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论文_龙承兵

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论文_龙承兵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建筑施工管理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施工管理相比,绿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管理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理念。为了使绿色理念和建筑施工管理充分融合,需要将这种理念合理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本文从我国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绿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绿色理念;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1 我国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我国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两点。

1.1 管理观念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管理单位都将管理重点放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方面,对绿色施工管理缺乏科学认识和重视。在这种不合理观念的影响下,使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环保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建筑工程中仍然存在产生大量资源浪费问题和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

1.2 管理制度问题

就管理制度而言,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两点:第一,管理制度完善性问题。管理单位所制定出的管理制度应具有统一性特点,管理制度与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之间的契合程度较低。因此,管理制度的应用无法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果。第二,管理制度执行问题。从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可知,对应监督机制的缺乏影响了管理单位执行管理制度的力度。某些管理单位并未完全遵循管理制度中的规定要求进行管理。当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他们通常会利用自身的管理经验处理问题。

2 绿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管理

为了实现绿色理念与建筑施工的完美结合,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需要注重以下几种管理措施的应用。

2.1 污染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污染,因此,管理单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污染控制措施的应用,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环保水平:第一,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以要求建筑施工单位采取隔离、调整作业空间等措施控制自身施工过程产生的噪音,或者要求施工单位运用低噪音生产设备实施生产。第二,尘土控制措施。对于建筑施工引发的尘土污染,可以要求施工单位利用中水、地下水进行喷淋降尘,采用滤网对裸露土覆盖,在长期裸露土上种植植被等措施处理,达到有效保护周边环境的作用。

2.2 能耗、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就能耗与建筑材料方面而言,可行的管理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能耗强化控制措施。管理单位需要提高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的重视,并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将新型施工工艺、节能设备等应用纳入施工规划或施工组织设计中,在施工过程中督促实施,使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参数显著降低。第二,施工设备运维强化管理措施。从以往施工管理经验可知,如果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施工设备性能受损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导致施工单位生产成本的增加。在绿色理念下,应该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对各类施工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这种管理措施的应用不仅充分契合了绿色理念的要求,还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施工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建筑材料选用管理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是体现绿色理念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单位所选用材料的管控和材料进场的检查。当发现质量标准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时,管理单位应该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更换或退场。在这种标准的管理下,既会使施工单位主动提升对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重视,提高绿色环保材料在所有建筑材料中占据的比重],也会使绿色理念在他们的管理思维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3 水資源管理措施

水资源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资源类型。从以往建筑施工管理经验可知,若管理单位不重视建筑工程的水资源应用,庞大的施工用水中会有大量的用水被浪费。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污水的产生还加剧了周围环境的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绿色理念下,管理单位应该重视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应用。这种措施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建筑施工队伍水资源节约应用观念。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单位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应用节约水资源标识等方式实现提高施工队伍节约水资源意识的目的。

第二,制定水资源应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建筑施工队伍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管理单位可以针对实际的水资源应用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若施工单位出现违反管理制度的现象时,采取相应的经济处罚措施予以约束。

第三,应用节水型施工设备。为了更好地实现节水目的,管理单位还可以通过督促、建议等方式使得建筑施工单位将相关节水型施工设备应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节水型施工设备虽然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但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省更多的生产成本。因此,使用节水型施工设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第四,就地取材。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中水作为施工用水、部分生活用水,减少市政用水量。如采用收集的地下水对自身项目的扬尘进行喷淋降尘,在生活区可作为卫生间冲淋用水,在园林绿化方面可作为植物养护用水,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可用作混凝土养护用水及临时消防用水等,可大大节约市政用水量。

3 绿色施工管理的创新路径

3.1 创新绿色施工管理架构

在项目初期,施工单位应成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确立绿色管理架构,明确以副总为项目的总指挥,负责全面推进项目绿色施工。现场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小组现场执行组长,其主要职能是协助总指挥编制项目绿色施工方案,并推动落实现场绿色施工,为绿色施工第一负责人。在项目现场配备专职的绿色施工管理人员,负责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教育,建立各项资源消耗台账、定期进行考核,同时监督项目现场各分项绿色措施的落实及执行情况。

3.2 实现绿色管理集约化

绿色建筑模式下的施工管理,是一个有施工计划性,和强力执行性,组织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绿色建筑管理的核心。这一集约化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建筑部品的设计生产集成化,成熟的建筑部品应具有高度集成的特点。例如当前预制外墙正是具有了集合外墙结构、外保温、外装饰等专业于一体的建筑部品,才得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集约化的管理还体现在整个生产过程上,任何孤立的专业管理都不是绿色建筑模式所需要的,跨专业协调、全过程策划才是绿色管理集约化的重要环节。

3.3 推进建筑产业工程化控制环境污染

产业工程中构件的预制化,构件工厂化加工减少了原来现场浇筑的频繁罐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模板等材料运输车辆进出工程现场和运输途中产生扬尘污染。外墙保温板和预制构件的一体化工厂加工,能有效减少工地安装中产出碎保温块的垃圾污染,同时工厂加工也减少了混凝土的损耗形成的建筑垃圾,工程中建筑垃圾外运量减少1/2。工程在噪音减少对居民影响,构件的预制化让工地不再大量浇筑混凝土,也就消除了混凝土振捣棒及输送泵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另外构件预制化也省去了现场模板安装及保温板安装时产生的大分贝声音。全现浇的工程中在结构施工阶段由于混凝土的特殊性必须连续施工,也就导致夜间施工周期长,工地强光探照灯和大型运输车的强光会造成光污染,产业化项目中减少了工地夜间强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结论:

就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而言,管理单位对绿色理念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缺乏深入认识和理解,其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制定的管理制度在完善性、执行力度等方面有待改进。在当前的绿色理念下,管理单位应该通过污染控制措施,能耗、建筑材料管理措施以及水资源管理措施,提高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除此之外,绿色施工管理措施的应用还会对建筑工程环保水平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剑峰.试论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外建筑,2015,(8):139-141.

[2]杨建平.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235.

论文作者:龙承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  ;  ;  ;  ;  ;  ;  ;  

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论文_龙承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