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协调机制(一)_人均收入论文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协调机制(一)_人均收入论文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及其协调机制(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协调机制论文,差异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开始加剧,地区收入差异特别是东西差异和城乡差异在不断扩大。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在国内,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会不会进一步急剧扩大。在国外,一些学者则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不会形成一种离心的力量,会不会加剧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冲突和民族矛盾非常注意。从政策制定的角度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区际协调机制,以把地区收入差异扩大的幅度控制在人们社会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并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不仅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衡量指标与分析方法

为了能够全面系统地揭示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变动格局与形成原因,我们采用多种经济指标,并使用不同的衡量方法,对各地域单元间收入差异的变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逐年的分析。

1.经济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综合指标。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是从1978年开始的,在这之前各地区只有国民收入的系统资料。因此,在研究建国以来我国地区差异的变迁中,我们选择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指标。当然,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指标也具有其局限性。一方面,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增加值之和,而国民收入计算的是各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净产值,二者反映的都是初次分配收入,没有考虑到政府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一个地区的居民家庭来说,他们往往关心的是自己所得到的实际收入或可支配收入,而不是人均占有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多少。因此,使用人均GDP或人均国民收入衡量的地区差异大小及其变动趋势,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居民家庭对地区差异的实际心态与承受能力。为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同时选择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以及按城乡人口加权计算的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等指标作为补充。

2.衡量方法

一般地说,地区差异可分为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综合差异三种类型。在同一区域水平,这三种类型的地区差异在同一时期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是不相同的。绝对差异是指某变量值偏离参照值的绝对额,而相对差异则是指某变量值偏离参照值的相对额。由于绝对差异的大小不仅受物价水平的影响,而且也与地区发展基数的大小密切相关,因此,除特殊情况外,我们一般考察各地区的相对差异如极值差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和综合差异。

目前,我国学术界大多使用加权或未加权的离差系数和变差系数作为综合差异指标。然而,离差系数和变差系数衡量的是地区平均收入水平与国家平均收入水平的差异,也即平均对平均的差异。它既没有考虑到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差异,也没有考虑到地区内的收入差异。因此,这两个指标并非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地区间的收入差异。从理论上看,如果各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趋同,那么离差系数和变差系数将趋于下降,而实际地区收入差异的变动也可能恰恰相反。有鉴于此,我们在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离差系数、变差系数、锡尔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新古典增长模型等多种方法,并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来综合考察中国地区差异的变迁。

3.地域单元

地区差异的大小及其变动趋势与地理面积和所采用的地域单元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过程中,大多选择三大地带或省区作为地域单元。三大地带由于地域范围太大,划分过于粗糙,以致无法进行政策分析。同时,当研究省际差异时,由于把省区看成为一个均质的地域单元,省内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往往受到忽视。因此,为了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中国地区差异的变动格局及其形成原因,我们选择了三大地带、省区、县以及城市和乡村等不同地域单元进行研究。

4.时点选择

地区收入差异是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结果。因此,地区收入差异的变动必然会受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一般地说,当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各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地区差距趋于缩小;相反,当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势,经济技术力量雄厚,加上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其经济增长速度往往较快,由此导致地区差距趋于扩大。这样,在比较两个年份的地区差异大小时,选择不同的起始时点,其结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消除经济波动的这种影响,在资料允许的范围内,我们一般进行逐年的时间序列分析。

5.价格因素

由于各地区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的差异,地区间名义的人均收入(未消除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差异的影响)差异往往与其实际的人均收入差异具有一定差别。根据美国的经验,由于高收入地区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要高于低收入地区,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一般要小于其名义收入差异。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缺乏系统的物价和生活成本方面的数据,本项研究所衡量的地区收入差异均为名义的人均收入或人均GDP差异。

二、中国地区差异的变动格局

据我们的实证分析表明,建国以来,我国地区差异的变动与地域单元密切相关,不同地域单元收入差异的变动呈现出不同的格局,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1.三大地带差异

建国以来,我国三大地带间人均国民收入差异的变动大致呈“V”型,即1952~1965年间趋于缩小,1965年以后开始逐步扩大。需要指出的是,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的逐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GDP差距都在迅速扩大。1978到1995年,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均GDP相对差异由33.1%上升到45.5%,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则由45.9%迅速增加到56.5%,二者分别扩大12.4和10.5个百分点。

很明显,我国东、西收入差异的扩大是三大地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在改革开放以后的17年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7%,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只分别增长9.42%和9.26%。尤其在1992~1995年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93%,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4.09%和11.40%,由此导致这期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人均GDP的相对差异分别扩大了5.6和9.7个百分点。从现在的发展势头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三大地带间的发展差距还将会进一步扩大。据我们利用增长曲线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如果按照过去17年的增长格局发展下去,到2010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将再扩大11.1和7.6个百分点。

