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烟草公司诉讼”的法律依据_法律论文

“青少年烟草公司诉讼”的法律依据_法律论文

“少年状告烟草公司”的法律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律依据论文,烟草论文,少年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向烟草公司索赔是侵权之诉。要烟草公司承担侵权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要具备4个构成要件。一是损害事实的存在。这不存在问题,因为受害者无疑受到了身体上的严重损害才提起诉讼;二是行为人要有过错。这也不存在问题,因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是一个常识,烟草公司也认可并在烟盒上注明,这一事实可以认定。烟草公司明知香烟有害健康而生产和销售,是有过错的,而且是故意,情节严重;三是行为的违法性。烟草公司生产和销售有害身体健康的产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符合人身安全的要求。当然违法;四是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这就要求有证据证明吸烟者受到损害的原因是吸了烟草公司的烟,并且是因此而受到身体损害。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因为现有的科学水平只能证明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害,但要证明吸烟会必然导致某种具体的疾病(如肺癌),还没有科学依据,从而也就无法通过司法技术鉴定来确认这种因果关系。从这个角度讲,吸烟受害者举证不能,要负败诉责任,即其向烟草公司索赔的诉讼请求将被驳回。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种责任又叫“产品责任”,而非合同责任,它属于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适用的是严格责任原则,即只要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不能证明自己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合格的或者消费者、购买者故意违反使用规则,就要承担民事责任。这叫“过错责任的推定”原则,在诉讼中表现为举证责任的倒置。香烟是一种“问题商品”,不管我国的行业和国家标准是如何对香烟质量进行认证的,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来讲。任何品牌的香烟都是不符合人身安全要求的不合格产品。众所周知,产品的合格与否,都是针对人身、财产安全而言的。这样一来,只要身体受到疾病损害的吸烟者起诉烟草公司,烟草公司就要因其产品不合格而负赔偿责任,而不需要吸烟者去证明其疾病因吸烟而引起——烟草公司惟一的负责条件是其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吸烟者故意违反香烟的使用规则,比如,吸烟者不是吸,而是当饭吃而吃出了病。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一些类似于我国民法通则123条关于“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要承担无过错责任”的规定,如《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机动车撞伤行人,即使机动车一方没有任何过错,也要承担10%的赔偿责任。因为机动车一方从事的是“高速营运”这种高度危险作业——只要你的行为与损害的事实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没有过错你也要承担责任;而对于产品的质量导致的损害赔偿则是:损害的事实与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生产者或销售者也要负责,只要产品确实存在有侵害人的生命健康权的质量问题。这两条规定似乎都与常理有悖,所以,我国民法才将其定义为“特殊侵权”,以区别于一般情况下的侵权。至于这种特殊侵权的责任大小,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法官可根据具体案情予以自由裁量,不管赔多赔少,只要赔了,就有助于禁烟,可怕的是一点都不赔。因为,从广义的角度讲,生产或销售了有害于人身健康的产品,当然应该负民事责任,怎么负责?就是要在具体的民事案件中以特殊侵权的方式负责;否则,要惩处和约束烟草公司或其销售者这种明知故犯侵害人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就会成了一句空话,从而从法律上确认了烟草公司及其销售者行为的合法性——在法制社会,任何一种正确的理论、理由或主张(比如“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如果不能落实到法律上的支持,都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人们都感叹“烟草是一种合法的毒品”,一个讲求正义和公平的现代社会,怎么能让毒品(哪怕是最轻微的毒品)合法化而放任它在社会上肆无忌惮地流行,去侵害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健康呢?烟草公司不做广告和在烟盒上标明“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并不是一种尽民事责任的方式,更不能为烟草为其违法行为免除民事责任。时下出现的新型毒品“摇头丸”,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其会致癌或像海洛因一样使人产生精神上的完全依赖性,而只是像香烟一样使人产生兴奋和刺激,我们也不会让它贴上“吃摇头丸有害健康”的标识而公开销售。香烟的产生有久远的历史背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性,虽然彻底禁烟的时机还不成熟,但西方发达国家常对烟草公司课以巨额赔偿,迫使其烟草公司大部分的市场转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法律应该在禁烟的问题上有所作为。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基础上,法律的作为就是不要吸烟受害者对吸烟是否与其受到的具体的身体损害(如得了肺癌)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举证或要烟草公司对二者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否则就要赔)。这似乎又对烟草公司不太公平合理。但反过来对那些吸烟受害者就更不公平了,因为他们举不出证据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所限,而且现代科技也证明不了吸烟不会导致肺癌,更何况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和香烟是对人体有害的商品的证据确凿,吸烟受害者占据了优势证据的地位,在受害者和烟草公司双方均对关键证据(即吸烟是否与肺癌之间有因果关系)无法举证,而且这种举证不能又不是双方自身原因所致的情况下,让烟草公司负举证责任更符合公平原则——法律就是一种“游戏规则”,不可能完美无缺,在举证责任问题上,就是一把“双刃剑”。从现代立法的原意上讲,为了尽最大限度保护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利,应对产品生产、销售者提出最严格、甚至苛刻的质量要求,让生产、销售不符合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产品的生产、销售者逢诉必败。

