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施工策略论文_刘鹏宇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施工策略论文_刘鹏宇

身份证号:41052119881103****

摘要:近来,建筑物安全问题屡屡见诸报端,除此之外,各种工程大楼、公路桥梁事故也屡见不鲜。这样的工程在建设时浪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成后又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建筑物的安全度受到了广泛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度;影响因素及对策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建筑结构的设计不科学

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的设计是其中的关键。建筑设计产生的质量问题频发,因为建筑结构设计者存在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建筑结构的设计和现实情况不符,造成各种安全隐患及其他问题的产生。设计者因缺乏安全意识更注重建筑设计的外表、施工成本等方面,缺乏对建筑质量的重视。部分设计者只注重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其较大地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必须重视对设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素养以及设计水平。促使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更加重视建筑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还应充分考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思考,从而避免因过分注重外观却忽略建筑结构安全性而导致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建筑物抗震强度不合格

最近,我国发生多起大小不一的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也体现了建筑物抗震强度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我国较多建筑的抗震强度并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所以,建筑物抗震强度成为建筑物安全性中的重要因素。较好的抗震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直接的影响。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近些年来我国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对以往建筑行业抗震性的依据起到了有效的补充。其提出建筑抗震性能的基本要求,成为目前我国建筑的基本标准。但是,一些建筑公司仍然缺乏对抗震性能的重视,有关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也持以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一些设计人员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落后,并不能满足现实的设计需求,导致抗震设计仅仅成为表面工作,在现实中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给建筑的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1.3严格把控设计中不负责任的现象

目前,在部分公司在结构设计中,为节约成本,提高收益,过分地进行钢材等材料的节省,却忽视建筑的质量及安全性,从而造成建筑材料的短缺,造成建筑各方面性能的减弱,导致建筑物的质量及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按照有关条令,就建筑物的钢筋配筋率而言,政府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同的建筑部位,其配筋率也存在区别,为此设计者必须要严格监管结构设计中的配筋率。此外,部分公司为降低施工成本,使用冷轧变形钢筋,这种钢筋虽然具有较高的强度,然而脆性大并且韧性小,不利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然而,部分公司明知这种钢筋的缺点,但仍在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虽然公司因此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却给建筑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损害。对于这种现象,有关部门应严格监管,对于出现类似情况的公司,要给予重罚,以儆效尤。

2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施工策略分析

2.1与时俱进转变设计思想,提升结构设计安全度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要与时俱进的转变设计理念,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建筑工程设计既能保障建筑物的外观满足多样性的同时,其实用性与安全性同步得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不断提升安全风险意识,并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固性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在面对实际设计问题时能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实际安全相关规定进行科学规范的处理,防止安全问题进一步扩大影响。在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要利用好相关技术以及专业设备,不断增加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结合目前国家传统建筑施工方式,不断革新优化建筑设计及施工。与此同时,面对当下建设单位以及房产开发企业一味要求降低建筑含钢率的问题,相关涉及人员及设计企业单位应该提倡合理的建筑含钢率,避免为了迎合房产企业一味降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钢筋含量。

2.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物的安全度设计工作时需要不同的部门及专业人员的协同工作,相关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做好日常工作中与各单位不同部门专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工作,以确保建安全度设计设计工作的稳定性能以及方案可行性,增加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认知程度,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设计施工方案的局限性。在实际工程设计工作过程中,各专业部门之间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与互助的工作关系,在工程设计方案上增加配合关系,确保各建筑工程设计部门都可以参与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度设计中来,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准确程度。

2.3强化建筑设计监督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发展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需要相关专业部门进行协调解决。在现行的制度规定下对结构设计工作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监督单位要根据有关要求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将监督制度应用到具体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并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从而不断完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工作。

2.4提升建筑构件承载能力,确保构建使用安全

建筑结构进行安全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确保相应的建造构造安全适用,在预期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满足各种工程预期作用,同时确保经济效益合理化。因此,在具体项目建筑结构设计中既要满足建筑设计的安全合理性,同时又要符合一定的经济预算,再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处理:①需要对建筑物各种荷载进行科学的研究与计算,其中包括构件自身重量因素、人群重量因素、风压以及积雪压力对建筑物结构所造成的各类效应等等。②要加强结构设计以及结构构件对以上这些何在内容的应变性能方面的研究。建筑结构以及构件实施受力的计算依据是构件的承载能力状态,只有建筑结构以及构件极限得到满足状态的最大承载能力,加上严格的建筑施工质量,才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结构及其构件能够满足建筑物安全功能的需求。

2.5进行新技术、新软件的开发与改善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设计技术、设计软件的作用十分重要。现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也在持续增加。其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而言是一大挑战。与此同时,软件和技术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部分旧的力学模型已不能满足复杂结构设计的需求,其对于复杂结构承载力的设计不够合理,数据计算也不够精确,进而无法有效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计算机程序对结构设计的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许多情况下为实现设计目标,不得不将计算过程进行简化处理,从而配合软件的能力。因此,要想全面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必须将软件技术的开发放在首位,不断创新,使软件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符合现实的需要。

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化建筑在满足日常居住生活需求的同时还需要能够最大程度上完善建筑功能设置,在不影响建筑物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物的功能性以及美观性不断与时俱进的进行革新与优化。对建筑结构安全度设计来说,要不断与时俱进的丰富专业设计人员的知识与能力,在传统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融合新的技术工艺以及设计理念,以提高建筑结构安全度设计的实效性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马小刚.浅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4):168.

[2]宋丹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

[3]孙红林.浅谈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J].低碳世界,2016(23):151.

论文作者:刘鹏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施工策略论文_刘鹏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