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逻辑起点与对象分析论文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逻辑起点与对象分析

危怀安,张成伟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 从后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奖励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科技奖励工作中建立第三方后评估机制已是大势所趋。链接社会、行政、制度、管理、文化“五位一体”的研究主线,是开展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逻辑起点;构建过程维与结果维的矩阵分析框架,把握其评估对象的关键内容与中心节点,是开展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关键词: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研究逻辑;过程后评估;结果后评估

1 研究背景

科技奖励制度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技奖励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备受关注,其质量高低、效果如何,事关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乃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2017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制度[1]

创新改进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改进培养内容,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分片区或集中培训,培养教育内容除党的基本理论外,着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运用党的基本理论,独立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培养方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红色之旅等体验式培养方式,增强培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加实践锻炼培养,可以与工会、团委等组织联合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先进党员典型的引路作用,以感染替代说教。

然而,囿于“重事前评估、轻事后评估”的思维惯性,传统科技奖励理论认为,科技奖励工作的范围只包含从科技奖励推荐(提名)到颁奖等过程,而通常把后评估排斥于科技奖励工作的周期之外。实际上,后评估是科技奖励工作的自然延伸,是科技奖励工作周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是指在科技奖励工作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由独立的专业化咨询服务机构或与科技奖励行政部门相对独立的后评估专门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化要求,依据工作的实际数据和必要的预测数据,对工作目标、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等进行系统、客观的再评估。

我妈想劝他,结果,爸说:“老太太更不应该学,没个正经。”我只好耐心和他们解释:“因为工作忙难免照顾不到,有个电话就能方便些,否则我天天惦记你们,工作就会分心,你看我上个月的业绩都下滑了。”

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检查科技奖励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主要是对科技奖励工作全过程(从工作启动到结束)的合法性、合规性、程序性等进行评估。第二,验证科技奖励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主要是通过工作计划、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比对分析。第三,测评科技奖励工作的社会影响和可持续能力。主要考察科技奖励工作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工作可持续能力等。第四,总结科技奖励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第五,诊断科技奖励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开展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建立科技奖励工作第三方监督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形成科技奖励工作周期的闭环;健全漏洞识别与修复更新机制,提升科技奖励工作质量,提高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2 文献回顾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可以单独处理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出现的问题的人员较少,很多人专业素养不够,少部分人虽然掌握了智能化技术,但在实践中对于具体的智能产品又了解甚少,无法熟练操控,导致即使熟悉设计图纸也无法达到预期要求。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设计人员虽然可以上岗,却未经过专业的培训,无法完全理解智能系统工程中的子项目,设计出的图纸不能十分到位地协调系统之间的运作,智能系统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进而无法为建筑施工带来便捷[1]。

随着项目后评估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除了电力、石油、电信、农业、交通、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外,立法、教育、文化、科技等非工程项目日益成为新兴的后评估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对于科技项目后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机制等方面,对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后续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4-10]。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形成如下几个判断:第一,从国内外后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奖励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科技奖励工作中建立第三方后评估机制已是大势所趋。第二,国内外项目后评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尤其是科技项目后评估领域的经验和成果,对于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第三,目前学术界关于科技后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科技项目的微观层面,从宏观层面研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成果很少,仅有的几篇文献只是对科技奖励获奖项目后续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难以涵盖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全貌。比如科技奖励工作总体质量和效能如何?评奖过程和结果,能否做到科学准确高效、公开公平公正?科技奖励的承认、激励和导向功能发挥状况如何?获奖项目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加强对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深入研究。鉴于国家科技奖励在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中的重要性、示范性和权威性,本文拟选取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研究逻辑,尝试搭建初步的分析框架。