吸烟受害者向烟草公司索赔的法律依据是充足的,我国民法通则在制定之时,是充分借鉴和参考了我国历史上和世界各国的民法典的,其基本原则是符合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是要看我们的法官能不能充分转变观念,从立法的原意上去理解和把握法律条文。至于赔多少,就要法官凭其自由裁量权去“造法”了——这正是体现我国法官审判艺术和水平的时候。

附:

儿子告烟厂未获受理

父亲不服再递诉状

据《北京青年报》、《楚天都市报》消息

在日前学校组织的体验中,有4年烟龄的高一学生小军被查出患了肺癌。痛苦万分的他决定把烟草公司告上法庭。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佟丽华告诉记者,为了未成年人不再受烟草的危害,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组建了规模庞大的律师团,不管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只要对未成年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律师团都会帮助他们讨回健康权被侵害的赔偿。

但是,这起轰动一时的武汉少年告状全国烟厂事件又有新消息——法院拒绝受理此案,而这名17岁少年的父亲不服裁定,提出上诉。

7月6日早上,刚从北京回汉的武汉市民鄢裕祥说:这不公正。鄢裕祥是这起中国烟民诉讼第一案的原告——17岁少年鄢卓洵的父亲,也是“烟案”的法定代理人。

老鄢出示了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里面称:“鄢卓洵提起的所谓消费知情权被侵害的诉讼,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本院不应受理。”

老鄢说:得知起诉被驳回后,在兰州出差的他于7月4日赶到北京,当日他和北京的律师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诉状,要求“撤消原审法院的错误裁定,对上诉人的请求予以受理。”

据悉,目前,我国每年100万的死亡人群中有3/4死于烟草所致的疾病,按现有趋势,到2020年,每年将有200万人因吸食烟草而死亡。WHO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表示,烟草造成的最大损失在于它对健康的影响。当前,每年400万人死于烟草,预期到2020年将增至1000万人,绝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吸烟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有研究显示,吸烟的人通常都是从未成年时期开始的,几乎没有人从18岁以后开始吸烟。一半从未成年时期开始吸烟并且终生不断的人,最终将死于吸烟。WHO估计,按现有趋势,中国目前儿童和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将有2亿成为烟民,他们中至少5000万人最终将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对患肺癌戒烟者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5岁之前开始吸烟的人发生突变的数量比在20岁以后才开始吸烟者多一倍。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JOHNWIENCKE告诫说,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是一件极坏的事情。他指出,青年时期吸烟能导致机体不能恢复的肺部损伤。

标签:;  ;  ;  ;  

“青少年烟草公司诉讼”的法律依据_法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