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及其与斑块稳定的关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及其与斑块稳定的关系

孙璐[1]2001年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及其与斑块稳定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特别是晚期病变稳定性下 降导致斑块破裂并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 主要病理学基础。一般认为,脂质核心大小和炎细胞多少是导致斑 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但斑块内的另一重要成分─新生血管的作用 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国外只有近年的数篇报导,而国内未见相关 研究报导。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内新生血管 形态学分布和数量上的差异并探讨新生血管在不稳定斑块形成过程 中的可能作用。材料和方法1.从死亡前有ACS发生的52例尸 检冠状动脉标本中选取晚期AS病变的组织块共922个,以脂质核 心面积是否大于斑块面积的40%为标准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组(UP 组,n=153)和稳定斑块组(SP组,n=769),比较两组斑块内新生 血管的检出率及斑块内出血率。2.由UP组和SP组随机选取各40 个组织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包括VⅢ因子、VEGF、bFGF、 CD~68和CD~3),再由上述每组各40块中随机选取各10块进行VⅢ 因子/CD~68和VⅢ因于/CD~3的免疫组化双标记染色。观察阳性物 质在斑块内的分布特点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1 UP组新生血管检出率和斑块内出血率均显着高于SP组 (80.39%vs 66.58%;31.71%。vs 20.31%;P<0 01)。2 新生血管 主要分布在斑块的肩部和基底部,纤维帽相对较少;UP 组各部位 的新生血管最大密度(个/mm~2) 均显着大于SP组的相应部位。肩 部:22.16±19.96 vs 10.04±11 522;基底部:21.68±20 44 vs 9.68± 11.52;纤维帽:3.80± 5.32 vs1.48±2.28(P<0.05)。3 斑块肩部 VEGF、bFGF各自的阳性面积与参考面积之比(‰)UP组均显着 大于 SP组(VEGF:10.26±9.70 vs 4.58±4.54;bFGF:6 58±6.16 vs 3.13±3.00;P<0.01);VEGF和bFGF主要由巨噬细胞表达。4 斑 2 — ————-「~蚀C丁刁可一 一—”一—-—————————————一 军医进修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块肩部 CD“、CD。各自的阳性面积与参考面积之比(%* UP组均 显着大于 SP组(CD68:13.54士12.62 vs 6.01士5.25;CD3:3.03士3.95 SS 0.79士0.90 P<0刀1人 并且同一取样区域内 Vlll因子与CD。卜 Vlll因子与 CDJ性面积比(饰)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分别为 0 91 和0.幻;P叱.01人 结论1.*P组较肥组新生血管检出率和密度 均显着增高,提示新生血管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除目前较 为公认的脂质核心大小、炎细胞数量外,新生血管的多少可能是衡 量斑块稳定性的一项新的指标。2 不稳定斑块肩部新生血管、炎 细胞和促血管生长因于分布一致,生长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表达, 提示炎细胞激活后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是斑块内血管新生的直接 原因;同时新生血管与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均明显正相关,而T 淋巴细胞不表达生长因子,提示新生血管形成后成为炎细胞向斑块 内进一步迁移的途径。特别是在晚期斑块,新生血管可能通过介导 更多的炎细胞进入斑块而间接降低斑块的稳定性。3 斑块内出血 均与新生血管有关,并且UP组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P 组,提示新生血管破裂出血所致的斑块内出血是斑块稳定性降低的 重要的直接原因。