我国的项目后评估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项目后评估实践的深入开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进行项目后评估的理论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后评估基础理论、后评估方法、后评估内容、后评估应用等方面[3],并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1)评估对象由微观领域逐渐扩展到宏观领域。项目后评估实践及研究,从原来重点关注单个具体的工程项目扩展到宏观领域的非工程项目,比如对国家或地方的立法工作、经济政策、环境规划、机构设置等社会焦点问题开展后评估。(2)评估内容由单元发展为多元。即从原来单纯的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主的财务评估,发展到现在包含经济、技术、影响和可持续性后评估等多类内容的综合评估,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项目后评估体系。(3)评估方法由单一型趋向复合型。随着管理技术的发展,对于后评估方法的采用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项目,采用的评估方法也较为灵活,有些项目的评估方法往往是几种方法的组合,比如模糊综合评估法、成功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结合使用等。(4)评估范围由阶段性走向全过程。即从项目完成后的评估转向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估,其范围逐步趋向于全过程评估,逐步形成了项目全过程的预测、监督、管理、分析、总结等多方面的项目绩效管理系统。(5)评估机构由依附趋向独立。为了避免自我评估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弊端,越来越多的项目建设单位开始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来负责后评估工作,项目后评估的独立性正在逐步加强。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针对“新分配”(new deal)计划进行的后评价活动,通常被认为是项目后评估的开端,迄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当前,项目后评估已得到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越发广泛的重视与采用,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决策和宏观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2]

经过如上的化简.我们已经知道了一般的仿射坐标系下两个外积的坐标表达式.这个表达式中的每一项都是与e1,e2,e3这组基向量的选取相关的,但是最后我们算出来的结果却是与基向量的选取无关的量,体现了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的本质问题:坐标只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工具,我们更关心的是那些不依赖于坐标的选取而变化的量.

3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逻辑起点

根据人们使用逻辑的场合和领域,逻辑大致有3种含义:一是逻辑学里的逻辑,主要指人类思维的规律和规则;二是生活语义上的逻辑,主要指常识、社会规范等;三是学术用语中的逻辑,主要指事物发生发展的一系列影响关系[11]。本文所探讨的逻辑主要指第3种含义。合理界定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逻辑起点,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3.1 社会逻辑

从社会逻辑看,开展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是回应社会公众关切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正在经历着某种根本性的变化。从科学知识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公众参与科学,科学传播已从“缺失模型”发展到“民主模型”。“民主模型”的支持者认为,科学既不是中立的,也不是不会错的,科学可能会受政府兴趣和工业利益的影响,甚至有时会出现利益相关方的共谋。公众是科学技术所动用的一切社会资源的最终提供者,是科学技术应用后果的最终承受者,公众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也是科学技术的最终评判标准,因此,在一个民主化的社会中,公众有资格且应该成为参与科学对话的一方,也有权对科技发展与应用进行评估和监控[12]。国家科技奖励代表着国内科技创新最高水平的荣誉,是科技创新重大成果的集中体现,本身也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社会公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甚至一度出现质疑的声音。通过后评估,了解获奖项目成果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科技奖励工作的实际绩效,验证科技奖励是否“奖以致用”,从而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和质疑,维护国家科技奖励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3.2 行政逻辑

从行政逻辑看,开展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是顺应新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行政逻辑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发挥其功能时遵循的原则,力求实现管理规范化、群体科层化、行为标准化[13]。国家科技奖励作为科学社会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属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范畴,在工作中理应遵循相应的行政逻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14]。显然,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必然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绩效评估开始由“效率优位”向“质量优位”转移。通过后评估,可以检验科技奖励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流程的规范性和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考察科技奖励工作的质量和效能,进而促进科技行政部门更好地履行科技管理职能。

3.3 制度逻辑

从管理逻辑看,开展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是放大科技奖励奖后效应的重要方式。从现实来看,管理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配置资源,不牵涉资源配置的管理几乎引不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也无法对所在组织及其成员构成较大影响。管理的逻辑主要表现为,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配置各种资源,以高效地实现组织的使命和目标,满足组织利益相关者的需求[11]。作为一种管理过程,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不应是给获奖项目划上一个句号,而是应该成为获奖项目转移转化、进一步研究开发,进入新循环的催化剂和助推器。通过后评估,及时了解获奖项目后续发展状态,给予进一步资助和后续扶持,有助于推动获奖项目的后续研究,进而建立获奖项目奖后评估、资助、扶持、服务的长效机制。

