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论文_牛晓云

(汾西矿业集团职工总医院手术室 山西 介休 032000)

【摘要】目的:研究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1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占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疼痛程度(VAS)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给予无痛护理技术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无痛护理技术;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249-01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在就医方面,对无痛技术的要求同样越来越高[1]。在手术室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时,疼痛属于最为明显的症状,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不仅如此,入侵性操作和检查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手术恐惧感,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重视手术室护理,将合理的护理措施应用于手术中,减轻患者的疼痛。本次研究中,将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进行观察,探究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可行性。报道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占90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占58例、32例;年龄为20~73岁,平均年龄为(52.64±10.57)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占60例,女性患者占30例;年龄最小限值为20岁,最大限值为70岁,平均年龄为(51.46±9.8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比,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加强术前访视,详细掌握其病情。将围手术期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向其说明,并检测其体征以及病情变化。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无痛护理技术干预。相关护理内容见下:

(1)疼痛评估: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记录各项操作对患者产生的疼痛感,并在麻醉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合理的麻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及无痛操作。

(2)心理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对疾病产生较大的恐惧原因在于不了解疾病和手术,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的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注意事项,增加患者的认知,缓解其不良情绪。

(3)无痛操作:在留置静脉针时,可将利多卡因乳膏涂抹于穿刺部位,在麻醉起效后,进行静脉针穿刺,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进行无痛导尿,术前讲解相关情况,稳定其情绪,减少患者导尿的不适感和刺激,减轻其导尿的痛苦。进行无痛置胃管,进行麻醉诱导后,通过视频喉镜将胃管插入。将术中各项操作设备以及急救药物完善,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术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方可将其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心率、血压(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疼痛程度(VAS)评分。

判定标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核对文中相关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形式表示,组间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形式表示。

2.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3.讨论

在外科手术治疗中,疼痛属于十分常见的症状,对手术进程以及效果均有较大影响,已经成为手术室各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医护模式改进和变化,医疗护理措施更加人性化,更加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旨在最大程度地将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减轻[3]。

在手术室护理中,无痛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手术效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心率为(73.56±3.54)次/min、舒张压为(77.64±4.52)mmHg、收缩压为(117.58±3.45)mmHg、VAS评分为(2.24±0.5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无痛护理技术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无痛护理技术通过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可充分掌握其操作中的疼痛感,给予其不同的疼痛减轻护理操作。在留置针穿刺时,对其进穿刺部位进行麻醉诱导,待其精神以及意识消失后,再进行静脉针穿刺,可大大减轻患者穿刺痛苦[4]。术中在喉镜下进行胃管置入,不仅可增加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同时可避免对患者引起的损伤和疼痛感。除此之外,给予患者合理的心理护理,可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同时将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术中其保持身心轻松,可提高手术顺利度。

综上所述,应用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可行性较高,可减轻其疼痛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玉卫,张少莉.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14(1):129-130.

[2]张云英.研究无痛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有效性[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225-226.

[3]卢春芝.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的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0):208-209.

[4]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论文作者:牛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论文_牛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