李虹敏[2]2014年在《比较HSP70在兔不同动脉间的表达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共同基础,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慢性弥漫性疾病,对全身各类血管床均造成影响。然而有些血管床对AS的易感性较低。现有研究认为内乳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ies, IMA)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冠状动脉相比,内乳动脉有较低的粥样硬化发生率,故常作为冠脉搭桥术常用的替代血管。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 HSP70)作为一种应激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HSP70基因表达在人内乳动脉与冠状动脉中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分别从基因、蛋白及组织叁个水平比较HSP70在正常兔和动脉粥样硬化兔冠状动脉与内乳动脉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阐明HSP70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不同动脉间的差异,为研究内乳动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方法:应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高脂组(n=20)。予以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予以高脂组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1%胆固醇+5%猪油+10%蛋黄粉+84%普通饲料)。饲养12周后处死所有白兔,分离冠状动脉及内乳动脉,完成以下两部分实验:1.确认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应用HE染色法观察内乳动脉和冠状动脉管壁形态。2.采用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冠状动脉和内乳动脉组织行RT-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比较HSP70在两动脉间的表达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及分析。结果:(1)实验结束时对照组共10只,高脂组共18只进入统计学分析。连续喂养高脂饲料4周、8周和12周时高脂组兔血脂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2)HE染色可见高脂组冠状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乳动脉内膜粗糙、断裂,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不齐等早期粥样硬化改变,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成功。正常对照组两动脉内膜完整,未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3)12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高脂组冠状动脉及内乳动脉中均有HSP70表达。(4)分别用RT-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从基因及蛋白两个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内乳动脉HSP70表达水平高于冠状动脉,而高脂组冠状动脉HSP70表达水平高于内乳动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喂养后,冠状动脉及内乳动脉内HSP70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单纯高脂喂养12周可诱导兔冠状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诱导内乳动脉内膜粗糙、断裂,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不齐等早期粥样硬化改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成功建立。2.正常组内乳动脉HSP7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冠状动脉,而高脂组冠状动脉HSP7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内乳动脉,表明内乳动脉与冠状动脉间存在某种差异,提示HSP70表达的差异性为探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提供了新线索。3.高脂喂养后,冠状动脉和内乳动脉内HSP70表达水平均下降,说明HSP70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孙煌, 杨宏波, 潘家华, 彭云珠, 李锐洁[3]2017年在《OCT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其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MMP12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根据OCT检测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应用OCT检测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斑块裂隙、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特征。搜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MP7、MMP9、MMP12水平。结果 (1)稳定斑块组纤维帽厚度大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不稳定斑块组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内膜侵蚀、斑块出现裂隙均多于稳定斑块组(P<0.05);(2)不稳定斑块组患者MMP7、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斑块组(P<0.05);(3)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清MMP9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336,P<0.05);巨噬细胞浸润组MMP7、MMP9水平大于无巨噬细胞浸润组(P<0.05);血管内膜有侵蚀组MMP9水平大于无内膜侵蚀组(P<0.01)。结论OCT检测能够发现不稳定斑块,而血清MMP7、MMP9水平在不稳定斑块病变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不稳定斑块、指导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张杰[4]2012年在《冠心病患者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YKL-40(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y(同型半胱氨酸)、hsCRP(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糖水平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共99例,依据临床表现、冠脉造影检查确定入选对象并分为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依据冠脉造影冠脉病变血管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叁支病变组。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30分组、30-60分组、≥60分组。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YKL-40、Hcy、hsCRP的水平,分析各组患者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浆YKL-40、Hcy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2.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浆YKL-40水平在AMI组、UAP组、SAP组依次降低,UAP组高于SAP组(P<0.05),AMI组与UAP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血浆hs-CRP水平在AMI组高于UAP组(P<0.01),UAP组高于SAP组(P<0.01);血浆Hcy水平在AMI组高于UAP组(P<0.05),UAP组与SAP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3.在冠心病不同病变支数患者中,血浆YKL-40水平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叁支病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叁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血浆Hs-CRP水平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叁支病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叁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血浆Hcy水平在双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叁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1),单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叁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4.血浆YKL-40水平在Gensini积分<30分组、30-60分组、≧60分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Gensini积分≧60分组高于30-60分组(P<0.05),Gensini积分30-60分组高于<30分组(P<0.05);血浆Hs-CRP水平在Gensini积分<30分组、30-60分组、≧60分组高于对照组(P<0.01),Gensini积分30-60分组高于Gensini积分<30分组(P<0.05),Gensini积分≧60分组高于Gensini积分30-60分组(P<0.01);血浆Hcy水平在Gensini积分<30分组、30-60分组、≧60分组高于对照组(P<0.01),Gensini积分30-60分组高于Gensini积分<30分组(P<0.05),Gensini积分≧60分组高于30-60分组(P<0.01)。5.血浆YKL-40、Hs-CRP在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血浆Hcy在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结论: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病变越重、斑块越不稳定,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越高。血浆YKL-40、Hcy水平与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血浆Hcy浓度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