3.4 管理逻辑

从制度逻辑看,开展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是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途径。制度逻辑是一套塑造组织场域内行动者认知及其行为的正式与非正式规则,是一系列描述如何影响组织现实、行为以及如何成功的准则[15]。在组织层面,制度逻辑能帮助关键决策制定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集合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上,作出合乎逻辑的决策,并且强化组织战略[16]。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具有为科技管理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功能,有助于科技奖励制度自我审视、革新完善。通过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科技奖励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改善今后的科技奖励决策和管理;同时,后评估报告中的结论也可作为科技资源调整和优化配置的依据。因此,后评估结论可能对未来科技奖励制度变迁和政策设计优化产生重要影响。

3.5 文化逻辑

开展结果后评估,就是对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投入、产出、作用、影响等进行评估。本文根据逻辑框架评估法的基本原理,编制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结果后评估逻辑框架,如表2所示。逻辑框架法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项目后评估方法,其核心要义即用一个简单的框架图将投入、产出、目的、目标、验证指标、验证方法等几个相互关联且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相互间的关系来评价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效率、效果、影响、可持续性等)。这个框架中,投入、产出、目的和目标之间构成了3个相互连接的垂直逻辑关系,即“如果投入,那么产出”“如果产出,那么达到目的”“如果达到目的,那么实现目标”,与垂直逻辑中的层次相对应,验证指标、验证方法等构成了水平逻辑关系,对每个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是一种典型的服务生产流程(评奖服务)。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可知,服务生产领域的工作质量或效果一般被称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其由两部分组成:功能质量(服务过程)和技术质量(服务结果)[18],因此,可以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对象分为两部分:过程后评估和结果后评估,如图1所示。

4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对象分析

该断裂带南起平度,经由招远市城北转向龙口颜家沟一带,长100km,宽150~200m,属早新华夏系构造,断裂带沿袭玲珑岩体与胶东群地层接触带延伸。主体走向30°左右,受其他构造的影响,走向变化较大,整个构造带呈舒缓状弯曲,断裂带在招远城以南走向近SN或NE 15°左右,经考家村向NE急转弯为45°~60°。其倾向随走向的改变而转变,即由倾向E转向SE,倾角30°~45°,局部可达60°。

图1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对象

4.1 过程后评估

开展过程后评估,必须把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切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可检测、可测评的工作单元。从静态视角看,可以把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从整体上切分成若干个细分或专项工作部分,弄清楚每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工作有哪些,产出哪些半成品和里程碑成果。从动态视角看,可以把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看成是一个连续的完整过程,从先后程序和流程方面进行切割,弄清楚每一个工作程序和环节完成后有什么结果。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如表1),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整个过程可分为:提名(推荐)、受理、初评、公布、考察、异议处理、评审、审定、报批、颁奖等10个工作环节,每个工作环节都有自身的关键内容、特定的文件支持,会产生一些核心的工作结果。要对国家科技奖励工作过程进行后评估,必须系统了解这些工作环节的关键内容、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以及工作记录,掌握其本质属性和核心要义,然后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后评估标准和后评估指标。

表1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过程框架

4.2 结果后评估

从文化逻辑看,开展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是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文化是与创新实践相关的,以追求变革、崇尚创新为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多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含了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及环境文化3个层面[17]。创新文化起源于科学共同体,形成于全社会。科技奖励制度作为科学共同体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认可与激励,能够对全社会的创新文化氛围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有助于创新文化从科学共同体内部、局域向外辐射、扩散演化成社会整体的创新文化。因此,通过后评估,对科技奖励工作中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待遇甚至漏评错评现象及时发现及时改正,强化科技评价责任,完善科研信用体系,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从而给科技工作者们提供更加纯净的创造创新空间,让科技工作者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

