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高等学校论文

论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高等学校论文

试论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它不仅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新的进程,而且也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课题。

高等教育是教育纵向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它所培养的学生直接到社会工作,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将有利于加快和深化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领域各项内容改革,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确立,有利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等等。正确理解和处理好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研究高等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教育与其他各种社会关系中存在着的最直接最本质联系的关系。因为社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是通过经济基础实现的。历史上教育总是受经济的制约,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又最为直接、最为敏感,也最为深远。这种制约与反作用的内容,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其发展速度、规模、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看,无不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已往产品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统的过多,包的过死”,教育经费统一由国家拨款,招生计划由国家统一下达,毕业生分配由国家统一承包,致使高等学校缺乏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事实告诉我们,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里,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在研究教育受到经济制约问题的同时,还应该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问题。注重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基本特征、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学校的职能研究,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高等教育影响着市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将会使我们在办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从客观来说是协调关系,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从时序来说,教育发展具有超前性。因此,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

统计资料表明,近代先后成为科学中心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其科学家高峰期都超前科学中心20-50年,而各国教育高潮期又超前科学家高峰期20-50年,可见教育的超前发展对这些国家后来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日本经济腾飞的事实,日本人自己总结出是教育超前的结果。南韩、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是教育超前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发展,要做到适应性的超前,同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首先,教育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要与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相适应。一切脱离经济发展的教育发展是有害的,同时也不可能实现。

其次,教育的结构要和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相适应。就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系统而言,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决于它的结构;经济发展战略系统的本质是以产业结构为纽结的产业部门战略。因此,教育的结构要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必须使其和产业结构相适应。

第三,教育发展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现代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说明,教育发展培养的人才,必须和产业结构演变速度同步,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未来的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行性的特点。教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发展,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它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既对教育发展提供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又对教育提出不同要求。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体系、结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乃至人才规格,无不与那个国家生产发展水平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决定。

二、经济发展是高等学校职能变化的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但是,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是两个不同研究领域,探讨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能使我们对高等教育自身领域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即高等学校的职能得到更清楚的了解。

(一)高等学校职能的变化。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一般认为具有三种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初建时只有培养人才的职能,到18世纪60年代世界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把科学的发展引入了高等学校,由于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使高校由培养人才的单一职能变为有科学研究的两种职能。到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大学要为地方社会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高新技术革命的出现,高校形成了高科技产业,使高校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这说明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变化。但是应该强调的是,对三大职能谁主谁次有个理解问题,我们认为最主要的职能是培养人,这是由高等学校的本质所决定的,高等学校要培养出高质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不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那是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这说明科学研究职能所处的地位。关于如何处理好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关系,实践说明二者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事科学研究要从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出发,脱离教学,不与教学结合的科学研究,就不能保证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职能的质量。

从上述情况看,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中最本质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其理由是:就教育的本质和属性来讲,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的活动。中外不同时期的许多教育家,尽管他们反映的哲学观、社会观、伦理观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就学校教育过程来讲,教育总是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与体力的活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一活动的要求而进行的。就教育对生产的作用来讲,也要把人的培养作为主要职能。人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人的素质,包括智力与品德,主要是由学校教育培养决定的。就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来讲,也主要是为了培养人。

(二)对我国高等学校职能的认识。我国高等学校的职能既具有与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职能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个性。清华大学李卓宝同志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教育本质与大学职能等问题》一文中提到,在我国的老解放区,毛泽东同志创办的抗日大学、延安大学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明确的。既要求学校在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又提出知识分子要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建国后,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地把毛泽东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规定为我国的教育方针,说明我国的高等学校与西方的高等学校相比,不仅有共同之处,也有质的差别。

我国结束“文化大革命”,经过拨乱反正,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把国民经济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我国高等学校发展三大职能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邓小平提出的“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必由之路。向重点大学要人才,不把教学质量搞上去不行,教学质量搞上去,不提高科研水平也不行。与此同时重点大学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行,因为脱离社会实践活动既学不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思想,也就培养不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当然,对高校职能的发挥,对不同的高校不能要求一律,要从实际出发。

