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_任宇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_任宇杰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304

摘要:近年来,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轨道交通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但是,由于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问题,轨道交通难以完全发挥出其技术优势,限制了轨道交通的发展,同时对提高城市通勤水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是眼下的迫切需求,也是时代给予行业的重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1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1.1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控制活动,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分析项目中所存在不安全因素,从技术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以达到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对于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影响车站安全的因素有多种多样,突发性强,如果没有及时的对细小的安全问题加以控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如果管理质量不能够有效的管控,必然会出现操作不符合规范,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1.2设备因素

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是设备,设备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因此,首先需要有效管理设备和定期维护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使轨道交通安全,持续,稳定的运营下去。若是设备管理不认真,不彻底,则会导致细小的安全隐患被忽略。细节问题长期忽略,会导致运营风险增加,最终会导致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不能安全稳定运行。例如地铁在日常运行中,通信系统,调度系统,安全系统都需要电气设备的支持,如果在平时的安全管理中,没有做到按时定期检修和维护,或者没有在设备的全面系统性检测中对其中细节进行检测进而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隐藏问题,或者是设备的检测不全面效果较差,这些都会使得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隐患的出现和增加,为乘客和地铁员工带来危险。

1.3人员因素

地铁从业人员是保障地铁稳定安全运行的最重要组成因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十分重要。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尚未及时与轨道交通规模相匹配,其从业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与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需求之间存在脱节,这使得轨道交通运行中常常发生安全性的问题。日常工作中,部分车站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其存在安全运行规范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强、工作中对安全预防的内容较少,只是在安全问题发生之后才会对其进行事后的处理,这使得安全管理中存在缺乏风险控制、缺乏动态管理等缺陷,尤其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对于不规范操作可能存在风险,其会抱着侥幸心理,即“不规范操作也很大几率不会导致安全事故”,进而没有严格遵照作业标准和安全生产规范,同样会使得地铁不能稳定运行,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的有效对策

2.1落实建设和运营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曾强调:“落实好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责任。无论什么时候发生质量事故和严重质量问题,都要严格追究五方主体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特别是在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用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与运营的环境较为复杂,相较于其他市政过程来说,规模非常大且参与人员较多,对工程的安全与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强化落实,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能够切实执行,地方政府作为主体责任,一定要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另外,建设方与施工单位要对基础建设的安全管理负责,坚持完善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执行安全管理、责任、资金投入以及参与人员的定期培养,对参与人员的待岗履职方面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使得安全建设可以顺利进行。还要落实监管部门的责任,明确成市轨道交通从立项到建设以及后期运营的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考核机制,并对出现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实施,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遏制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制度方面,要进一步的细化以及完善,建立合理的安全检查检测制度与动态管理制度,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出发,不断的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强化。在安全检查检测管理制度方面,对制定完善的控制方面,以便于应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建立动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强化应急预案,组成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与现场处置中心,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合理的处置与规避,及时调整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方案,组织实施安全处理工作,并对紧急事态发布必要的安抚信息以及合理妥善的紧急事故处理。

2.3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合理规划

在城市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才能更好的建设城市与发展城市经济,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更是为城市未来规划发展,指明发展的重心与方向。通常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总是根据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布局的一部分,那么对于较为落后区域或者结合部建设轨道交通,就可以凭借便利的交通,改善这种落后的局面,推动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这种可以推动区域发展的规划方式并不是完全适用的,在某些地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如果不合理的选择建设线路与建设布局,就会对某个区域内的商业体造成影响,不合理的规划以及设施建设,反而会影响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2.4落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特点就是相对封闭,行程较长,乘客较多且车厢拥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意外,一定会产生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地铁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普及,由于其方便快捷因而发展飞速,客流量越来越多,甚至许多地铁站需要通过采取措施来限制客流量才能保证地铁顺利运营。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制定相关行业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剔除安全隐患,以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对于新开通的线路,要严格把关,确保合格后方可运行。对于正在运行的旧线路,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不断优化服务,让城市轨道交通更好地为人民、为国家服务。

2.5加强安全预警与事故分析

在实际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要充分注重对安全事故的预警处理。如果事故已经发生了,利用一定的智能化机器设备,对其事故发生的原因等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协同机制运行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其城市交通的安全管理,在实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对其技术手段、联动机制等进行系统的重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积极弥补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管理系统机制不健全的不足,从多个角度多个主体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系统改进与完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17,30(01):110-113.

[2]张鹏.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22.

[3]李享.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17(09):28-29.

[4]林健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1):233-234.

[5]管春艳.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J].黑龙江科学,2016,7(18):50-51.

论文作者:任宇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_任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