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价值论文_吴伟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价值论文_吴伟

吴伟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128)

【摘要】 目的:对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价值进行讨论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4年12月就诊需要实施腹股沟疝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类的方法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其中对照组为35人,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方法;另35人为干预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同时,对比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疝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因此,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腹股沟疝;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184-02

腹股沟疝,又被人们成为“疝气”,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经过相关调查、统计发现,现今患有腹股沟疝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1]。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法,但是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2]。现今,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4]。因此,我院为了探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价值,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医院2014年02月—2014年12月就诊需要实施腹股沟疝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和分析。将7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方法采用随机分类的方式,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其中有35名患者为干预组,其中有6人为女性,有29人为男性,年龄范围为28~63岁,平均年龄为(39.6±7.2)岁。体重为41~82kg,平均体重为(64.3±2.3)kg。其中有15人为斜疝,有12人为直疝,有8人为股疝;另外的35人为对照组,其中有5人为女性,有30人为男性,年龄范围为26~64岁,平均年龄为(41.2±4.1)岁。体重为42~84 kg,平均体重为(66.1±1.3)kg。;其中有16人为斜疝,有13人为直疝,有6人为股疝。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之间的人数、年龄范围、体重以及患病类型等均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方法。常规的手术治疗法是先为患者进行麻醉,然后将周边的肌肉缝合到一起。

1.2.2干预组的治疗方法 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首先,为患者实施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保存好患者的生殖股神经,并注意不伤害下神经。对于疝囊过大的患者,在进行处理时可以选择在距离疝囊颈的3厘米位置实施离断,对于远侧的疝囊进行止血后在放回原来的位置。对于疝囊较小的患者,在进行处理时可以先进行游离结扎,然后直接通过内环将其放回腹腔内。将填充物和疝囊一同缝合后放回腹腔内,同时使用可吸收的丝线将周围的横筋膜和叶瓣缝合,重塑内环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将补片放置在精索后面,并使网片的上内侧和下内侧同陷凹韧带、联合肌腱、耻骨棘腱膜以及腹股沟韧带缝合。同时,将精索的网片裂口的地方缝合好,这样就能够防止影响精索血运。最后,进行缝合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疝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经过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术后第一次下床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 1 对照组与干预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 术后首次

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人数疝复发率

对照组 35 69.6±16.585.3±23.07.6±2.3 10(28.6)2(5.7)

治疗组 35 42.9±25.122.3± 6.13.9±1.6 1( 2.9)0(0)

3.讨论

腹股沟疝,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只能够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就会增加腹内压。一般情况下,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普遍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传统的修补术是将联合建与腹股沟的韧带缝合到一起,以此来加强后壁的作用,而且在缝合后会出现组织不易结合的现象[5]。但是,传统的修补术在术后会使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感,而且愈合的速度慢[6]。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现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对腹横筋膜的修补。在此手术中,是使用对于人体无害的新型填充材料。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出现腹腔压升高的情况,并能够有效的减少术后的疼痛感。在手术中使用的高分子聚丙烯材料有着较好的相容性,因此不会对人体和细胞产生不良反应。同时,从上述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采用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恢复速度能够早日下床活动。同时,采用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的发生。由此可见,对于腹股沟疝采用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加快恢复速度、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霍勇军.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MHR)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7):45.

[2] 熊勤涛.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1254-1255.

[3] 林福利.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26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6):442.

[4] 张浩军.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2,21(3):350-352.

[5] 冯伟.巴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19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3):6911

[6] 王子锡.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19(13):1617.

论文作者:吴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价值论文_吴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