三、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指的是教育和一定生产相联系的生产力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生产力的具体内容时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在这里是从人和物两个方面概括了影响劳动生产力高低的客观条件。这说明,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培养和提高,还有物的方面,劳动工具的改善和革新,都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同时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教育内容、培养人的规格与质量、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等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发展总是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办教育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办多少学校,有多少人受教育,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并要看它与教育提出的客观需要而定。从教育的发展史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发展速度很慢,规模很小,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不很发达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为发展教育事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教育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大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其相适应,保证为社会需要培养具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合格人才。所以,要想使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得到不断发展,就必须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目的。所谓人才培养规格,指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人才的质量是教育目的的反映。诚然,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教育目的在阶级社会中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然而这并不是说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目的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不同社会的教育目的,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与不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制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内容和学校专业学科的设置。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要求教学内容和专业学科设置相应地进行改革和更新。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学校的专业学科设置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近代自然科学领域不断取得的新成就,使数、理、化的教学内容日益得到更新。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像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激光等工业的发展,要求学校教学相应地改革,这就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专业学科。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这样就要求参与生产的劳动者,必须具有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管理的实际才能。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受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所制约。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的改进。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封建社会,教学内容是封建伦理道德,教学的组织形式也是因循守旧的个别教学,教学方法、手段是教师口传身授的单一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出现,改进了教育的个别教学,产生了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科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手段上,只是靠教师的口头讲,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的,必须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展示所探讨的事物,这就出现了演示、实验、实习等教学方法。教学仪器设备不断丰富,使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当今生产力已经进入“电子时代”,很多国家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如广播、幻灯、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此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由于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教育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于是出现了函授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卫星电视教育等远距离教学形式。

教育受生产力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但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又起促进作用。马克思说:“充分发挥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为生产力的发展培养劳动力。在生产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这里所说的劳动力是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能使用生产工具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人能成为生产力的因素是有一定条件的。当一个人尚未掌握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时,他只能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力。要使这种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把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是使人与知识相结合的最有效形式,所以,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教育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教育的过程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的过程。

2.教育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生产的发展水平的高度是以生产工具的先进性为标志。先进生产工具的创造和革新,对工业的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直接结果。而科学理论及其技术的研究,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科学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学校教育。教育是人力开发的重要工具,通过教育传递科学技术知识,以此提高人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培养人们的创造能力,这实际上是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四、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也在广泛建立和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家15个部委、30个省市建立了人才交流机构,全国已有人才服务机构2500多个。目前,我国高校已进入人才市场,是人才市场供方的主体。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直接面对人才市场,参与人才市场活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进入人才市场,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导下通过学校推荐,学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正在形成。除对师范学校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为了适应高等学校学生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的需要,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力度。

(一)“双向选择”是人才市场的基础。人才市场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专门人才就业和流动的领域。它不仅要发挥人才流动的导向作用,使用人单位获得急需人才,并能直接及时地将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校,为学校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科学地调整高校内部运行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因此,人才市场将沟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调控学校根据市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人才市场是以“双向选择”为基础的。即用人单位有录用毕业生的自主权,毕业生也有选择用人单位的权力。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找到双方的融合点,强化了双方的自主意识和选择的自由度,这样落实工作比较容易达到思想的统一和个人心情舒畅。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毕业生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就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展示自己,推荐自己,以取得用人单位的赏识,这必然会产生竞争。毕业生作为高校教育的成果,拿到市场去检验,合格不合格,对路不对路,社会欢迎与否都要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来衡量,接受社会的客观检验。因此,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也必将伴随着高校之间开展竞争。它必将推动高校的全面深化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市场调节机制,为人才流动创造必要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产品、产业结构要做相应的调整,促使科技人才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海洋里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这就迫使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中迎接严峻的挑战,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迫使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为适应市场需求,必须提高教学质量。人才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产品”。学生的质量就是学校的质量。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将促使高等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求使自己的毕业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高校将会针对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和适需情况,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及教学方法。另外更要严格学籍管理,对学生实行奖优罚劣,这是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的关键。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允许跳级,攻读第二学位,或提前毕业,并免交学费和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对品学不好的学生要实行留级、退学、开除。补考重读的要高额收费。淘汰了的名额,可补招插班生,使大学生有进有出,给人才培养带来活力。

改革现行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毕业生分配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教育与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接口”。通过这个环节把毕业生安排到各个工作岗位上去,同时反馈回来的社会需求信息又成为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重要依据。

人才市场的建立,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动力和活力。但由于我国经济很不发达,人才市场很不完善,人才预测手段还相当落后,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人才供求信息还有较大片面性,如忽视对国情现状冷静的思考,不顾教育自身规律,处理不好,人才市场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不良的影响。这点必须充分加以重视,以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才供求关系。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缺乏完备的市场条件,人才供求中扭曲现象和流动中的梗阻现象还十分严重。有的单位宁可用三亲六故,不讲求知识、人才、专业。一些能力很差的学生照样可以挑选到很理想的工作,而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反而只能到别人挑剩的单位,不能人尽其才。这就可能迫使不少学生兴起找关系、托门子、送厚礼等求职之风,从而失去了打破“铁饭碗”,促进人才竞争的意义。所以,“双向选择”中的毕业生之间的竞争还要有立法保障。否则,很难说是公平竞争,这会严重影响高校的学风与教学质量。因此,高等教育结构还不能绝对地通过人才市场进行市场调节,而应采取“计划——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模式。

标签:;  ;  ;  ;  ;  ;  ;  

论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