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在图们江国际开发中的应用_珲春论文

鄂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在图们江国际开发中的应用_珲春论文

图们江国际开发中的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珲春论文,图们江论文,经济合作论文,边境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称合作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特区办批准设立的,是珲春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它位于吉林省珲春平原南部,地处中、俄、朝三国接壤地带,濒临日本海,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计划开发的图们江下游地区的中心。该区所处的珲春经济开发区与俄罗斯的滨海自由经济区、朝鲜的罗津——先锋自由经济区相连接,成为图们江下游地区国际开发的关键地区。

合作区的设立与建设

1992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一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一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在一片水田和荒地上全面开工建设。合作区面积16.67平方公里,近期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2.28平方公里。按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于2.28平方公里起步区及其边缘的“六通一平”(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排水、供热、平整土地)工程的资金,三年之内要达到人民币4亿多元。截止1994年6月,在不到20个月的时间内,合作区已投入1.5亿元,用于“六通一平”工程,使合作区初步具备了生产、生活条件。

道路工程。起步区的主干道宽40-60米,次干道宽20米,总长度29公里。现已铺设5条主干道的砂石路和部分混凝土路面,总长7.5公里,铺设小区次干道17条,总长10公里,建成了3座跨越明渠的砼桥梁;总面积4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

供水工程。已建成一座日供水能力为5000立方米的水源井及渗渠。300立方米的储水池和二级泵站也已投入使用。起步区形成了功能配套的输水管网。区内已竣工楼房实现全部供水。至1993年底累计投资近千万元。

供电工程。起步区内工业和民用供电,由容量为3.15KVA×2一次性变电所承担,另有1座二次变电所和6个箱式变电站。目前已累计投资4000万元。发电厂到合作区66千伏输电线路的54级铁塔已架设完毕,合作区与市区10KV联网完毕,并输电运行。另外,二次变电所和4座开闭所已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

通讯工程。合作区12万门程控电话通讯大楼于1994年4月开工,其中6000门程控电话计划1995年年初开通。目前,珲春市邮电局至合作区400对线通讯线路已经铺设完毕,并开通电话。已铺设通讯电缆槽5694米。累计投资700万元。

排水工程。起步区内铺设雨、污水排水管道28公里,完成检查井1035座,雨水口630座,投资累计逾2000万元。

供热工程。已建起一座4137平方米30T/h的锅炉房及附属工程。2台10T蒸汽炉已投入运行。现在进行第三台锅炉的安装。691万平方米的1号和5号换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铺设供热管网8047米。起步区所有峻工工程均已供热。累计投资近3000万元。

土地平整。完成平整场地75847平方米,投资40万元。

在进行“六通一平”建设的同时,合作区兴建了一批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配套设施,已建成的有:保税仓库,占地8万平方米,全封闭仓库2座,半封闭仓库2座,高级和普通停车场各1个,露天货场2个,可以同时存放机动车4000台,钢材4000吨,其它货物20000立方米。一号标准厂房,面积12000平方米,按国际标准建造,现已正式对外承租。此外,还建成了合作区管委会办公楼、医院、中、小学校、农贸市场、综合办公写字楼等,共投入资金6000万元。

虽然合作区建设刚刚起步,却已经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截止到1994年6月,合作区共审批项目383项,其中工业项目81项,房地产成片开发项目85项,正式出让土地面积160平方米,已开工建设项目64项,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审批经贸公司141家,国内外在合作区设立办事处16家。目前已有9家工业企业投产,投资总额近4000万元,其中起步区内有3家,即中韩合作的高档纯棉针织袜厂,中澳合资的卷帘门厂,真空镀膜玻璃厂。

一批外商投资建设的旅游、商业住宅等经营性项目也已陆续开工建设。主要有由珠海东大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惠华贸易公司和香港亿安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太阳山庄,远期规划占地2.8平方公里,先期开发面积70公顷;哈尔滨松蕾集团投资的“松蕾花园”;兴盛实业公司的点式住宅楼;北京中福公司的“望三国”别墅群;亚达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亚达别墅群;中韩合资的江南综合楼;蜀珲集团公司的商住楼;台商和国内客商投资兴建的商业一条街等。以上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近13亿元人民币。

合作区对图们江国际开发的影响

珲春经济开发区暨合作区的开发不仅对加速发展珲春——延吉——吉林—一长春沿铁路线经济开放带和珲春——图们——龙井——安图——长白——临江——集安边境经济开放带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振兴吉林省经济至关重要,而且与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开发密切相关,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珲春经济开发区暨合作区的设立,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计划由设想步入现实。

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运输条件、开发潜力等方面,图们江下游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种种原因,这块土地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8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的新形势下,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开发日益受到当事各国及国际社会的重视。1991年10月2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联合国总部郑重宣布了图们江流域开发计划,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赞助下,东北亚6国将在中、俄、朝交界的图们江三角洲地区,用20年时间,筹资300亿美元,兴建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区。联合国UNDP构想了三种开发方式,既:一是周边国家在各自区域内建立并开发一个或多个地区,并在政策和管理上进行某些协调;二是周边三国在各自区域内建立并开发一个地区,三个地区彼此相连,三个管理部门可望通过政策和管理上的协调形成一个特别区;三是三国在图们江三角洲划出土地建立特别经济区,共同管理,促进其开发。