2.省际收入差异

与三大地带间差异的变动格局不同,建国以来我国省(市、区)际人均国民收入差异的变动大体呈“H”型即反“N”型。在1952~1965年间,随着国家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的逐步推进,内地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地区间人均国民收入差异曾一度有所缩小。然而,从1965年起,我国开始了以备战为中心的“三线”建设。尽管国家在三线地区投入了1000多亿元资金,但由于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加上当时正值十年动乱期间,国家资金的大规模投入并没有阻止地区间差异扩大的趋势。

1978年以后,由于东北、华北等一些高收入地区以及上海、辽宁等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不景气,加上广东、浙江、福建、海南等中低收入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导致省际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GDP差异都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1978~1995年,我国各地区人均GDP的极值差率由14.3下降到9.7,而变异系数则由0.9939下降到0.6277。另据我们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各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GDP的增长都在趋于收敛,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间差距大约以每年2%的速度缩小。如果未来各地区增长仍将保持这一态势,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间差距缩小一半大约需要36年的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省际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GDP差异都在不断缩小,但居民家庭人均实际收入差异却在迅速扩大。1985~1995年,我国各地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极值差率由2.96增加到4.75,而加权变异系数则由0.2291增加到0.3807。由于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都是初次分配收入,因此,省际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异的变动更具有实际意义。

3.城乡收入差异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异大致呈“U”型变化。建国初期,我国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异是相当大的。195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3.23倍。之后,城乡收入差异虽有所缩小,但其速度是相当慢的。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37∶1,仍基本上保持在60年代初期的水平上。自1978年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城乡收入差异逐年缩小。

然而,1984年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都增加较快,加上工业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因体制变革促使农村潜在生产力的释放具有一定的限度,城乡收入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1983~1994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之比由1.7∶1迅速提高到2.6∶1。这种状况直到1995年才有一定改变。

4.城镇地区差异

建国以来,我国对城镇国有单位职工长期实行“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政策,加上城镇居民家庭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其结果,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很小。1978年之后,随着国有企业劳动工资以及价格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按劳分配、按资分红的原则逐步得到贯彻,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职工工资收入的差距逐步拉开,工资外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值也迅速提高。加之,工资收入较高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内地一些交通方便的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急剧扩大的趋势。从1981~1995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的极值差率由1.62提高到2.65,而变差系数则由0.0943迅速上升到0.2132,几乎增加了1.3倍。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还将会进一步扩大。

5.农村地区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中城市郊区和沿海地区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三大地带间和省际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差异都一直在不断扩大。199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地区是上海(4245.61元),最低的地区是甘肃(880.34元),上海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甘肃的4.82倍,而1981年这一比率只有2.8倍。同时,在1981~1995年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异系数也由0.1859急剧增加到0.3434,几乎增加了近1倍。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间居民人均收入差异正在迅速扩大。

6.省内地区差异

在1985~1990年间,中国大部分省份县际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差异都在扩大。省一级的平均变异系数从1985年的0.484上升到1990年的0.677,扩大幅度为39.3%。在所考察的28个省级单元中,有19个省级单元(占总数的68%)变异系数扩大的幅度超过了两位数,尤以内蒙、新疆、四川扩大幅度最大。如果把全国所有县级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则变异系数扩大幅度更大,从1985年的0.869上升到1990年的1.325,扩幅达52.4%。以上表明,尽管改革以来省际人均总产值差异变化不大甚至有所缩小,但省内地区差异却明显拉大。事实上,省际差异分析中采用的综合数据掩盖了省内地区差异加剧的事实。

7.地区差异的分解

我国地区间居民人均收入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内的省际差异和三大地带间差异。而且,近年来,东部地区内省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正在逐步下降;相反,三大地带间差异的重要性则在迅速提高。从1985~1995年,三大地带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由27.4%上升到46.6%,而东部地区内省际差异的贡献则由55.6%下降到41.3%。这说明,三大地带间差异已成为当前我国地区总体差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动态角度考虑,1985年以来,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有64%以上是由东西差异扩大引起的,有28%左右来源于东部地区内省际差异的扩大。

农村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总体差异大小的重要决定因子。在1985~199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总体差异构成中,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异约占50%,农村地区内省际收入差异占45%左右,而城镇地区内省际收入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很小,平均不到5%(各年度平均)。而且,198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异的扩大,大约有55%是来源于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另有38%左右则是由农村地区内省际收入差异扩大引起的。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地区间发展差异也在不断扩大,其中,尤以东西差异、城际差异、农村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扩大的幅度最为明显。(待续)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标签:;  ;  ;  ;  ;  ;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协调机制(一)_人均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