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于鸿峰

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于鸿峰

庄河市中心医院心内2科 辽宁庄河 116400

摘要:目的:分析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关键词: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药物治疗;氯吡格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取量也随之增多,导致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呈逐年增长趋势。心绞痛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胸部突发性剧疼痛烈,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狭窄后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导致心肌处于缺氧及缺血状态,使得心前区出现疼痛[1]。根据临床表现形式的差异可将心绞痛进行分类,包括顽固性心绞痛与劳力性心绞痛,前者具有发作频繁、疼痛时间长、病情重等特点;劳力性心绞痛是指运动等其他原因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出现心肌短暂性疼痛,患者可通过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消除疼痛感;基于此,临床治疗期间应重视对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2]。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且自愿条件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为(54.58±5.92)岁;观察组28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为(56.85±5.64)岁;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心电图检测诊断为心绞痛者;临床表现可见明显胸部疼痛与胸闷症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采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治疗,所有药物均根据患者的心绞痛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均为口服给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每日1次,每次75mg,连续服用4周,4周为1个疗程;

1.3 临床疗效判定指标

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提示正常,导联置波达到标准水平,无心绞痛症状;有效:经治疗后,心电图提示,缺血性降低状态有所提高,导联置波未达到健康标准水平,但无心绞痛症状发生;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仍偶发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未达到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计数资料以(n,%)进行描述且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描述且行t检验,若组间数据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28例患者中显效者17例,有效者10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28例患者中显效者7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7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X2=5.2500,P<0.05)。

3讨论

心绞痛属于急性病症,属于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胸部突发性剧烈疼痛,疼痛时间多持续4min左右。心绞痛多见男性患者,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为心绞痛的高发人群[4]。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属于稳定型心绞痛症状,躲在发病1个月内症状加重,病情呈进行性恶化,对于轻度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所出现的心绞痛症状,包括卧位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增加、病情加重,也会延长心绞痛持续时间,患者应用硝酸甘油治疗时也会增加给药量。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与初发劳力性心绞痛发病机制较为相似,多发生在静息或者睡眠中,多于清晨开展日常活动时发作,且发作时间较长,单纯休息无法缓解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的敏感性也会降低,患者心绞痛症状在数日加剧是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5]。

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发作时,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心率加快、出汗、血压升高等症状,听诊结果提示,病发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出现第三心音后者第四心音;若缺血累及乳头肌,患者也会出现暂时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可见收缩期杂音。目前临床治疗心绞痛症状多给予患者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而硝酸甘油等药物多为应急抢救措施,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氯吡格雷可有效预防因血小板高聚集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病,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口服给药后可快速吸收,与血浆中蛋白快速结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可在采用应激抢救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患者的急性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值得临床推广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岩,贾大林,孙英贤.氨氯地平对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山东医药,2016(4):56-58.

[2] 姜静,戴晓涛.氨氯地平对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7):109-111.

[3] 宋少飞.氨氯地平对劳力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22-922.

[4] 范红娟,李书瑞,康凯宁,等.冠心静胶囊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7):1016-1019.

[5] 高晓梅,张利.氨氯地平治疗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3):16-17.

论文作者:于鸿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顽固性劳力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于鸿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