表2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结果后评估逻辑框架

从表2可以看出,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结果后评估可以分为4个逻辑层次:工作投入(措施)、工作产出(结果)、工作目的(作用)、宏观目标(影响)。工作投入的验证指标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资金投入、设备投入以及制度创新等,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现场查阅工作记录、会议纪要等途径获得。工作产出的验证指标主要包括获奖项目数量、获奖人员数量以及评奖结果的权威性等,需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工作目的的验证指标主要包括科技效应、经济效应、文化效应等,需要了解获奖项目的后续发展情况。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宏观目标主要体现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激励自主创新、引领行业进步、营造创新环境),主要通过社会满意度调查进行评估。

4 简要结论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机制,是我国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与理论研究创新的必然结果。

(2)本文构建了社会、行政、制度、管理和文化“五位一体”的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研究逻辑。

然而,车内突然安静了,没有人回答他。杨年喜仍旧没有要说话的意思。而杨年丰握着方向盘的手似乎颤抖了一下。

(3)本文从过程维与结果维两个视角,初步探讨了国家科技奖励后评估的主要对象及其关键内容与核心节点。

当然,从后评估视角研究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只是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框架性构想,未来深入的研究还有大量的细致性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 案[EB/OL].(2017-06-09)[2018-05-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6/09/content_5201043.htm.

[2]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 Guide)2000 Edition[M].Philadelphia: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ress,2001:24-35.

[3]陈岩.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15.

[4]危怀安.促进国家科技计划与国家科技奖励互动发展[N].光明日报,2006-08-28(6).

[5]危怀安,胡晓军.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成果的经济效益分析[J].科研管理,2007(2):146-151.

[6]王福涛.国家科技奖励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4):32-35.

[7]杨兰蓉,陈强,郭潇.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综合激励政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6):17-19.

[8]杨兰蓉.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继续研究开发的意义及需求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3):54-56.

[9]张艳辉,刘建国.上海市获奖科技成果后续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6):28-31.

[10]陈银花.获奖科技成果的后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11]张学敏,陈星.教育逻辑和管理逻辑的背离与契合:兼论教育饱受诟病的缘由[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38-148.

[12]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29-32,40.

[13]黄涛,斯拉吉丁.科研管理中的行政逻辑与学术逻辑[J].科技导报,2013,31(25):84.

[14]刘志彪.为高质量发展而竞争:地方政府竞争问题的新解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2):1-6,89.

[15]杨书燕,吴小节,汪秀琼.制度逻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管理评论,2017,29(3):90-109.

[16]杜运周,尤树洋.制度逻辑与制度多元性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12):2-10,30.

[17]叶育登,方立明,奚从清.试论创新文化及其主导范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3):87-93.

[18]GRONROOS C.A service quality model and its marketing implic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84,18 (4):36-44.

Research Logic and Object Analysis of Post-evaluation of National Awarding Work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i Huaian, Zhang Chengwei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tren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evaluation and the status of awarding work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an irresistible trend to establish a third-party post-evaluation mechanism in awarding work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post-evaluation on national awarding work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link a "five-in-one" mainline involving soci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factors,constructing a matrix analysis framework of process dimension and result dimension and grasping its main content and central nodes are the core and key.

Key words: national awarding work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valuation; research logic; procession postevaluation; result post-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 G322;F204;G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2019)19-0028-05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9.004

收稿日期: 2018-11-27,修回日期:2019-03-28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研究课题“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研究”(Z20180037);湖北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人员利益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研究”(2018ADC005);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科技奖励奖后跟踪服务与管理创新研究”(182400410157)

作者简介: 危怀安(1965—),男,湖南华容人,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张成伟(1979—),男,河南新乡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

标签:;  ;  ;  ;  ;  ;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逻辑起点与对象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