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势_品牌服装论文

服装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势_品牌服装论文

服装服饰市场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服装服饰论文,竞争态势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业内不同类型企业间的竞争。

近几年来,上海服装服饰工业企业向多元化发展,在竞争中众多企业平行发展的格局被打破,龙头企业依靠科学管理、品牌创新、完善的销售网络、人才及产品开发优势,其强势特征日益明显;而一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没有品牌优势,只生产大众化产品,只能参与低水平竞争,从而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2.与竞争胜败密切相关的市场定位。

上海服装服饰市场消费层次分化日益明显,更需要企业找准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2000年全市服装服饰类商品销售总额284.15亿元,比上年252.09亿元上升12.72%,比1998年的235.79亿元上升20.5%。由于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消费层次进一步分化,表现在服装服饰消费上则是:低收入群体购买能力有限,难以满足自身的潜在需求;中、高收入阶层对服装服饰的需求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高,讲究品位和流行,参见表1、表2。

表一:2000年上海城市居民各类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情况

┌────────────┬───────┬────────────────────────┐

││ │ 其中 │

││总平均││

││ ├────────┬───────┬───────┤

││ │最低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最高收入户│

├────────────┼───────┼────────┼───────┼───────┤

│可支配收入 │11718.01(元)│6169.40(元)

│10528.95(元)│23848.66(元)│

├─────┬──────┼───────┼────────┼───────┼───────┤

│ │ 实际支出 │567.37(元) │ 257.04(元) │ 509.87(元)│ 1106.50(元)│

│ ├──────┼───────┼────────┼───────┼───────┤

│衣着消费支│占可支配收入│4.8% │4.2%

│4.8% │4.6% │

│ ├──────┼───────┼────────┼───────┼───────┤

│出│ 比总平均 │—— │ -310.33(元) │ -57.50(元)│ +539.13(元)│

│ ├──────┼───────┼────────┼───────┼───────┤

│ │比最低收入户│—— │ —— │+98.4%

│+330.5% │

└─────┴──────┴───────┴────────┴───────┴───────┘

表二:2001年上海城市居民各类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情况

┌─────────────┬──────┬─────────────────────┐

│ ││ 其中│

│ │

总平均

│ │

│ │├──────┬──────┬───────┤

│ ││最低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 最高收入户 │

├─────────────┼──────┼──────┼──────┼───────┤

│可支配收入│ 12883(元)│ 6103(元)│ 11242(元)│ 30887(元) │

├─────┬───────┼──────┼──────┼──────┼───────┤

│ │ 实际支出│ 577(元) │ 387(元) │ 516(元) │ 1105(元) │

│ ├───────┼──────┼──────┼──────┼───────┤

│衣着消费支│占可支配收入 │4.5%

│6.3%

│4.6%

│ 3.6%│

│ ├───────┼──────┼──────┼──────┼───────┤

│出│ 比总平均│——│ -190(元)│ -61(元) │ +528(元) │

│ ├───────┼──────┼──────┼──────┼───────┤

│ │ 比最低收入户 │——│——│+33.3% │

+185.5%

└─────┴───────┴──────┴──────┴──────┴───────┘

3.竞争对手林立,沪产品牌承受的竞争压力加大。

我国服装服饰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的市场效果日益明显。总的趋势:服装类商品由以中低档需求为主转向中高档需求为主,尤以中高档需求增长迅速;由以少数品牌竞争转向多品牌竞争的格局;由以百货业经营为主转向多种业态共同经营,销售渠道增长迅速。在那些处于上升时期的服装服饰市场上品牌竞争激烈,竞争形式已经升级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我国及各地区的市场看,正在形成之中的上海、北京、宁波、温州、杭州、厦门、武汉、大连等地的服装服饰品牌特色明显,并且在全国市场的流动性增强。据2000年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信息网络十大商场八大类服装品牌销售统计显示。在40个排行榜前五名的品牌中,沪产品牌占有32个席位,优势明显。但在全国市场上沪产品牌占有率却不能令人满意。

4.主要竞争对手的基本态势。

目前上海服装业总产值、出口创汇额处于全国各地服装业的前3-4位,仅次于广东、浙江,与江苏不分上下。因此,上海服装业在国内市场主要竞争对手是广东、浙江和江苏。

广东的优势是临近港澳,外商投资多,信息传递快,服装工业起步早、发展快,已经形成广州、东莞、虎门、中山、沙溪等服装产销集散地,但大多数服装生产企业是来料加工型,较少有自己的品牌。

浙江省原来是西服之乡,当地政府大力扶植服装业,企业机制灵活,形成宁波、温州、杭州三大服装生产基地,辅以绍兴纺织品市场、濮阳羊毛衫市场、织里童装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等大型市场的兴起,现已走在全国服装业同行的前列。

江苏省地处平原,近邻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依托原有纺织服装业基础、劳动力充沛、工业成本较低等优势,拥有了康博、红豆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其服装业稳步发展。

5.上海服装业竞争态势的发展趋向。

上海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世界500强企业已有半数进驻上海,其中有世界最大采购商(也采购服装)。

上海服装服饰业基础良好,有当地的大纺织和大商场的支撑,如今又逢改革开放、浦东开发,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著名企业入驻,并且上海服装业主动加强与邻近地区同业的合作,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强大的长江三角洲服装服饰经济圈。江、浙、沪2001年服装产量、产值及出口创汇占全国服装行业总额的60%以上。1997年7月上海服装行业协会调查资料表明,在沪上亮相的境外服装品牌有141个,到2000年7月猛增至306个,涉及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意大利的92个、香港39个、美国39个、台湾32个、法国30个、日本国6个、美国14个、韩国11个。境外品牌的大量进入,加大了对上海品牌的竞争压力,也激励了上海品牌的竞争斗志,更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天天零距离接触境外品牌服装的进展,为上海服装设计师们掌握当今世界时尚流行趋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为提升上海品牌竞争力提供了比国内其他城市优越得多的基础条件。近几年来,宁波杉杉集团的总部和设计中心迁至上海浦东,温州报喜鸟集团在上海松江建造了现代化西服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为4.5亿元人民币。这些境外品牌和外地品牌的生产企业融入上海服装业,必将迅速增强上海纺织服装业的整体竞争力和促进行业总体素质的提高,为共铸上海成为世界时尚之都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上海服装业的竞争态势将越来越好。

标签:;  ;  ;  ;  

服装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势_品牌服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