用时间有着严重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决,使用科学合理的防腐方法对接地装置的防腐能力进行提升。其中工作人员可从七方面进行入手:其一,使用Φ16圆钢为与接地体连接的引下线,在对连接板与引下线进行焊接时还应及时进行热镀锌处理。其二,对于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区域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地网的接地体截面进行提高,同时使用Φ16圆钢为接地体,在特殊环境中则应对热镀锌钢材料进行使用。其三,防止接地体焊接处虚焊等问题的出现,并以相关规定为依据使塔接长度符合相关需求,同时还应该对焊接处使用相应的防腐蚀方法。其四,回填土土质结构应具有较强的均匀性,不能存在杂质,并使用相关设备对回填土进行夯实,每30厘米进行一次夯实,提高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程度。其五,接地体埋设深度对腐蚀现象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埋设深度为0.4米时期腐蚀显现较为严重,埋设深度在0.9米时腐蚀现象则相对较轻,因此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接地网的埋设深度,使接地体埋设深度达到0.9米左右。其六,在实际施工期间不能对接地体的保护膜进行损坏,避免接地体受力现象的发生。其七,对于埋设深度为0.4米左右的引下线,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
三、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维护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通常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运行,致使其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因此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进行维护与保养。首先,对杆塔下引下线的完整性、接地装置各零件与连接板连接程度以及连接螺栓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在出现损坏时第一时间进行修护,在螺栓出现较强氧化现象时也应第一时间进行更换,使杆塔接地装置具有稳定的电气连接,降低接触电阻产生的各种影响。其次,检测接地体是否存在被破坏等现象。对于各开发区域中的输电线路,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与掌握接地体被开挖损坏情况,同时也应对其被雨水冲刷漏出地面的情况进行检测。再次,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时间,根据相关规定,普通输电线路5年进行一次测量,变电产附近2千米之内以及具有特殊性区域每年进行一次测量。为了提高对接地电阻变化的了解,对接地体腐蚀情况进行分析,工作人员应没两年对整各输电线路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一次接地电阻测量。其中还应根据环境的不同使用季节系数对测量的电阻进行换算。最后,每5年对接地体氧化情况进行随机开挖抽查,在结合氧化状况以及短路电流变化情况,对接地体断流电流热稳定情况进行审核,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接地装置检测与接地电路测量记录进行优化,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与掌握。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输电线路防雷方法具有较强的多样性,但其基础还属于接地,输电线路在具有各种防雷击设施时,其接地质量存在问题,那么防雷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工作人员应提高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施工质量及检测维修,在第一时间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值,提高输电线路接地保护质量,促进其运行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何金良,陈先禄.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模拟原理[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
[2]祝郦伟,潘晨,钱洲亥,王振尧,韩薇.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腐蚀与防护[J].全面腐蚀控制,2015(29).
[3]胡加泉.江西22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设计应用[D].南昌大学,2010.
[4]杨新强.浅析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J].科学之友,2011(14).
论文作者:白宏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杆塔论文; 装置论文; 线路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现象论文; 土壤论文; 电阻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