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疗效观察论文_胡媚,李满连,陈毓茜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 425000

【摘 要】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颈部血管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治疗,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与阿斯匹林治疗,治疗一年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5.00%,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仅为70.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用阿托伐他汀与阿斯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效果显著,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阿斯匹林;颈部血管斑块;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ascular plaque. Method choice in April 2016 ~ June 2017 to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8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vascular patch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aspirin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given atorvastatin and aspirin therapy,one year after the treatment,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laque detection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unstable plaque was 10.0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0.0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only 7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use of atorvastatin and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ascular plaque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events and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atorvastatin;Aspirin;Cervical vascular plaque;The curative effect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推进,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死于脑血性疾病的患者约占脑卒总数的80%[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2]。使得颈部血管斑块的形成以及其内膜增厚的发生率不断增高,颈部血管斑块是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能间接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大量实验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但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还能达到保护血管、抗氧化等目的。我院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临床疗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颈部血管斑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目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44~77岁,平均(68.0±1.9)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46~76岁,平均(67.9±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②患者意识清醒,能遵医嘱按时服药。③患者均自愿签署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3]

①排除患有严重性肝、肾疾病者。②排除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③排除患有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④排除患有痴呆以及精神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为:患者卧床休息,稳定其情绪,并控制其相关基础疾病。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药物治疗,剂量为0.1g,1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剂量为0.02g,1次/d。两组患者均坚持服用1年。

1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查[4],具体操作如下:设置探头频率控制为11MHz~13MHz,患者均选择仰卧姿势,露出颈部,用探头纵向扫描其胸锁乳突肌外缘,并对其双侧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中血管斑块以及双侧颈总动脉情况进行扫描并观察,测量患者颈动脉双侧和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而对其颈部血管斑块的形成、斑块分布、斑块大小以及颈血管内膜增厚情况进行了解。

1.3 评价指标

对比和分析治疗后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情况;根据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测为中低回声,显示为脂质性软斑块:Ⅰ型;影像学检测为中回声,显示为纤维性斑块:Ⅱ型;影像学检测为强回声,显示为硬化钙化性斑块:Ⅲ型;影像学检测回声不均匀,显示为混合性溃疡性斑块:Ⅳ型:不稳定性斑块表示低回声,即Ⅰ型、Ⅳ型,反之为稳定性斑块,即Ⅱ型、Ⅲ型。比较两组实验临床疗效,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判标准:其中显效为IMT缩小显著,且其值小于1mm;有效为IMT缩小不明显,且其值范围为1mm~2mm;无效为IMT无变化[5]。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情况

实验组患者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5.00%,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后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情况n(%)

2.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率

实验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率 n(%)

3 讨论

近几年,由于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饮食不规律等外界因素影响,临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其致病原因主要为脑组织缺氧、缺血以及脑部神经组织出现病变坏死。该病常无显著性临床症状,难以被识别,增加了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的几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阿斯匹林

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但是,其作用效果具有局限性。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抑制泡沫细胞,其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和血管内壁泡面细胞的数量,达到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进而达到稳定血管壁斑块的目的。另外,该药还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减少血栓、抑制血小板活化等功能。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其能有效检测颈部血管斑块,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无创、高效等优势,能准确诊断出斑块的形状、具体位置以及大小等。

我院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临床疗效,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组患者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5.00%,实验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差异显著,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志娟,费玉喜,宋学萍.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斯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临床分析[J]. 现代医院,2016,16(8):1133-1135.

[2] 郑政. 老年人群颈部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252-253.

[3] 李茂春,骆科美,刘忠凤.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治疗颈动脉斑块治疗作用的观察[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25-26.

[4] 慕鹏莺,牛向宏.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J]. 安徽医学,2016,37(9):1124-1127.

[5] 陈杰,宋云彩,邹林,等. 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滴丸治疗颈血管斑块的疗效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2014,24(8):862-864.

论文作者:胡媚,李满连,陈毓茜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疗效观察论文_胡媚,李满连,陈毓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