杨宏波[5]2016年在《应用O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及其与MMP7、MMP9、MMP12的相关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冠脉造影后采用冠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价斑块性质及其各种特征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水平的关系。[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14年10月-2016年3月经过冠脉造影明确冠脉病变并自愿加做冠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据冠脉造影及冠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分为对照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搜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脂、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等相关因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MMP7、MMP9、MMP12;采用美国圣犹达公司的CR-70CT诊断仪观测并测量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斑块裂隙、斑块内新生血管等。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稳定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中高血压患病比例、糖尿病患病比例、总胆固醇值、低密度脂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稳定斑块组患糖尿病、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2.不稳定斑块组患者MMP7、 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及稳定斑块组(p<0.05)。3.稳定斑块组纤维帽厚度大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不稳定斑块组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内膜侵蚀、斑块出现裂隙均多于稳定斑块组(p<0.05);4.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清MMP9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336,p=0.034);巨噬细胞浸润组MMP7、MMP9水平大于无巨噬细胞浸润组(p<0.05);血管内膜有侵蚀组MMP9水平大于无内膜侵蚀组(p<0.01)。[结论]1.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高低密度脂蛋白对预测冠脉斑块的发生、发展程度意义重大,为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而糖尿病可能提示斑块更易变得不稳定。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对冠脉斑块病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利于下一步优化病变的治疗决策,提示合理加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值得推广。3.血清MMP7、MMP9水平在不稳定斑块病变患者中显着升高,提示血清MMP7、MMP9检测似可作为判断冠脉斑块是否稳定和指导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斑块薄帽大脂质池、巨噬细胞浸润、内膜侵蚀、斑块裂隙可以做为斑块不稳定的主要特征。MMP9升高的患者提示斑块纤维帽变薄,巨噬细胞浸润以及内膜可能发生侵蚀,提示可能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

杨方[6]1997年在《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C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70~80年代间,较大规模病理普查发现,我国北方地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检出率高于南方。80年代中期的研究发现年轻人主动脉AS病变检出率及病变程度,北京地区高于并重于南宁。但目前尚缺乏不同地区冠状动脉AS病变的对比研究资料。我们在AS高、低发区选点,抽样收集了1991~1994年间北京、南宁、宁波叁地区302例非正常死亡年轻人(15~39岁)心脏标本,进行了不同地区冠状动脉AS病变的比较研究;并选取冠心病死亡老年人(52~85岁)冠状动脉AS斑块标本与年轻人斑块进行形态学对照分析。 动脉壁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胶原增生在AS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在调节平滑肌细胞(SMC)增殖,胶原合成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些调节机制尚不清楚。动物实验表明,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CSPG)与脂蛋白结合,使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而肝素类物质(包括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主要通过抗凝血,抑制SMC增殖和单核细胞粘附等途径拮抗AS的形成。但由于人体心脏标本不易获得,CSPG,HSPG在人冠状动脉内分布和变化及其与AS形成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而CSPG mRNA表达变化与CSPG聚集的关系以及肝素,HSPG能否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脂质代谢途径防止AS形成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确切的资料。本项研究选取人冠状动脉标本,应用组化,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形态定量等方法,观察、探讨了冠状动脉内SMC增殖,胶原增生,CSPG和HSPG的变化及其在AS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人主动脉SMC(ASMC)培养,应用~3H-TdR和~3H-proline掺入,Northern blot分析等方法观察了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肝素对动脉SMC增殖,胶原蛋白合成,Ⅰ、Ⅲ型胶原

宋京郁, 狄纯婵, 李慧, 沈宇佳[7]2010年在《CD34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CD34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类型、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用53例尸检病例的312块冠状动脉组织标本。光镜下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类型,用免疫组织化学计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CD34-阳性内皮细胞微血管和CD68-阳性巨噬细胞。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膜CD34-阳性微血管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和管腔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多,分别呈正相关(r=0.344,r=0.285,P<0.01),CD34-阳性微血管在早期和进展期病变之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膜CD34-阳性微血管在正常胆固醇和高胆固醇组之间差异有显着性(P<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膜CD68-阳性巨噬细胞主要分布在CD34-阳性微血管周围,CD34-阳性微血管和浸润的CD68-阳性巨噬细胞之间呈正相关(r=0.303,P<0.01)。结论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膜CD34-阳性微血管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和管腔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多,CD68-阳性巨噬细胞浸润和高胆固醇血症促进粥样斑块内血管发生。

