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灌区骨干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文_秦健平

浅谈加强灌区骨干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文_秦健平

秦健平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昌马灌区管理处,甘肃,玉门,735211)

【摘 要】通过对昌马灌区现状分析,在中央1 号文件带来的水利大发展的背景下,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昌马灌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及基础设施改造,为本灌区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必要性

1、昌马灌区基本情况

昌马灌区所属疏勒河流域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位于酒泉市辖玉门市和瓜州县境内,西邻新疆自治区哈密地区,东接甘肃省嘉峪关市,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接壤,北靠马鬃山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属暖温带极干旱区。气候夏季燥热、冬季干冷。温差大、日照长、多风、降水少且蒸发强烈。年平均气温为6.9-9.3℃,多年平均降水量64 mm,年蒸发量2400mm。降水多集中在7-9 月,分布极度不均匀。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河川径流由冰川融水、降水、地下水三部分组成。昌马灌区是疏勒河(干流)流域三大自流灌区之一,属大(三)型自流灌区,现有农业灌溉面积73.7 万亩,是河西走廊主要的粮棉生产区。骨干水利工程有干渠7 条187km,支干渠10条115km,支渠、分支渠75 条327km,干、支干渠、支渠合计总长563.88km,衬砌533.64km,衬砌率94%。现有排碱干沟、支干沟23 条143km。斗口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65%。田间水利工程斗渠361 条635.566km,衬砌长437.68km,建筑物3840 座。农渠2364条954.83km,衬砌长142.34km,建筑物2768座,末级渠系完好率54%。田间水利用系数仅有90%,整个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60%,灌溉水利用系数54%,本灌区属井河混灌区,实行以续灌为主的灌溉制度。

近几年,灌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思路;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改革与改造并举;在工程管理、建设、挖潜改造上下功夫,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在发展灌区经济、壮大自身实力上下功夫,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2、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问题

2.1 骨干工程老化失修,灌溉保证率低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灌区骨干水利工程设计标准普遍偏低,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抗自然破坏能力差,导致渠道水利用率低,输水能力安全性差,造成有限的水资源大量浪费,同时不能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因河水灌溉的保灌率低,致使部分地区靠大量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致使灌区地下水位下降过快,造成周边地区植被枯萎,荒漠化加快,生态环境恶化。

2.2 骨干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优良的管理与维护能够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改进工程的效率与效益,提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比;管理使用不当、缺乏养护则反之。昌马灌区就是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维修管护不当,加快了工程的老化与损坏,降低了工程的使用效率与效益,特别是田间配套水利工程维修费用不足,造成工程设施先天不足,工程建设起点低,自我更新能力弱,造成水的利用率低下,加剧了灌区的困境。目前,灌区运行管理采用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就是专管组织(管理所)与群管组织(农民用水协会)”相结合的管理办法进行水利管理的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体制是灌区运行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必须逐步完善灌区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建立健全与灌区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灌区骨干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昌马灌区是一个靠引用河水和提取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区,随着小康目标的实现,灌区经济发展必然迈上一个新台阶。灌区农业经济和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灌区基础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但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滞后,水利工程老化,配套不完善,建设格局不合理,使得灌区效益长期不能发挥,水资源短缺而浪费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灌区骨干工程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灌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对现有的骨干工程进行改造维修,彻底治理渠道跑、冒现象,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增强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以适应农作物适时、适量灌水的要求,满足水资源的统一调配,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增加单方水产值。同时,还要有效地制约地下水位下降过快的趋势,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沙漠化。

随着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深入,对灌区进行水利骨干改造,来改善灌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已势在必行,对于骨干工程,必须达到配套完善,测水精确,水量调控灵活自如,输水能力强,水的利用率高,能满足适时、适量灌水要求,能做到水资源统一调配,缓解灌区内供水需水量的矛盾,降低灌水成本,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应加快灌区骨干水利工程改造,实现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建设的措施

昌马灌区是运行几十年的老灌区,灌区骨干工程规模大,渠系建筑物多,经过不断的改造和建设,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灌溉体系,针对灌区内破损严重、不满足设计标准的干、支渠及建筑物进行改建、续建;对不完善的建筑物配套完善,对防洪标准低的建筑物进行改建,提高灌溉水的保证利用率,节约用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骨干工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4.1 新建、改建、维修水利工程基础设施

灌区水利骨干工程维护原渠系分布现状,对局部布置不合理的渠道重新选线调整,对干支渠上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以致不能正常使用的渠系建筑物进行维修或新建,确保灌溉水能够充分利用,提高水利用率。

4.2 加强对骨干工程的管理维护

实行管护责任到人,进行分段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维护制度。要符合工程运行规律的调度、使用,做到勤检查、勤养护、勤维修,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问题,要有一套责任鲜明、便于操作的保障制度,并提供及时适当的维修养护服务,使现有骨干工程长效使用。

4.3 骨干工程维修养护需要有资金保证。

农村水利建设,就是要构建和谐水环境,就是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充分发挥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提高灌区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力。

5、结语

2011 年中央1 号文件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指导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水利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水利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抓住机遇,突出重点,乘势而上,加大贯彻落实力度,用足用活政策,使政策效力得到充分发挥。要正确认识和分析省情水情,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灌区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因此,加强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论文作者:秦健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5月总第19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5

标签:;  ;  ;  ;  ;  ;  ;  ;  

浅谈加强灌区骨干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文_秦健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