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课”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到五个结合_教学理论论文

在“两课”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到五个结合_教学理论论文

“两课”教学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做好五个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思想论文,两课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是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且载入党章。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高校特别是“两课”教育教学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强调:“各类大中专院校要把学习十六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党团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并指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首先要抓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中心环节。”教育部在最近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当前高校特别是‘两课’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下大力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编成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知对如何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笔者根据自身学习体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必须处理好如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在贯彻内容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十六大报告结合起来。

十六大的召开,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十六大报告是十六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要学好十六大报告。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所做的这个报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新世纪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党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两课”从相关理论角度,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更新教学内容,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重要作用。

在十六大报告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是这个报告的灵魂。“三个代表”是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的,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对其内涵做了系统深刻的阐述。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进行了科学阐述,进一步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并且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党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学习十六大报告,必须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灵魂和主线,才能学深、学透。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报告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两个重要方面,必须紧紧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二、在贯彻途径上,把全面渗透与单独开设结合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内政、外交、国防以及治党、治国、治军的各个方面,内容覆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德育课的各门课程。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首先要做好在各门课程中全面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工作。要紧密结合“两课”的教学实践,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主要观点与各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应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主干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一脉相承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侧重从哲学理论的角度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路线基础、唯物史观根据,“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课侧重从历史渊源的方面,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历史继承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重大成果,“邓小平理论”课着重在现实的层面,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等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这门课程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为贴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重点课程。当然,其他课程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程都应结合各自的内容和特点,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各门课程应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既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也要防止互相脱节。为了更好地推动“三进”工作,教育部相关部门最近组织了专家学者对“两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修订,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为各门课程贯彻十六大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依据。

在各门课中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一种途径。在“两课”教育教学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学校,应能够以单独形态开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编写专门的教材,配备专门的教师,进行专门的讲授,全面系统地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理论渊源、内容体系、精神实质、贯彻要求、实践意义等内容,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龙去脉、内容实质有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这对于学生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信念,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在贯彻方式上,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

当前高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方式、方法、手段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要进一步推进高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发挥“两课”教育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提高“三进”的效果,还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下功夫。笔者认为,要把理论课讲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好,必须在把握理论课堂的同时,开辟实践课堂,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使“三进”工作更加扎实持久、富于成效,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进入大学生头脑,并且指导自己的行动。

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有生命力,学习理论只有结合实践才能真正学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式。在“两课”的课堂教学之余,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展开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活动,利用实习锻炼、参加志愿活动的机会,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了解到国情、社情、民情,得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从中印证、理解、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大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使学与用结合起来,升华了思想情感,获得了不同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这种效果是课堂教育所无法取得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请英模人物做报告,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开展读书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成立理论研究小组,组织党团活动,进行黑板报评比,精心布置橱窗,都是很好的教育形式,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中,陶冶情操,接受理论,提高境界。

发挥网络优势,开设专题网站。校园网由于具有快速便捷、受众多、容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形式。在“两课”课堂开展“三进”工作的同时,必须注意利用网络的特点,开设“两课”教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的专门网站。建立信息资源库,把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学生,可以网上浏览,随点随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信息量;制作开发融思想性、知识性、直观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理论难题;开辟网上论坛,教师组织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网上讨论,让学生通过BBS发表思想,交流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开设教师电子信箱,与学生在线交流,跟踪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可以大大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这些方式利用得好,可以极大地提高“两课”教学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效果。

四、在贯彻目的上,把学习贯彻与努力践行结合起来。

邓小平曾经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如此,既要掌握理论精髓,把握精神实质,又要用思想来指导行动,用行动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目的在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忌表现在形式上,停留在口头上,满足于分数上,而是要通过学习教育,最后落实到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上。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刻苦学习,做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取决于知识、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大学生只有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然而少数大学生危机感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创新意识不强,有追求“六十分万岁”的,有考试作弊的,有论文抄袭的,这些都与“三个代表”的要求相距甚远。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加强修养,做先进文化的模范代表者。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阶层,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理应走在社会的前列,在思想道德方面理应成为社会的楷模。然而,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大学生不守诚信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的学生上学时接受了国家贷款,毕业后逃避还款义务;有的在毕业自荐表中弄虚作假,欺骗用人单位;有的替别人充当枪手,助长社会不正之风;等等。这些既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也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格格不入。要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模范代表者。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摆正位置,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促进者。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一方面要刻苦学习,努力成才,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才识贡献给国家,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这是大学生人生价值所在。但目前一些大学生奉献精神不够,社会责任感不强,一些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把大部分精力用来准备出国,出国后往往学成不归,造成人才大量流失,一些人不愿到基层、边远等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怕吃苦、图舒适。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就应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国家至上,集体优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五、在贯彻要求上,把武装学生与武装教师结合起来。

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学生头脑,首先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进入自己的头脑。“两课”教师多学、早学、学深、学透,是高质量做好“三进”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这就要求,一方面,“两课”教师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意识。只有先武装好自己,然后才能武装别人,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不可一知半解,不能似是而非。而是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理解“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个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另一方面“两课”教师不仅要在理论上精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真懂、真教,还要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实践者,做到真信、真行。身为“两课”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更要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人格。身教重于言传,要让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不仅要在言传上下大力气,更要在行动上下功夫。如果教师自身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即使有满腹才华,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也不会真信,更谈不上真行。所以,“两课”教师要做好“三进”工作,必须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知行合一。

标签:;  ;  

在“两课”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到五个结合_教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