周芳芳[8]2010年在《CTSD、NF-kB在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中的表达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观点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个进行性的线性发展过程,由于脂质沉积造成管腔狭窄和组织缺血,最终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AS治疗的重点是AS斑块消退。然而近年研究发现,AS不仅仅是单纯的脂质性病变,在病变过程中有很多炎症因子的参与及表达,因此更是一种慢性炎性病变而且AS急性心脏事件的死因是斑块破裂及相继发生的血栓形成。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的危险主要取决于斑块的稳定性而不是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KB, NF-κB)能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并间接促进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CTSD)的表达增加,从而促进AS的发生与发展。目的: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CTSD在人正常冠脉组和粥样硬化冠脉组中的表达,观察两者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炎症指标和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临床有效的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管腔狭窄程度从尸检标本中获得55个冠状动脉的标本,通过HE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按有无脂质中心及其大小是否超过所占斑块面积的40%,将斑块分为稳定组(≤40%,20例)、不稳定组(>40%,23例)和正常对照组(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斑块内CD68,NF-κB、CTSD各自的表达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秩和检验、非参数等级相关性(Spearman)检验。结果:CTSD主要在粥样硬化冠脉内膜区域表达,表达的阳性部位为内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巨噬细胞胞浆以及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胞浆,在正常组中无表达,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表达均有差异(P稳=0.021,P不稳=0.001)。不稳定斑块中CTSD表达高于稳定斑块。NF-κB在粥样硬化冠脉斑块中有表达,表达的阳性部位为内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巨噬细胞胞浆、平滑肌细胞胞浆、泡沫细胞胞浆和中膜的平滑肌细胞胞浆,部分细胞核也有阳性表达。NF-κB在正常组中无表达,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表达有差异(P稳==0.000,P不稳=0.002)。NF-κB不稳定斑块中表达高于稳定斑块。Spearman非参数等级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CTSD与NF-κB在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膜区域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753,P=0.000)。结论:1.在正常冠脉中均无CTSD和NF-κB的表达,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有表达且在不稳定斑块组的表达高于稳定斑块,CTSD和NF-KB的高表达提示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2.NF-KB在冠状脉粥样硬化中能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而这些细胞因子能进一步促进CTSD的分泌,使其活性增强,在本实验中CTSD和NF-KB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有相关性,且成正相关,提示二者对斑块发展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张跃[9]2014年在《比较兔不同动脉间TES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动脉粥样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发性疾病,是目前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AS的病理改变以动脉内脂质沉积,粥样斑块形成及伴随的炎症反应为特征,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进而导致心、脑、肾等多器官缺血、梗死,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大量研究已经表明不同动脉间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存在差别,其中冠状动脉较易发生粥样硬化,而内乳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粥样硬化发生率较低。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使得内乳动脉成为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左前降支首选的替代血管。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在冠脉搭桥手术后20年,IMA通畅率仍可大于90%。故此,内乳动脉的这种血管特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这种血管特性的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睾丸相关转录因子(testis derived transcript,TES)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基因,其定位于人体染色体7q31.2上,编码一个含42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testin)。testin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主要分布于黏着斑和细胞间连接的区域,可以与一系列细胞骨架蛋白结合。目前研究普遍认为TES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2012年Archacki等人首次研究了TES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他们发现TES基因在IMA的表达高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并且冠心病患者LAD的TES基因表达低于非冠心病者。然而,TES基因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及其相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通过比较内乳动脉与冠状动脉形态学及分子学的差异从而寻找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可能成为揭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非常重要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手段。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比较TES基因在正常兔内乳动脉和冠状动脉间的表达,以及其在高脂喂养3个月后兔内乳动脉和冠状动脉间的表达,明确TES基因在内乳动脉与冠状动脉间的血管差异及对高脂的应答差异中的作用。同时进行原代内皮细胞培养,明确两种来源内皮细胞表达TES的情况。通过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过表达TES基因和下调TES基因,观察TES基因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阐明TES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方法:1.应用H-E染色法观察正常家兔内乳动脉和冠状动脉管壁形态,分别用RT-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等方法从m RNA、蛋白及组织叁个水平检测TES基因在内乳动脉和冠状动脉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用酶消化法分离正常家兔内乳动脉和冠状动脉的内皮细胞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RT-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比较这两种来源不同的内皮细胞TES基因表达的差别。2.通过高脂饲养兔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H-E染色法观察内乳动脉和冠状动脉管壁形态,分析评估两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从m RNA及蛋白等水平比较高脂喂养前后内乳动脉与冠状动脉中TES的表达差异。3.选取HUVECs,通过构建过表达TES的质粒和sh RNA干扰下调TES的质粒,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TES基因过表达和下调表达的HUVECs,研究TES基因对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黏附、迁移和调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动脉硬化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TES影响细胞功能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结果:1.正常家兔内乳动脉与冠状动脉解剖血管走行显示,内乳动脉主干为横向走行,沿途分叉较少;而冠脉走行于心脏的表面,其分支较多,远端走行于心肌内,与心肌结合较为紧密。组织H-E结果显示:二者血管壁结构大体可分为叁层,分别为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在结构上比较,内乳动脉中膜层含较多弹力纤维,冠脉则以平滑肌细胞为主,余结构二者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表明:TES基因主要表达在兔内乳动脉和冠状动脉的内皮层。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正常家兔内乳动脉TES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冠脉的表达量(P<0.05)。TES基因在兔内乳来源的内皮细胞及冠脉来源的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内乳来源的内皮细胞的表达量高于冠脉来源的内皮细胞(P<0.05)。2.高脂喂养3月后,与正常组家兔相比,高脂组家兔血脂明显升高,体重明显增加,且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比率高于内乳动脉(P<0.05);高脂喂养3月后,家兔内乳动脉组织TES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冠状动脉组织(P<0.05)。与正常组相比,高脂喂养组内乳动脉组织的TES表达量升高,冠状动脉组织TES的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成功构建过表达TES基因重组质粒305-TES和TES sh RNA下调质粒sh RNA-TES1/TES2并用慢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功建立TES过表达及TES下调的HUVECs。(1)选取过表达TES的HUVECs和对照组细胞,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的描绘和MTT增殖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TES的HUVECs,其生长速度和增殖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细胞粘附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TES基因致HUVECs胞黏附能力下降;应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与过表达TES的HUVECs进行共粘附实验,结果显示,其与单核细胞的共黏附能力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305-empty组细胞迁移较对照组增强(P<0.05)。应用Hoechst33258染色液对过表达TES基因的HUVECs的凋亡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表达TES基因不影响细胞凋亡。应用实时定量PCR对过表达TES基因的HUVEC与对照组细胞的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CD3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一氧化氮合酶-3(nitric oxide synthase-3,NOS-3)以及凝集素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er-1,LOX-1)的m RNA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ECAM-1、MMP-9、IL-6、TNF-α、NF-Κb、TM、v WF、TFPI、NOS3、LOX-1较对照组细胞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MMP-2较对照组细胞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M、P-selectin较对照组细胞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2)选择下调TES的HUVECs和对照组细胞,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的描绘和MTT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下调TES表达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其生长速度和增殖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细胞粘附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下调TES基因表达致HUVECs黏附能力增加;应用单核THP-1细胞与下调TES的HUVECs进行共粘附实验,结果显示,其与单核细胞的共黏附能力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sh RNA-control组与sh RNA-TES1、sh RNA-TES2组在0h时,划痕距离大体相同。sh RNA-TES组细胞迁移较对照组下降(P<0.05)。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液对下调TES基因的HUVECs的凋亡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下调TES基因表达不影响内皮细胞凋亡。同样,对下调TES基因的HUVECs与对照组细胞进行了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m RNA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PECAM-1、MMP-9、IL-6、TNF-α、NF-Κb、TM、v WF、TFPI、NOS3、LOX-1较对照组细胞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MMP-2较对照组细胞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M、P-selectin较对照组细胞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TES基因可能参与内乳动脉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以及增加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同时并不影响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此外,TES基因可以调节内皮细胞内多种基因表达变化,其影响细胞功能的途径可能是多样的。

