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共存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兼论宏观调控及其运行机制_市场经济论文

邓小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共存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兼论宏观调控及其运行机制_市场经济论文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关于宏观调控及其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在实践中论文,市场经济论文,运行机制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贯串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这里,仅从宏观调控及其运行机制角度来谈谈我学习和研究的一些体会。

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近一年以后开始提出来的,即从1979年11月至1992年2月,先后有六次谈话,这些思想是一贯的。这表明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了重大转折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在实践中一次比一次深入,系统地提出这一创造性的理论。

首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用过“市场经济”这一概念。进入二十世纪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承认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了市场和市场经济开始形成。从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冷静地观察到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不同商品经济形态发展到一定高度存在的共性;认识到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于是就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也存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谈话中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①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还刚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的状况,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②这就是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概念;接着他指出,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③。邓小平同志不仅在这里指出了市场经济在不同性质的商品经济社会的普遍性,也同时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必要性,是表明“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此又解除了人们的顾虑,指出把利用市场经济“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④。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货币理论和市场的理论。

其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即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这种传统观念,根源于历史上前苏联斯大林提出的计划经济,他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同义语,而把市场经济作为计划经济的对立面,即当作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传播到各社会主义国家加以推广和使用。这样,就根深蒂固地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针对这一点,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视察的重要讲话中则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⑤那末,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呢?邓小平同志对此十分严肃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⑥这不仅使人们明确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且解决了多年来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模糊认识,使人们真正认识和领会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1月18日至2月11日南方视察的重要讲话的精神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这一经济体制是“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它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一方面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另方面,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它进一步表明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有了重大发展。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决定了要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进一步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正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依据。早在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在回答提问中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⑦

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以上思想来自实践,并进一步认为,要从根本上改革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这样做是否违反社会主义原则呢?没有。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⑧

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始终没有离开他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也是他1979年第一次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所构想的主要内涵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根据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市场机制,这正是贯彻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一科学设想的转折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了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时,在党的文件中虽然还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这一科学设想,决不是为主为辅的关系,因为作为摆脱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共处于一体的、内在统一的,即要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手段,共同发挥其主导作用。但是这种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既存在特殊性,又存在普遍性。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指出计划和市场,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经济手段”(同前引),这就使人们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这一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在这以后,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既要认识到“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又要认识到宏观调控的另一重要手段,即通过市场,“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这就为我们经济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探索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及其基本形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党和国家遵循邓小平关于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及其在实践中的成效和发展

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党和国家遵循邓小平关于运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即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在实践中收到了成效,并使宏观调控形式得到了发展。在实践中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这实质上就是运用广义的计划调节和广义的市场调节进行宏观调控⑨。在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几年,国家也曾经运用广义的计划调节压缩社会总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全面运用两个“广义的调节”,则只有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有可能实现全面的宏观调控,解决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问题。因此在论证这一主题以前,我们观察一下1992-1994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1989-1991年这三年经济基本正常增长,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1992年以来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首先在1992-1993年出现了社会供需总量严重不平衡的情况,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第二个高峰;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更是80年代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出20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这几年消费基金也增长过快。如果在总供给中扣除国外供给(进口),则1993年国内供需差率为10.5%。所有以上这些问题,使货币投放量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导致1992年下半年以来经济进入了过热状态,一些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猛;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到两位数。这几年投资结构不合理,大量资金流入低水平、低效益的重复建设上,或盲目地搞房地产和开发区,而瓶颈部门和重要建设项目却投资不足。其次,进入1994年以后,开始解决上述矛盾,特别是开始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这是一方面。可是另一方面,这一年突出的问题是,物价居高不下,并且上涨幅度过高,这主要是由于农业问题引起的。这就是由于人们“重工轻农”,反映在近几年来对农业投入不足,耕地面积每年减少一千万亩;并且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特别是1994年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使粮食等农产品供应偏紧等等原因,形成了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涨幅过高,比上年上涨2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大约有13个百分点,群众反映强烈。针对我国1992-1994年发生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过高的情况,党和国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即运用广义的计划调节和广义的市场调节进行宏观调控。

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广义的计划调节压缩社会总需求和增加社会有效供给。

这里所说的广义的计划调节的内涵,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利用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搞好综合平衡。搞好综合平衡的核心,则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根据这样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经济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以下根本措施:

(一)在压缩社会总需求方面:第一,要搞好财政收支平衡,其中首先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同时要严格控制集团消费。第二,必须整顿金融秩序,借以加强宏观调控,控制货币流通量。第三,在整顿金融秩序的同时,也要确保必需的资金及时到位,以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第四,为了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要贯彻国务院的通知,解决投资增长过猛、在建规模偏大和投资结构改善滞后等问题。第五,从搞好综合平衡方面,还必须防止经济超高速增长。要使国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能控制在GNP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两倍,即比GNP增长速度高一倍的范围内,一般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第六,为了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要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分配关系趋向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国家财政的中长期平衡,使财政赤字(包括债券)控制在国民生产总值3%之内。

(二)在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方面:首先,要通过改革投资体制和调整投资结构来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其次,要通过财政税收改革实行分税制,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使中央有财力重点调整投资结构,从而有利于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最后,要大量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坚决制止乱占耕地,从而增加社会有效供给,稳定农民收入。其中重要经济措施之一,就是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既要首先发展农业,又要发展乡镇企业,借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快地增加社会有效供给。

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广义的市场调节,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实现综合平衡。