伴随着珲春经济开发区暨合作区的建立,俄罗斯加快了其“大海参崴自由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相继设立了海参崴、纳霍德卡等自由港,纳霍德卡、哈桑等经济特区,扎鲁比诺对外出租港等,使滨海地区成为远东乃至全俄开放程度最高、吸引外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朝鲜也在其图们江地区的6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设立了其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自由经济区——“罗津——先锋自由经济区”和清津自由港,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有关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为了与中国珲春经济区联接,朝鲜最近又将自由经济区扩大了125平方公里。

图们江地区形成了三国三个经济区互为依托、相互依存,彼此促进、互为补充,相互竞争、相关发展的态势。形成了UNDP构想的第一方式的雏形。

合作区带动了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开发。

图们江地区三国中,中国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建立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设立是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尝试。珲春市被国务院批准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后,享受类似于沿海开放城市的较宽松的政策。吉林省政府把边境管理和经贸合作方面的10项重大权限下放给珲春市,并给予珲春市在土地税收、引进资金、引进人才等方面20条优惠政策。合作区内实行的一些政策,比珲春享受的优惠政策又明显优惠许多,在外商投资,国内投资和土地使用等方面都加大了优惠幅度。健全的优惠政策体系改善了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事实证明,合作区的开发模式、发展速度、产生的效益,是俄罗斯和朝鲜的自由经济区所不具备的。合作区的成功发展不能不波及到图们江地区的其他自由经济区,从而促进与加速图们江地区的整体开发。并且,通过扩大和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实现(在图们江地区)多国合作、共同开发的构想。

合作区顺应东北亚地区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图们江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加强区域经济分工和互补性。

合作区的规划考虑到东北亚和图们江地区的经济结构,结合本地资源的优势,确定工业发展和引进重点。

合作区优先发展以轻工、纺织和食品为主的出口加工业,包括新型家电、电源及灯具、新型电池、玩具、新型包装材料和中高档服装、鞋帽、棉、麻、丝、化纤织物、无纺织布等,以及保健食品、饮料、风味食品、方便罐装食品、特色糖果、高档酿造食品、保鲜蔬菜等。发展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产业: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电子原器件、办公自动化设备、微电子、发展化工、机电和新型建材,主要是精细化工、高档化妆品、制药、化学助剂、试剂、添加剂、高档染料、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等,各种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及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及精密模具,新型陶瓷建材、复合材料、塑料合金、轻质高强度新型建材、高档新型装饰材料和涂料。

合作区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生物工程、激光技术工程、稀有金属、人工晶体、磁性材料。

合作区注意开发利用本地资源,主要是利用木材资源优势,利用野生动植物、果树和畜牧资源,开发高档产品,开展深、精加工,推广绿色食品等。

合作区的产业和科技的发展,将大大改善东北亚各国间的地域分工结构,充分发挥东北亚各国在垂直分工和区域分工方面的优势,推进区域集团化进程。

更好地发挥合作区在图们江国际开发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在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的作用,合作区提出了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

发展目标方面,合作区1994年计划基本完成起步区的“六通一平”;1995年使起步区初具规模,做到设施比较完善,服务设施功能比较齐全,内外贸易比较活跃;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人民币,使合作区成为本地区的主要出口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合作区将落实以下各项工作。

1.坚持招商引资与自我发展并举。积极组织、参与国内外招商活动。

2.准备好一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加强招商引资服务工作,提高效率。认真兑现引进项目奖励政策,鼓励各界人士引进工业项目。协助日本日中东北开发协会落实在合作区兴办的工业团地的选地、选址,使日本企业集团尽早开工建设。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家经贸部决定1995年在珲春举办国际性的大型招商活动,将有世界500家大企业参加,为合作区提供了吸引外资的一个好机会,合作区认真准备,落实一系列招商项目。合作区同时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一方面依靠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另一方面,利用合作区的优惠政策积极兴办直属企业,增加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合作区开发建设。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房屋开发、信息服务,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并建立起以生产资料为主的各类交易市场,尽快使合作区成为本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贸易中心。发展金融业,吸引国内银行、外国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在区内设立代表机构和营业机构。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民办金融机构。

4.抓紧筹建保税区。吉林省政府已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珲春保税区,省政府决定保税区设在合作区内,由合作区管委会统一管理。保税区的设立,不仅会积级推动珲春和吉林省的开放开发,而且对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开发将发挥积极作用。要抓紧准备,研究和制定保税区的机构体制、规划设想、管理办法和优惠政策,待国家批准正式公布后,立即全面开展建设。

5.做好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的人才培养工作。国务院特区办决定在国内开办2个开放地区人才培训中心,其中一个设立在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内。培训中心将负责为国内各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培养管理人才。合作区将配合特区办筹措国内、外资金,争取使培训中心早日建成。同时,依托省内外国家重点院校,通过举办高级进修班和应用型研究生班,解决图们江国际开发所急需的人才。开展图们江国际开发的理论研究,成立专门科研机构,就经济区(合作区)在图们江国际开发中的作用、特点、发展模式及各国经济区相互关系等开展研究。创造条件,争取同俄、朝两国与自由经济区有关的科研单位联合研究,并为日、韩和其它国家的科研机构开展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提供方便。

6.进一步推进改革步伐。要进行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集团公司。大力推行股份制,加快组建图们江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使其成为合作区最有实力的公司。继续深化完善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使各行政部门职权尽快到位。着手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合作区的金融机构,融通积累资金,争取设立合作区招商合作银行或招商信用合作社及证券交易机构。

合作区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会在加强与图们江地区各国间的贸易交流、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为图们江各国自由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和思路方面提供借鉴。

标签:;  ;  ;  

鄂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在图们江国际开发中的应用_珲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