马晓艳, 张言镇, 迟慧, 周衍菊[10]2009年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另选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所有患者HIF-1α、VEGF水平。结果AMI组、UAP组HIF-1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HIF-1α(117.6±28.6)pg/L、(110.2±17.1)pg/L vs(49.9±20.5)pg/L、(43.1±16.3)pg/L,VEGF(215.0±51.5)ng/L、(194.4±38.4)ng/L vs(94.3±34.2)ng/L、(90.3±32.9)ng/L(均P<0.01);SAP组VEGF、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3支血管病变CHD患者血清HIF-1α、VEGF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SAP组之间Gens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F-1α、VEGF浓度与Gensin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HIF-1α、VEG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无关,而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失稳定有关,可能是斑块的不稳定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及其与斑块稳定的关系[D]. 孙璐. 军医进修学院. 2001

[2]. 比较HSP70在兔不同动脉间的表达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 李虹敏.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3]. OCT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性研究[J]. 孙煌, 杨宏波, 潘家华, 彭云珠, 李锐洁. 重庆医学. 2017

[4]. 冠心病患者血浆YKL-40、Hcy、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D]. 张杰. 安徽医科大学. 2012

[5]. 应用O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及其与MMP7、MMP9、MMP12的相关关系[D]. 杨宏波. 昆明医科大学. 2016

[6]. 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D]. 杨方.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7

[7]. CD34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表达[J]. 宋京郁, 狄纯婵, 李慧, 沈宇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0

[8]. CTSD、NF-kB在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中的表达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D]. 周芳芳. 大连医科大学. 2010

[9]. 比较兔不同动脉间TES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动脉粥样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D]. 张跃.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10].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J]. 马晓艳, 张言镇, 迟慧, 周衍菊. 临床荟萃. 2009

标签:;  ;  ;  ;  ;  ;  ;  ;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及其与斑块稳定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