广义的市场调节是宏观调控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它的内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践中有了新的发展,这就是:广义的市场调节是以国家为主体,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等经济规律的调节作用,通过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等经济杠杆的调节和信息指导,或者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工程项目采取招标的方式,或商业部门直接参与市场的物资调剂,即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发生联系并发生作用的一种调控活动。广义的市场调节除了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外,还要运用产业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以便对长期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信号和市场导向的作用。这样就实现了广义的计划调节——综合平衡的核心要求,即社会总供需的基本平衡。

上面关于广义的市场调节的内涵中提到,国家要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等经济杠杆的调节来搞好宏观调控,其中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则是综合运用经济杠杆调节中的核心。为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要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对放开价格的重要商品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物价管理。即在放开价格过程中,要有利于价格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的要求,有利于价格起到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搞好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市场供应。但又表明,放开价格,不等于不要对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物价管理。为了降低物价上涨的速度,就必须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包括控制投资过快增长,控制财政支出,整顿金融秩序,提高银行存贷利率,以及财政部提高国库券利率,并实行保值存款和保值公债等等,借以大大减少市场上以人民币为代表的货币流通量,以保持币值和价格的稳定;同时,建立主要副食品、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调节基金,以适时利用这些基金,在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中发挥作用。物价管理部门必须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市场乱涨价加以制止,而决不能撤手不管。

与此同时,还要抓好我国农产品的市场调控,又要落实农村价格政策,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切实考虑农民利益,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证农产品的充分供应市场。作为企业家,要自觉地运用价格机制,学会正确制订价格的本领,参与市场竞争。政府要尽快地完善有关各行各业价格改革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办法,以便使价格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从1994年到1995年第一季度来看,通过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即通过运用两个“广义的调节”,宏观调控收到了成效。

(一)从解决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状况来看,1994年较之1995年有所改善。

首先,从总供给方面看,总体增长较快,基本上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43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增长速度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即农业,增加值823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21259亿元,增长17.4%(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668亿元,增长19.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691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即除以上之外的其它部门增加值14310亿元,增长8.7%。

其次,从总需求方面看,在平稳回落中保持了适度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得到一定控制。199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比上年回落30.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国有单位投资中,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邮电通信等投资比重上升,但农业和交通运输投资比重继续下降。2.消费需求平稳增长。3.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储蓄存款大量增加。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一部分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总的说来,1994年以来社会总供给保持了较快增长,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使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全年供需差率大体维持在基本正常界限。

(二)1994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财税、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等项重大改革顺利进行。一是在新的财税体制下国家税收执行情况基本正常,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二是中央银行严格控制信用总量,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得到较好的控制,使金融秩序正常。三是新组建的国家长期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已开始运作,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取得了新进展,整体金融在平稳健康中发展。四是外汇、外贸体制改革促进了对外经贸的发展,汇率并轨顺利,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过猛势头得到初步控制,从而使国家重点建设资金有了保证。六是价格改革和流通体制的改革取得新的成效,粮食、石油、煤炭等基础产品价格的提高,有利于理顺加工工业的比价关系,从而增强了基础产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七是在培育市场体系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运作能力。

(三)关于物价上涨幅度过高的问题,从1994年至1995年第一季度,已由高点向低点回落。

一方面我们看到1994年在物价涨幅中,食品上涨的因素占1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1994年与消费品价格大幅度上扬呈反向运动,即受“总需求过旺”影响最大的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升少降多(这里升少的价格,包括国家调升的价格,如石油、煤炭等基础产品的价格),全年平均约下降3%;其中黑色材料类和建筑材料类的降幅,1994年11月份比上年同期比较,分别降为13.1%和10.4%。这就明显地说明,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已起到了调节作用。到1995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已从上年的高点向低点回落。1995年3月各省(区、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与上年同月相比,全国平均上涨18.7%。

四、结束语

李鹏总理在1995年3月5日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首先提出要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外,又着重指出:“坚决控制物价上涨幅度”,“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确保物价上涨幅度比去年有明显回落、力争控制在百分之十五左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要继续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中央财政赤字不能比上年扩大,地方财政要坚持收支平衡。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三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李鹏总理提出的这三大经济措施,在1994年已经初步推行,现在的问题是,要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包括经济总量过热、农业投入不足、物价改革措施较多等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决贯彻这三大经济措施,并在实践中把它提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和执行。这三大经济措施,是体现了邓小平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来搞好宏观调控的思想。为了进一步贯彻三大经济措施,我认为,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以下四点:每一,作为经济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和全国人民一道,扭转“重工轻农”的思想,经常地、牢固地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第二,中央和各级政府要大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同时集体和农民个人也要大力对农业投入。政府部门还要千方百计地在增加农民的比较经济利益,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农业生产的有效供给。第三,要使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支柱和主导作用,要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为此,就必须花大力气加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微观经济形式;这就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而真正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面向市场;同时要继续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以便逐步推广这一制度。第四,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我们能切实作到这些,就表明在实践中贯彻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存的思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搞好宏观调控和稳定物价的工作,才有可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旺发达。

注释:

①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

②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

③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49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

⑨参阅拙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一章“广义的计划调节和广义的市场调节是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的基本形式”,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拙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两个‘广义的调节’搞好宏观调控”,“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4年第9期。

标签:;  ;  ;  ;  ;  ;  ;  ;  ;  ;  ;  ;  ;  ;  ;  ;  ;  

邓小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共存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兼论宏观调控及其运行机制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